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耳根毒

耳根毒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生于耳根处的肿疡。由少阳胆经风热所致。初起耳根处肿大如痰核,按之不动而微疼,肿势渐增,状如伏鼠,焮赤疼痛。若身发寒热者,荆防败毒散汗之;发热肿痛甚者,仙方活命饮升麻柴胡,水酒各半煎服;脓成者服透脓散;虚者服托里透脓汤,并及时切开引流,小者可自溃,外撒红灵药,贴太乙膏;脓尽用生肌玉红膏,若溃后脓水清稀,疮口愈合迟缓,则应服香贝养荣汤补之。参见耳发条。

猜你喜欢

  • 搔法

    推拿手法。出《礼记·内则》。用手指轻轻地抓抚治疗部位。

  • 归来

    ①经穴名。代号ST2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溪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脐下4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一说“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髂腹下神经,外侧有腹壁

  • 光藕节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藕节,详该条。

  • 疔俞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秘开》。位于前臂屈侧,神门穴直上4寸,向内侧旁开0.3寸处。主治疔痈。艾柱灸(患侧)3~7壮。

  • 宋邑

    【介绍】:西汉时医家。临菑(今山东临淄)人,是淳于意的弟子。

  • 人定

    指亥时。《素问·标本病传论》:“冬人定,夏晏食。”参见十二时条。

  • ①居留、寄宿。指邪入而寄居潜藏。《素问·离合真邪论》:“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②处所、病所。《灵枢·胀论》:“非胀之舍。”

  • 始光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

  • 骆龙吉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内经拾遗方论》8卷。对于研究古代医学方药有一定参考价值。

  • 转疰

    病名。即转注。《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转疰者,死又易傍人,转注之状,与诸疰略同。以其在于身内,移转无常,故以为转疰也。”又:“转相染易,梦寐氛氲,肌体羸瘦,往来寒热,默默烦闷,欲寐不能,手足热,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