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张籍

张籍

【生卒】:770~830?

【介绍】:

文昌,行十八,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贞元十五年(799)进士。元和元年(806),补太常寺太祝,沉滞下僚,十年不调。十一年,官国子助教。十五年,迁秘书郎。长庆元年(821),韩愈荐为国子博士。次年改水部员外郎,世称“张水部”。四年,任主客郎中。大和二年(828),迁国子司业,世又称“张司业”。新、旧《唐书》有传。籍一生贫病潦倒,四十多岁时,患眼疾几近失明孟郊戏称“穷瞎张太祝”。籍工诗,尤长于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云:“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为诗意如何?六义互铺陈。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刘攽《中山诗话》谓“张籍乐府词清丽深婉,五言律诗亦平澹可爱,至七言诗,则质多文少。”存诗480余首,《全唐诗》编录5卷。有《张司业集》。

【生卒】:约766—?

【介绍】:

唐代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祖籍苏州(今属江苏)。排行十八。幼居和州。建中末至贞元初,与王建同学于邢州,会诗索句。贞元十年(794)北游至蓟北。十二年(796),居和州,孟郊来访。十四年(798),至汴州谒韩愈。经韩推荐为乡贡进士。十五年(799)进士及第。次年起,居丧于和州。元和元年(806)释褐太常寺太祝,多年不调。其间,患眼疾数年。十一年(816),授国子助教。十五年(820),迁秘书郎。长庆元年(821)经韩愈推荐,为广文博士,迁国子博士。二年(822),擢水部员外郎,奉使南行。四年(824),迁主客郎中。大和元年(827),又曾出使至杭州。二年(828),进国子司业。次年,曾有诗赠送白居易令狐楚。其后事迹即不可考。卒年当在大和三年(829)后不久。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性朴直,当时名士多与游,与韩愈、王建交谊尤密。工诗。张洎《张司业集序》谓其元和中与元稹、白居易、孟郊为“天下宗匠”,时称“元和体”。同人《项斯集序》称其“为格律诗,尤工于匠物,字清意远,不法旧体”。五言律诗浅淡平易而又委宛情深,晚唐朱庆馀、项斯、章孝标等均受其影响。五律《没蕃故人》、《夜到渔家》,及七绝《秋思》、《蛮州》等,都是传世名篇。尤长于乐府,与王建并称张王。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谓其乐府“举代少其伦”,“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代表作《野老歌》、《猛虎行》、《牧童词》、《筑城词》、《贾客乐》等,继承汉魏乐府现实主义精神,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鲜明的政治态度和丰富的思想感情。取材严谨,语言明白通俗,笔锋犀利,篇幅简短,风格精悍警策,简朴清淳。亦能文,与韩愈齐名,世称韩张。文章古朴真切,但成就不及韩,传世作品甚少。遗集多散佚,南唐张洎辑为《张司业集》。《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论语注辨》二卷,已佚;《张籍诗集》七卷,未见流传。《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张籍集》三卷、《木铎集》十二卷、《张司业集》八卷。传世有《唐张司业集》八卷等。一九五八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张籍诗集》八卷,较完善。《全唐诗》编诗五卷,《全唐诗补编》补二首;《全唐文》存文二篇。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五。卞孝萱有《张籍简谱》。罗联添有《张籍年谱》。

猜你喜欢

  • 荣期乐

    见“荣公三乐”。

  • 黄蘖和尚

    【介绍】:见希运。

  • 蒙恩转仪曹郎依前充集贤学士举韩湖州自代因寄七言

    【介绍】:刘禹锡大和三年(829)作,时为礼部郎中兼集贤殿学士。仪曹郎,为礼部郎中之别称。湖州,《全唐诗》作“潮州”,误。韩湖州为韩泰,字安平,是永贞革新中被贬的“八司马”之一。大和元年(827)由睦

  • 南归阻雪

    【介绍】:孟浩然作。一作《南阳北阻雪》,又作《南归北阻雪》。开元十六年(728)作者在长安应举落第,冬日返乡途中为大雪所阻,停留在南阳附近,因作此诗。诗写黄昏眺望所见旷野茫茫,积雪遍地,归雁远去,饥鹰

  • 星沉关锁冷,鸡唱驿灯残

    【介绍】:林宽《送昇道靖恭相公分司》诗句。昇道相公,指郑畋。靖恭相公,指卢携。僖宗乾符五年(878)五月,二人同时罢相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这两句诗描写拂晓送别二人时的凄凉景象。“星沉”、“鸡唱”写时间

  • 韩非

    战国时韩国诸公子之一。善著书,数以书谏韩王,王不能用,乃发愤。遂观古今之变,作《说难》、《孤愤》等文章。李端《卧病闻吉中孚拜官寄元秘书昆季》:“毛遂登门虽异常,韩非入传滥齐名。”罗隐《秋日怀贾随进士》

  • 五君咏

    南朝宋诗人颜延之曾作《五君咏》,称颂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向秀、刘伶、阮籍、阮咸五人,王戎、山涛因贵显不在其中。其诗寄托了自己的怨愤。见《宋书·颜延之传》。孟郊《上包祭酒》:“时吟五君咏,再举七子风。”聂

  • 天随子

    【介绍】:见陆龟蒙。

  • 杖出泉

    东晋高僧慧远见庐山清静,足以息心,筑龙泉精舍,因距水源太远,乃用禅杖叩地,泉涌成溪。事见《高僧传·晋庐山释慧远》。后因以“杖出泉”为咏高僧之典。钱起《送赟法师往上都》:“到处花为雨,行时杖出泉。”

  • 栖一

    【介绍】:唐代诗僧。生卒年、籍贯不详。唐末人。居武昌。与贯休友善。嗜诗。工七律,善怀古。《武昌怀古》为传世佳作,清金圣叹谓其“使人有眼泪亦复不能落,此又唐一代人并不曾有之极笔矣”(《唐才子诗》卷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