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新华字典>龟组词

龟相关字典

龟[guī]字的成语

  • 龟龙片甲[guī lóng piàn jiǎ]
      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 援鳖失龟[yuán biē shī guī]
      比喻得不偿失。
  • 凿龟数策[záo guī shǔ cè]
      凿龟:钻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吉凶;数策:数蓍草的茎,从分组计数中判断吉凶。指古人用龟甲蓍草来卜筮吉凶。
  • 鼎玉龟符[dǐng yù guī fú]
      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 龟冷支床[guī lěng zhī chuáng]
      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
  • 不龟手药[bù guī shǒu yào]
      ①使手不冻裂的药。②比喻微才薄技。
  • 一龟一鹤[yī guī yī hè]
      用以比喻长寿。
  • 龟厌不告[guī yàn bù gào]
      指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
  • 悬龟系鱼[xuán guī xì yú]
      指任高官显宦。
  • 诟龟呼天[gòu guī hū tiān]
      原意为占卜不吉,对占卜器具及天辱骂呼叫。引申为对不幸命运的呼号。
  • 刮毛龟背[guā máo guī bèi]
      想从乌龟的背上刮下毛来。比喻事情难以办到。
  • 鸡胸龟背[jī xiōng guī bèi]
      凸胸驼背。
  • 犀顶龟文[xī dǐng guī wén]
      头顶骨隆起如犀角,脚掌上有龟背纹。旧时所谓贵人之相。语本《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李贤注:“鼎角者﹐顶有骨如鼎足也。匿犀﹐伏犀也。谓骨当额上入发际隐起也。足履龟文者二千石﹐见《相书》。”
  • 龟玉毁椟[guī yù huǐ dú]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 麟凤龟龙[lín fèng guī lóng]
      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古人认为麟凤龟龙是四种神灵的动物,用来比喻各种品格高尚的人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 龟毛兔角[guī máo tù jiǎo]
      乌龟身上生毛,兔子头上长角。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
  • 老龟刳肠[lǎo guī kū cháng]
      神龟明知有难也不能渡过。比喻难不能避,祸不能免。
  • 毛宝放龟[máo bǎo fàng guī]
      指毛宝帐下军人放养白龟,得白龟酬恩的传说。比喻施恩获报。
  • 不待蓍龟[bù dài shī guī]
      蓍龟:古时卜筮,用蓍草和龟甲,以卜吉凶。不用占卜就能决定。比喻事情是明摆着的,非常清楚。
  • 蝉腹龟肠[chán fù guī cháng]
      蝉饮露而腹空﹐龟耐饥而肠细。比喻穷困的处境。
  • 证龟成鳖[zhèng guī chéng biē]
      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 龟鹤遐寿[guī hè xiá shòu]
      遐:长久。祝人长寿的颂辞。
  • 龟年鹤寿[guī nián hè shòu]
      相传龟、鹤寿有千百之数,而用于比喻人之长寿。或用作祝寿之词。
  • 金龟换酒[jīn guī huàn jiǔ]
      金龟:袋名,唐代官员的一种佩饰。解下金龟换美酒。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 鹤算龟龄[hè suàn guī líng]
