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Kāng

康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汉代时,康国和康居国的王子到中原定居,后代以康为姓。二是以谥号为姓氏,源于姬姓。文王幼子初受封于康,称康叔,后又称卫康叔,死后谥号“”。其王族有以祖上谥号命姓者,称康氏。三是改姓。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为避讳,诏天下匡姓人改姓康。四出自其他少数民族。古时突厥、女真以及今瑶、土、羌均有康姓。

康姓最早发源于卫国,辖今河南东部、山东西部、河北西南部一带。秦时,康姓主要徙居陕西、山东二地。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康姓,徙居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后渐向东南迁移。唐代,康日知被封会稽王,康姓在今浙江绍兴繁衍昌盛,发展成望族。明代,康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徙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清代开始,康姓有人迁至台湾,后又移居海外。今日康姓尤以安徽、四川、甘肃、山东、陕西等省居多。

康姓历史人物有康泰,三国吴人,为中国早期去海外的旅行家之一。曾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国,并曾在扶南会见天竺(即今印度)使臣。撰有《吴时外国传》。康进之,元戏曲作家。曾作《水浒》杂剧,今存《李逵负荆》。康海,明文学家、戏曲作家。为弘治间文坛十才子之一,又为“前七子”之一。康有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博通经史,探索西学。与梁启超、谭嗣同等全力推动新政。曾参与“张勋复辟”事,很快就失败了。擅长书法,字体豪放,自成一家。其诗风格雄健,意境宏阔,反映了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著作数十种。

康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八十八位。


【源】 ①系自姬姓。周文王第九子、武王同母少弟卫康叔之后,支孙以谥为氏(7,9,11,12,17)。或说,康叔之子王孙牟,谥康伯,子孙遂以为氏,见《唐康府君墓志》(7)。②周定王之母弟刘康公,亦称王季子,其后以康为氏(17,62)。③蓝田康氏(242)、西胡康氏(78)均出自康居国。汉时西域康居(亦称康里),地处今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地区,唐时称康国,其国人入中国者,以康为氏(60,78,91)。④柳城康氏,出自突厥人(60,62,242)。⑤金时女真人纳喇(亦作纳兰)氏,汉姓为康(71)。清满洲八旗姓赫舍里氏后改为康氏(180)。今满族(344)、锡伯(433)等均有此姓。⑥宋初匡氏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名讳,改为主氏,政和中以民姓主为嫌,改为康氏(7,17,60)。⑦达斡尔族华力提氏,汉姓为康(189)。⑧瑶(118)、彝(380)、蒙古(344)、东乡(211)、土家(387)、回、羌、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京兆、东平、会稽(17,21,60,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3%,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安徽、四川、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多此姓,上述5省康姓约占全国汉族康姓人口63%。【人】 康安,东晋末前赵时黄门侍郎(21)。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北京,河北之景县、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安徽之泾县,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朝鲜族、拉祜族、土家族、达斡尔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 《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姬姓。卫康叔支孙以谥为氏。望出会稽、东平、京兆。”② 《姓氏考略》 注引 《梁书·康绚传》 云:“汉臣西域,康居遣侍子待诏河西,因留,其后氏焉。” 此则出自西域,以国为姓。康孟详是也。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 (康居),古国名,与大月氏同族,领有今新疆北境至俄领中亚之地。” ③康国人来中国而留居者,或以康为姓。唐代康谦即是。唐之康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撒马尔罕一带。当亦来自 “西域”,以国为姓。④或来自突厥族。《姓氏考略》 引 《隋书》 云: “突厥有康姓。” ⑤或为匡氏 (主氏) 所改。《郑通志·氏族略·总论·有故改氏》载: 宋初,匡氏避太祖讳改为主氏。政和中,诏 “民间不得以 ‘主’ 为姓”,因改为康氏。⑥达斡尔族之康氏,疑其乃呼尔拉特 “哈拉” 之意译。见 《中国人的姓名·达韩尔族》。

三国时蜀汉有康橎,江原人;南朝宋有康穆,秦梁州刺史; 金代有康赐,宁晋人,监察御史。

猜你喜欢

  • 阿布思

    读音:Ābùsī唐代回纥族姓氏。《新唐书》有载。回纥九姓之一有思结,其别部称“阿布思”。族人或以部族为氏,其酋长太宗封刺史。唐有阿布思·颉利发。

  • 敕勒

    读音:Chìlè【源】 高车部族姓(27)。【变】 亦作直勒(27)。【人】 敕勒庆,南北朝时北周开府,见《周书·陈忻传》(27)。历史上少数民族之姓。本部落名,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即生活在北海 (今

  • 華陽

    读音:Huàyáng【源】春秋时秦宣太后之弟封华阳君(华阳故城在今陕西华山之北),子孙因以为氏(12,60)。 【望】京兆(17,418)。 【人】华阳通,汉时谏议大夫(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

  • 公旗

    读音:gōng qí【源】 春秋时齐悼公之子公旗之后,见《风俗通》(4,7,9,17)。【人】 公旗蕃,战国时田齐威王时左执法(1,4,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风俗通》

  • 渴單

    读音:Kědān【综】 代北姓。北魏孝文帝时改渴单氏为单(Dàn)氏(6,7,12,27,44)。或有改为渴氏者(6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单氏。一作“可单”; 《

  • 若欒

    读音:Ruòluán【源】 栾之派又有栾书氏、下车氏(当为下军氏之误)、若栾氏、嘉氏等(19,21)。

  • 读音:Qiáng/Chyang,Chiang【综】 又音强(Qiǎng)(16,21)。【源】 ①系自任姓。黄帝四妃嫫母氏次子禺阳,禺阳之裔禺号之后有禺彊氏(18),禺彊氏之后有彊氏(8,60,62)

  • 读音:duó【源】 见《姓苑》(15,21,62)。【布】 河北香河有此姓(330)。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香河、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词典》、《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俱引 《姓

  • 读音:Tāng汤氏起源主要有三。一是以谥号为氏,源于子姓。成汤是帝喾之子契十四世孙,姓子,名履,死后谥号为成汤。他的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为姓,成为汤氏。二是商末宋国君偃之后,出自子姓,因避祸

  • 读音:Zè/Tzeh Dze【源】 系自朱姓。明末清兵入关,青州府衡王(系明宪宗庶子朱祐楎所封,故城在今山东益都南)子孙逃难至莱芜县境坡庄,改朱为昃氏。昃意为太阳西下坡,系随时制宜,改姓避祸。【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