      算:数。比喻人的寿命很长。
  • 龟文鸟迹[guī wén niǎo jì]
      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龟[guī]字在结尾的词语

  • 泰龟[tài guī]
      对龟卜的美称。
  • 金龟[jīn guī]
      乌龟(爬行动物)。
  • 支床龟[zhī chuáng guī]
      支床之龟。喻受束缚或内心寂寞。
  • 大龟[dà guī]
      古称大一尺二寸之龟,其甲用于占卜。《书·禹贡》:“九江 纳锡大龟。”孔 传:“尺二寸曰大龟。”《左传·昭公十八年》:“使 公孙登 徙大龟。”唐 韩愈《复志赋》:“假大龟以视兆兮,求幽贞之所庐。”
  • 摄龟[shè guī]
      小龟名。
  • 地龟[dì guī]
      古代称龟的一种。
  • 黄金龟[huáng jīn guī]
      带龟钮的金印。汉官俸二千石以上者所佩。
  • 蓍龟[shī guī]
      1.古人以蓍草与龟甲占卜凶吉,因以指占卜。
  • 石龟[shí guī]
      石琢的龟。古或用作瑞物。
  • 灼龟[zhuó guī]
      古代用火烧灸龟甲,视其裂纹以测吉凶。《史记·龟策列传》:“灼龟观兆,变化无穷。”《东观汉记·田戎载记》:“戎 至期日,灼龟卜降,兆中坼,遂止不降。”宋 曾巩《阆州张侯庙记》:“今夫推策灼龟,审於梦寐,其为事至浅。”元 袁桷《过高邮湖》诗:“淮 南田父身龙钟,灼龟沥酒占丰年。”
  • 象龟[xiàng guī]
      1.象和龟。 古谓象、龟皆为祥瑞,帝王有道则现。唐 康骈《剧谈录·桑道茂》:“建中 元年,道茂 请城 奉天,为王者居列象龟……至播迁都彼,乃验。”
  • 宝龟[bǎo guī]
      1.古代用以占卜吉凶的龟。 《书·大诰》:“寧王 遗我大宝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初,臧昭伯 如 晋,臧会 窃其宝龟 僂句。”宋 苏轼《坤成节功德疏文》之四:“右伏以上帝储休,遗宝龟而降圣;羣方仰德,执瑞玉以来宾。”唐 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昌黎 韩宣英,好实蹈中之士也……是必能知风俗之良窳,采寮之善否,盍尝问焉?足为羣疑之宝龟也。”
  • 搘床龟[zhī chuáng guī]
      古代传说的支床之龟。
  • 灵龟[líng guī]
      1.龟的一种。蠵之别名。《尔雅·释鱼》:“二曰灵龟。”郭璞 注:“涪陵郡 出大龟,甲可以卜,缘中文似瑇瑁,俗呼为灵龟。即今觜蠵龟,一名灵蠵,能鸣。”《墨子·亲士》:“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 海龟[hǎi guī]
      爬行纲,海龟科。长可达1米多。头顶有一对前额鳞。四肢如桨,前肢长于后肢,内侧指、趾各有一爪。头、颈和四肢不能缩入甲内。主要以海藻为食。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到陆地上产卵,孵出幼体。肉可食,脂肪可炼油。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河龟[hé guī]
      传说 黄河 中背负洛书的神龟。
  • 螭龟[chī guī]
      墓碑的代称。 古时墓碑额刻螭形,座作龟形,故称。
  • 涂龟[tú guī]
      楚威王 欲用 庄子,庄子 以龟为喻,表示“寧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不愿“其死为留骨而贵”,拒绝了 威王。见《庄子·秋水》。后以“涂龟”指隐居不出。
  • 飞龟[fēi guī]
      道家仙药名。北周 庾信 《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周冠军伯柴烈李夫人墓志铭》:“飞龟之散,遣疾无徵;画龙之符,留年不验。” 唐 温庭筠 《老君庙》诗:“自怜金骨无人识,知有飞龟在石函。”
  • 双龟[shuāng guī]
      古代印章镌有龟钮。双龟谓兼掌二印。
  • 乌龟[wū guī]
      又称“金龟”、“草龟”。爬行纲,龟科。最常见的淡水龟类。背甲长10乌龟18厘米。头小,尾短。背甲黑褐色,有三条纵行隆起;腹甲黄色,有深褐色斑纹。四肢略扁,指、趾间有蹼,末端有爪。以植物、小鱼、小虾为食。可作实验动物用。肉可食。腹甲为著名中药龟板。
  • 伏龟[fú guī]
      传说中俯伏在松树下的神龟,为松树之精所化。 《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上有丛蓍,下有伏龟。”唐 李商隐《高松》诗:“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朱鹤龄 注引《嵩山记》:“嵩高山 有大松树,或百岁,或千岁,其精变为青牛,为伏龟,採食其实得长生。”
  • 蠵龟[xī guī]
      爬行动物。龟的一种。体大,长约1米,背面褐色,腹面淡黄,头部有对称的鳞片,四肢呈桨状,尾短。生活在海中。
  • 白龟[bái guī]
      白色的龟,古人以为瑞物。 传说 晋 咸康 中,豫州 刺史 毛宝 戍 邾城,有军人于市买得一白龟子长四五寸,养之渐大,放诸江中。邾城 之败,养龟人自投于水中,觉如堕一石上,视之,乃先所养白龟,长五、六尺,送至东岸。徐游而去。事见 晋 陶潜《搜神后记》卷十。前蜀 贯休《江边祠》诗:“精灵应醉社日酒,白龟咬断菖蒲根。”明 沉德符《野获编·禨祥·白鹿》:“嘉靖 十二年,河南 巡抚 吴山 献白鹿,为大臣諂媚之始,此后白兔、白龟、白鹊,相继不絶。”
  • 类龟[lèi guī]
      古代神龟名。
  • 棱皮龟[léng pí guī]
      也叫革龟。爬行纲,棱皮龟科。长达二米余,是现存龟鳖类中最大的一种。背面无角质板,被以柔软的革质皮肤,上面有七条纵棱;腹甲骨化不完全,有五条纵棱。四肢呈鳍足状,无爪;前肢甚长,后肢短。尾短。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沿海及热带﹑亚热带沿海。肉粗,无实用价值,可制油;甲可制装饰品。
  • 谋龟[móu guī]
      问卜;求卜。
  • 玄龟[xuán guī]
      元龟,大龟。
  • 枯龟[kū guī]
      1.干龟壳,古时用以占卜。
  • 鸯龟[yāng guī]
      龟的一种。相传能食蛇、犬。
  • 腰龟[yāo guī]
      腰佩龟章,常用以显示官品。
  • 银龟[yín guī]
      古代官员用的龟钮银印,常用青色丝质带子把银龟穿起来佩在身上。
  • 元龟[yuán guī]
      1.大龟。 古代用于占卜。
  • 庶龟[shù guī]
      古代传说中有鳞甲的动物之一。
  • 榰床龟[zhī chuáng guī]
      置于床足下用以支床之龟。
  • 钻龟[zuàn guī]
      一种占卜术。 钻刺龟里甲,并以火灼,视其裂纹以断吉凶。
  • 天龟[tiān guī]
      1.周官龟人所掌六龟之一。
  • 大寳龟[dà bǎo guī]
      古时天子宝藏用以卜疑的大龟甲。
  • 紫龟[zǐ guī]
      草名。
  • 衅龟[xìn guī]
      古代的一种祭祀。 杀牲以血涂龟。
  • 珠龟[zhū guī]
      1.足上有珠的龟。
  • 苓龟[líng guī]
      即茯苓。因其状似龟,故名。
  • 支床有龟[zhī chuáng yǒu guī]
      《史记.龟策列传》:“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龟能行气导引。”后用为典故,比喻身处困境,内心寂寞。
  • 五总龟[wǔ zǒng guī]
      唐殷践猷博学多文,贺知章称其为“五总龟”。
  • 西龟[xī guī]
      古代占卜用龟的一种。
  • 蛇龟[shé guī]
      指长寿的动物。
  • 三龟[sān guī]
      古代卜筮之法。
  • 毛寳放龟[máo bǎo fàng guī]
      《晋书.毛宝传》:“初﹐寶在武昌﹐军人有于市买得一白龟﹐长四五寸﹐养之渐大﹐放诸江中。邾城之败﹐养龟人被铠持刀﹐自投于水中﹐如觉堕一石上﹐视之﹐乃先所养白龟﹐长五六尺﹐送至东岸﹐遂得免焉。”后因以“毛寳放龟”为施恩获报之典实。
  • 东龟[dōng guī]
      古代占卜用龟的一种。龟甲前长而甲缘青色。
  • 丽龟[lì guī]
      1.射中禽兽背部隆起的中心处。《左传·宣公十二年》:“麋兴於前,射麋丽龟。”杜预 注:“丽,著也;龟,背之隆高当心。”杨伯峻 注:“古之田猎者,其箭先着背以达于腋为善射。”唐 段成式 郑符 等《游长安诸寺联句·三阶院》:“丽龟何足敌,殪豕未为长。”唐 黄滔《谢试官启》:“徒以献豕辞 辽,賫花躬魏,税驾而旋同饮鳖,操弧而果异丽龟。”前蜀 贯休《送黄宾于赴举》诗:“□师无一事,应见丽龟归。”
  • 毛龟[máo guī]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上:“龟,千年生毛。龟,寿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曰灵龟。”后因以“毛龟”为长寿的象征。唐 白居易《喜老自嘲》诗:“毛龟蓍下老,蝙蝠鼠中仙。”
  • 命龟[mìng guī]
      古人占凶吉,必将所卜之事告卜人以龟占之,称为命龟。 亦泛指灼龟问卜。
  • 筮龟[shì guī]
      1.潜伏在蓍丛下的龟。
  • 秦龟[qín guī]
      龟的一种。产于 秦 地山中,故名。
  • 纵鹤放龟[zòng hè fàng guī]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载宋赵抃为官清廉,清德服世,始除帅成都,单马就道,以一琴﹑一鹤﹑一龟自随,蜀人安其政。后自越再移蜀,先放鹤,过泗州渡淮,复投龟于淮。既入见帝。帝问:“卿前以匹马入蜀,所携独琴﹑鹤,廉者固如是乎?”后遂以“纵鹤放龟”为居官清廉之典。

龟[guī]字在开头的词语

  • 龟藏[guī cáng]
      1.将占卜所用龟甲珍藏起来。
  • 龟纱[guī shā]
      纱眼织成六角、其形如龟纹的纱帘。
  • 龟鼎[guī dǐng]
      元龟与九鼎。古时为国之重器。因以比喻帝位。
  • 龟蓍[guī shī]
      龟甲和蓍草。 古代占卜之具。
  • 龟虎[guī hǔ]
      龟印和虎符。借指官位。
  • 龟兆[guī zhào]
      1.占卜时龟甲受炙灼所呈现的坼裂之纹。《左传·昭公五年》:“龟兆告吉,曰:‘克可知也。’”《尉缭子·武议》:“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云之变。”元 柳贯《赠王玄翰》诗:“徵言骇今见,信若龟兆占。”南朝 陈 徐陵《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所谓前事之不忘,后事之龟兆也。”
  • 龟潜[guī qián]
      犹龟藏六。比喻深居简出。
  • 龟駞[guī tuó]
      指龟纽。
  • 龟子[guī zǐ]
      1.即龟奴。 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记风俗》:“近年即僕夫、龟子皆用攒盒,饮酒游山,郡城内外,始有攒盒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他本来是 镇江 的一个龟子,有两个妹子在 镇江 当娼。”参见“龟奴”。金 周昂《即事》诗之一:“新得家书来报喜,旧时龟子遶床行。”参见“龟儿”。
  • 龟螭[guī chī]
      刻成龟形的碑座和碑碣上刻有螭头的装饰。 明 徐渭 《女状元》第四出:“碑底龟螭,都供护神灵在四楹,金采上定有瑞芝开。” 清 梅曾亮 《原任予告大学士戴公墓碑》:“诗此硕德,以奠龟螭。”
  • 龟焦[guī jiāo]
      见“龟燋”。
  • 龟王[guī wáng]
      1.传说中指龟中之王。
  • 龟将[guī jiāng]
      相传古代武将占卜时所用的一种龟。
  • 龟莼[guī chún]
      葵莼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蓴》。
  • 龟紫[guī zǐ]
      金龟袋与紫服。唐 宋 时贵官的服饰。唐 初,五品以上官员皆佩鱼袋,三品以上着紫色公服。武后 天授 二年改佩鱼为龟,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中宗 初年罢龟袋,复佩鱼袋。宋 承 唐 制,唯 元丰 间略有更改,四品以上佩金鱼袋服紫。宋 欧阳修《回贺环庆帅天章滕待制谢赐龟紫启》:“伏以龟紫之重,唐制所难。武元衡、牛僧孺 为宰相,裴度 为中丞,李宗閔 为学士,方有是赐。”宋 陆游《秋兴》诗:“龟紫拜恩如梦寐,残年其实一渔蓑。”宋 刘克庄《贺新郎·张倅生日》词:“珠履金釵常满座,问谁人,得似 张公子。驰驥騄,佩龟紫。”参
  • 龟鹤[guī hè]
      龟和鹤。古人以为长寿之物,因比喻长寿:欲使蟪蛄流,知有龟鹤年。
  • 龟判[guī pàn]
      龟甲和璋。 古代占卜、朝聘、祭祀、丧葬等时所执持的礼器。语出《公羊传·定公八年》:“宝者何?璋判白……龟青纯。”何休 注:“判,半也,半圭曰璋。”
  • 龟孙[guī sūn]
      见“龟孙子”。
  • 龟骨[guī gǔ]
      龟甲。
  • 龟背戏[guī bèi xì]
      古代博棋的一种。
  • 龟蜗[guī wō]
      龟壳和蜗房。比喻极其狭小的居室。
  • 龟坼[guī chè]
      1.形容天旱土地裂开。 龟,通“皸”。
  • 龟曳尾[guī yè wěi]
      《庄子·秋水》:“此龟者,寧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寧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乎?”后遂用作典故,以“龟曳尾”比喻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
  • 龟逆[guī nì]
      谓占卜未得吉兆。
  • 龟纽[guī niǔ]
      1.雕成龟形的印钮。
  • 龟儿[guī ér]
      1.幼龟。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下:“王莽 时,未央宫 中雨五銖钱,既而至地,悉为龟儿。”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二:“唐庄宗 时,有进六目龟者。敬新磨 献口号云:‘不要闹,不要闹,听取龟儿口号。六隻眼儿睡一觉,抵别人三觉。’”宋 刘克庄《满江红·四首并和实之》词:“德耀 不嫌为隐髻,龟儿 已解摇吟膝。”
  • 龟绳[guī shéng]
      犹奄绶。借指官印。
  • 龟毛[guī máo]
      见“龟毛兔角”。
  • 龟胸[guī xiōng]
      鸡胸。 谓胸骨凸起如龟背。
  • 龟瓦[guī wǎ]
      龟甲与瓦子的并称。两者均为古代占卜之具。
  • 龟山[guī shān]
      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城北。海拔91米。前临长江,北带汉水,和武昌蛇山夹江对峙,形势险峻。有禹功矶、禹王庙、摩崖石刻、望江亭、鲁肃墓和向警予烈士墓等名胜古迹。
  • 龟儿卦[guī ér guà]
      见“龟卦”。
  • 龟纹锦[guī wén jǐn]
      即龟背锦。
  • 龟蒙[guī méng]
      龟山 和 蒙山 的并称。 均在 山东省 境内。二山连续,长约八十余里,其西北一段名 龟山,东南名 蒙山。
  • 龟手药[guī shǒu yào]
      可治手上皮肤冻裂的药。龟,通“ 皸 ”。语本《庄子·逍遥游》:“ 宋 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清 钱谦益 《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三:“寒瘃颇思龟手药,百金安敢覬封侯。”
  • 龟缩[guī suō]
      比喻像乌龟的头缩在甲壳内一样,射藏在里面不出来:敌军龟缩在碉堡里。 比喻像乌龟的头缩在甲壳一样藏起来残余的敌人……龟缩到一○五一座高地上去了。——和谷岩《三八线上的凯歌》
  • 龟镜[guī jìng]
      龟鉴。
  • 龟甲[guī jiǎ]
      乌龟的硬壳,古人用它来占卜。殷代占卜用的龟甲遗存至今,上面刻着有关占卜的记载。参见〖甲骨文〗。
  • 龟峰[guī fēng]
      龟山。在 江苏省 苏州市 邓尉山 北,上有 光福塔,南朝 梁 大同 年间建。清 王士禛《邓尉竹枝词》之四:“试上 龟峰 光福塔,白波翠巘两边生。”
  • 龟巢[guī cháo]
      语本《史记·龟策列传》:“是为嘉林,龟在其中,常巢於芳莲之上。”后因以代称莲叶。
  • 龟灼[guī zhuó]
      犹龟卜。 语本《墨子·亲士》:“灵龟先灼。神蛇先暴。”
  • 龟人[guī rén]
      周 官名。春官之属,祭祀时奉龟供卜。
  • 龟步[guī bù]
      四川 成都 筑城的故事。相传“州城,秦惠王 二十七年,张仪 所筑。初 仪 筑城,屡頽不立,忽有大龟周行旋走,巫言依龟行处筑之,遂得坚立。”事见《元和郡县志·剑南道上》。唐 骆宾王《畴昔篇》:“川平烟雾开,游戏 锦城 隈。墉高龟步转,水浄雁文迴。”参见“龟化城”。
  • 龟主[guī zhǔ]
      犹魁首。古时龟卜能预知吉凶,因以称事物的主宰为“龟主”。
  • 龟寳[guī bǎo]
      1.龟能卜吉凶,故称之为宝。 语出《礼记·礼器》:“诸侯以龟为寳,以圭为瑞。”《北史·柳彧传》:“柳彧正直之士,国之龟寳也。”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胡人曰:‘此所谓龟寳也,稀世之灵物。’”《汉书·食货志下》:“元龟岠冉长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为大贝十朋。公龟九寸,直五百,为壮贝十朋。侯龟七寸以上,直三百,为幺贝十朋。子龟五寸以上,直百,为小贝十朋。是为龟寳四品。”
  • 龟奴[guī nú]
      讥称旧时在妓院里担任杂务的男子。清 李渔《慎鸾交·品花》:“好朋友不见到来,反受龟奴这场呕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龟奴道:‘头一家有一个 李毓英,不知是不是?’”茅盾《小圈圈里的人物》:“在牌桌前面,人人是平等的,官、商、学、农、工,乃至强盗、娼妓、龟奴、乞丐一律平等,但口袋里钞票不够的却是例外。”
  • 龟凤[guī fèng]
      龟和凤。比喻贤人。《后汉书·蔡邕传》:“龟凤山翳,雾露不除,踊跃草莱,祗见其愚。” 李贤 注:“龟凤喻贤人,雾露喻昬闇也。”
  • 龟筴[guī cè]
      见“龟策”。
  • 龟鉴[guī jiàn]
      比喻借鉴(龟:占卜用的龟甲;鉴:镜子)。 也说“龟镜”。龟可以卜吉凶,镜可以比美丑。故以喻借镜(鉴)前事(鉴:镜子) 此皆言之成轨则,为世龟镜,求诸历代,往往而有。——唐. 刘知几《史通.载文》
  • 龟头[guī tóu]
      阴茎前端膨大的部分。 阴茎前端膨大的部分
  • 龟艨[guī méng]
      古代一种狭长而坚固的战船。
  • 龟胜[guī shèng]
      谓占卜得吉兆。
  • 龟列[guī liè]
      佩龟绶者的行列。指品官之列。
  • 龟足[guī zú]
      甲壳类动物,身体外形像龟的脚,有石灰质的壳,足能从壳口伸出捕取食物。生活在海边的岩石缝里。也叫石蜐(shíjié)。
  • 龟谋[guī móu]
      谓龟卜。《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今先远戒期,龟谋袭吉。” 李善 注:“《尚书》曰:‘谋及卜筮。’ 孔安国 曰:‘龟曰卜。’”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曲悟同神解,龟谋信有知。” 唐 杨炯 《从甥梁錡墓志铭》:“从日月於龟谋,考图书於马鬣。”
  • 龟龄[guī líng]
      古人以龟为长寿之灵物,因以“龟龄”比喻长寿。
  • 龟床[guī chuáng]
      《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论》:“南方老人用龟支牀足,得二十餘岁,老人死,移牀,龟尚生不死。”后因以“龟牀”指隐者的卧具。
  • 龟年[guī nián]
      龟龄。比喻长寿。太平天囯 洪仁玕 等《戒浮文巧言谕》:“至祝寿浮词,如‘鹤算’、‘龟年’……尤属不伦,且涉妄诞。”参见“龟年鹤寿”。
  • 龟甲香[guī jiǎ xiāng]
      香名。
  • 龟甲屏风[guī jiǎ píng fēng]
      玉制或玉饰的屏风。因其花纹似龟甲纹路,故名。
  • 龟室[guī shì]
      藏龟的竹器。 一说指祖庙中藏龟的府库。
  • 龟堞[guī dié]
      指坚固的城墙。
  • 龟背[guī bèi]
      龟的背部。
  • 龟箓[guī lù]
      即龟书。古代常用以作称颂瑞应之词。
  • 龟贝[guī bèi]
      龟甲和贝壳。 古代亦用作货币,至 秦 而废。《史记·平準书论》:“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既龟贝积寝,緡繦专用。”明 刘基《赠道士蒋玉壶长歌》:“琉璃云母龟贝朋,琳房璧甓珵阶陞。”
  • 龟趺[guī fū]
      碑的龟形底座。
  • 龟币[guī bì]
      古代以龟壳所作的货币。
  • 龟脚[guī jiǎo]
      1.石蜐的俗称。 可食用。形似龟脚,有石灰质的壳,足能从壳口伸出捕取食物。产于中国浙江以南沿海。
  • 龟策[guī cè]
      1.龟甲和蓍草。古代占卜之具。
  • 龟台[guī tái]
      传说中的仙人居处。
  • 龟相[guī xiàng]
      相传古代文臣占卜时所用的一种龟。
  • 龟从[guī cóng]
      谓占卜得吉兆。
  • 龟折[guī shé]
      犹龟坼。
  • 龟组[guī zǔ]
      即龟绶。
  • 龟章[guī zhāng]
      即龟印。
  • 龟息[guī xī]
      道教语。谓呼吸调息如龟,不饮不食而能长生。一说,以为龟睡时,气由耳出,因此长生。语本 晋 葛洪《抱朴子·对俗》:“《仙经》象龟之息,岂不有以乎?”唐 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乃虯蟠龟息,遁乎此山。”元 岑安卿《和李宰韵》:“常怀却世纷,宴坐学龟息。”清 姚鼐《定州遇雪》诗:“入舆坐龟息,下帷任所诣。”
  • 龟辩[guī biàn]
      谓关于生死的论辩。语本《庄子·秋水》:“吾闻 楚 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寧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寧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乎?”唐 卢照邻《同崔录事哭郑员外》诗:“凤词凌 汉 阁,龟辩罩 周 园。”
  • 龟緺[guī guā]
      犹龟绶。
  • 龟精[guī jīng]
      道教指练内丹时产生的真气。
  • 龟象[guī xiàng]
      1.龟卜显现的征兆。《左传·僖公四年》“筮短龟长”晋 杜预 注:“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龟象筮数,故象长数短。”唐 皇甫琼《对词标文苑科策》:“柱州 巢氏 之际,晦声迹於龙图;结绳鍊石之餘,摛景曜於龟象。”南朝 齐 谢朓《永明乐》诗之五:“西北騖环裘,东南尽龟象。”
  • 龟録[guī lù]
      龟録guī lù亦作“龟籙”。即龟书。
  • 龟占[guī zhàn]
      犹龟卜。
  • 龟畴[guī chóu]
      传说 大禹 治水时,“天锡 禹 洪范九畴”,由“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於九。禹 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见《书·洪范》孔 传。后遂以“龟畴”指治理天下的大法。明 张居正《贺灵雨应祈表》一:“臣等久荷生成,叨尘侍从,衍龟畴而省岁,备纪休徵;续麟史以编年,特书大有。”参见“九畴”。
  • 龟缩头[guī suō tóu]
      比喻遇事畏缩,不敢出头;或深居简出,安分无求。
  • 龟龙[guī lóng]
      1.龟和龙。古人以为均是灵物。
  • 龟图[guī tú]
      1.即“洛书”。语本《纬攟·龙鱼河图》:“尧时与羣臣贤者到翠嬀之川,大龟负图来投尧,尧勅臣下写取如瑞应,写毕龟还水中。”南朝陈沉炯《归魂赋》:“岐周景毫之地,龟图雀书之秘。”后以为歌颂帝王瑞应之词。
  • 龟旐[guī zhào]
      画有龟象的旗帜。
  • 龟枚[guī méi]
      犹龟卜。
  • 龟城[guī chéng]
      见“龟化城”。
  • 龟肠[guī cháng]
      古人以为龟吸气而生,不食一物,因以比喻飢肠。
  • 龟溺[guī nì]
      龟尿。
  • 龟筮[guī shì]
      占卦。古时占卜用龟,筮用蓍,视其象与数以定吉凶。亦指占卦的人。《书·大禹谟》:“鬼神其依,龟筮协从。”蔡沉 集传:“龟,卜;筮,蓍。”汉 陈琳《大荒赋》:“假龟筮以贞吉,问神諗以休详。”唐 韩愈《进士策问》之一:“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以至于庶人龟筮,考其从违,以审吉凶。”章炳麟《记政闻社员大会之破坏状》:“徒以文明之号,泽其皮肤,从今以去,不五十年,必与 西班牙 辈,同其堕落,此无待龟筮而知者。”
  • 龟田[guī tián]
      见“龟阴田”。
  • 龟星[guī xīng]
      星名。语出《星经·天龟》:“天龟六星在尾南 汉中,主卜吉凶。”隋 丹元子《天步歌·尾宿》:“江指尾中当 宋 下,龟星不见象非虚。”
  • 龟甲屏[guī jiǎ píng]
      见“龟甲屏风”。
  • 龟途[guī tú]
      远道。 龟寿久长,故名。
  • 龟玉[guī yù]
      指龟甲和宝玉。 古代认为是国家的重器。
  • 龟脑[guī nǎo]
      古代传说中仙人所服的龟的脑髓。

龟[guī]字在中间的词语

  • 金龟壻[jīn guī xù]
      谓身任高官的女婿。
  • 乌龟壳[wū guī ké]
      1.即龟甲。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四:“历史学家对乌龟壳、金石文和地下挖出来的其他古东西还要去考,而这些同志对我们的时间不长的东西,却根本不理,也懒得去查。”此指刻有甲骨文的龟甲。江地《捻军史初探》:“皖 北的钻在‘堡寨’里的地主武装--民团,也纷纷从乌龟壳里伸出脑袋来蠢蠢欲动。”柳杞《好年胜景》:“那边山坡上倒塌了半边的乌龟壳,那原是 日本 人的炮楼哩。”《解放军报》1976.11.7:“﹝战斗英雄﹞把……侵略者的乌龟壳放到距自己仅五十米的距离上打。”
  • 蓍龟家[shī guī jiā]
      卜筮之家。
  • 金龟子[jīn guī zǐ]
      昆虫,有许多种,身体黑绿色或其他颜色,有光泽,前翅坚硬,后翅呈膜状。幼虫叫蛴螬,是农业害虫。有的地区叫金壳郎。 昆虫,身体大多黑绿色,有光泽,前翅坚硬。幼虫吃作物的根和茎,是农作物的害虫
  • 白金龟龙[bái jīn guī lóng]
      汉武帝时所铸三种银合金钱币。自重至轻﹐以龙﹑马﹑龟三种图形分别。
  • 筮短龟长[shì duǎn guī cháng]
      谓筮占所言理短﹐龟卜所言理长。
  • 证龟成鼈[zhèng guī chéng biē]
      将乌龟说成甲鱼。 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 凿龟数筴[záo guī shǔ cè]
      钻灼龟甲,数蓍草茎。谓卜筮。
  • 玉龟山[yù guī shān]
      传说中的仙山名。
  • 河目龟文[hé mù guī wén]
      古指公侯外貌。

龟[qiū]字在开头的词语

  • 龟兹伎[qiū cí jì]
      1.乐舞名。
  • 龟兹板[qiū cí bǎn]
      古代 西域 出产的一种木板。可供建筑及棺木之用。

龟[jūn]字在开头的词语

  • 龟裂[jūn liè]
      1.田地因天旱而裂开许多缝子。如:稻田龟裂。2.皲裂。人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布满裂纹或出现裂口。
  • 龟手[jūn shǒu]
      冻裂手上皮肤。 龟,通“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