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新华字典>绳组词

绳相关字典

绳[shéng]字在结尾的词语

  • 机绳[jī shéng]
      机轴绳墨。比喻机要重任。
  • 从绳[cóng shéng]
      1.依照绳墨取直。 2.比喻匡正君失。 3.指笔直之木。比喻有用之材。
  • 赭绳[zhě shéng]
      古代木匠画线用的细绳,因色赤,故称。
  • 躧绳[xǐ shéng]
      杂技名。在悬空的长绳上行走。
  • 线绳[xiàn shéng]
      用许多股棉线搓合成的绳子。 用许多股棉线搓合成的绳子
  • 警绳[jǐng shéng]
      警察用来捆绑罪犯的绳子。
  • 绒头绳[róng tóu shéng]
      1.棉绒、毛绒等纺成的较松软的线绳儿,女子常用来扎发辫。2.∶毛线。
  • 玉绳[yù shéng]
      1.星名。常泛指群星。 2.比喻雨滴。
  • 朱丝绳[zhū sī shéng]
      指琴瑟上的丝弦。
  • 应绳[yìng shéng]
      1.合乎绳墨。 2.喻符合规矩法度。
  • 金绳[jīn shéng]
      1.黄金或其他金属制的绳索。
  • 跳绳[tiào shéng]
      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在环摆的绳索中做各种跳跃动作。有短绳和长绳之分。短绳可单人跳和双人跳;长绳须集体进行。
  • 铁绳[tiě shéng]
      犹铁链。
  • 锚绳[máo shéng]
      系锚的绳索。
  • 黑绳[hēi shéng]
      佛家所谓八热地狱的第二狱。
  • 维绳[wéi shéng]
      用绳系缚。比喻加以束缚。
  • 痛绳[tòng shéng]
      严厉地制裁。
  • 钩绳[gōu shéng]
      木工用以正曲直的工具。
  • 徽绳[huī shéng]
      徽索。指捆绑罪人的绳索。亦比喻囚禁。
  • 刀绳[dāo shéng]
      刀和绳。用指自尽之具。
  • 蛛绳[zhū shéng]
      蛛丝。
  • 棕绳[zōng shéng]
      以棕毛搓制的绳索。 以棕毛搓制的绳索
  • 司绳[sī shéng]
      1.负责颁行法令。 2.主持纠察的官员。
  • 头绳[tóu shéng]
      用棉纱﹑棉毛混纺或塑料等制成的细绳子。主要用来扎发髻或辫子。
  • 鞴绳[bèi shéng]
      拴住鞴鹰的绳子。借指羁绊。
  • 鞲绳[gōu shéng]
      拴住韝鹰的绳子。借指羁绊。
  • 绒绳[róng shéng]
      用羊毛或兔毛﹑驼毛等制成的绳。可以编织衣物。 〈方〉∶指毛线
  • 牛鼻绳[niú bí shéng]
      系在牛鼻环上用以牵牛的绳子。
  • 枲绳[xǐ shéng]
      麻绳。
  • 赤绳[chì shéng]
      赤色绳子。传说月下老人以此系男女之足,使成夫妇。事见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
  • 宛转绳[wǎn zhuǎn shéng]
      古时北方妇女在端午日佩带的结成人像的绳子。
  • 践绳[jiàn shéng]
      遵循法度规矩。 比喻正直。
  • 油绳[yóu shéng]
      方言。即麻花。
  • 缄绳[jiān shéng]
      古代用以束棺的绳索。
  • 准绳[zhǔn shéng]
      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引申为言论、行动等的标准或准则:以先哲为准绳|行动准绳。
  • 自绳[zì shéng]
      约束自己。
  • 纤绳[qiàn shéng]
      纤夫用来拖拉船只的绳索。 纤夫用来拖拉船只的绳索
  • 抅绳[jū shéng]
      两头有搭钩的绳子。
  • 曲绳[qǔ shéng]
      犹枉法。
  • 直绳[zhí shéng]
      1.正直如绳墨。 2.指正直的人。 3.以法制裁。 4.喻法制。
  • 尺绳[chǐ shéng]
      本指工匠量长短、较曲直的工具,引申为约束,拘囿。
  • 推绳[tuī shéng]
      审问处治。
  • 规绳[guī shéng]
      规矩绳墨。比喻法度。
  • 句绳[jù shéng]
      即钩绳。正曲直的工具。
  • 龟绳[guī shéng]
      犹奄绶。借指官印。
  • 贯绳[guàn shéng]
      穿钱绳。
  • 青绳[qīng shéng]
      青色的绳子。古时用它缠束图版﹑界划天子经过的御道和围范帝王郊祀的坛场。
  • 井绳[jǐng shéng]
      从井里打水用的绳子。 从井里打水用的绳子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辫绳[biàn shéng]
      1.分股交叉编成的像发辫一样的绳子。
  • 马缰绳[mǎ jiāng shéng]
      扎住马上唇的一圈绳索或皮带、附带交织而成的手柄,作为控制装置。 扎住马上唇的一圈绳索或皮带、附带交织而成的手柄,作为控制装置
  • 绥绳[suí shéng]
      执以登车稳身的绳索。
  • 掷绳[zhì shéng]
      古百戏的一种。
  • 结绳[jié shéng]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孔颖达疏:“结绳者,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义或然也。”晋葛洪《抱朴子.钧世》:“若舟车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结绳,诸后作而善于前事。”后以指上古时代。
  • 火绳[huǒ shéng]
      用艾、蒿子等搓成的绳,燃烧发烟,用来驱除蚊虫,也可以引火。
  • 法绳[fǎ shéng]
      1.以法律制裁。 2.捆绑犯人的绳子。
  • 红绳[hóng shéng]
      1.红色绳子。 2.犹红线。谓缔结婚姻。
  • 负绳[fù shéng]
      1.指衣裳的背缝上下相当。 2.指用墨绳打直线于木。
  • 钢丝绳[gāng sī shéng]
      用几根钢丝绞成一股,再由几股绞成的绳,多用做起重的绳索。 一种用多股细钢丝绞制成的绳索
  • 煞绳[shà shéng]
      用来勒紧车上装载的东西的绳子。
  • 一绳[yī shéng]
      1.一根绳索。 2.犹一行。 3.清代计算田亩的一种单位。
  • 缰绳[jiāng shéng]
      牵牲口的绳子。 牵马或其他牲畜用的绳子
  • 箔经绳[bó jīng shéng]
      编帘子的绳。可作中药。
  • 鼻绳[bí shéng]
      指拴在牛鼻上的绳子。
  • 拘绳[jū shéng]
      拘泥于成法。

绳[shéng]字的成语

  • 枕方寝绳[zhěn fāng qǐn shéng]
      枕方石,睡绳床。
  • 红绳系足[hóng shéng jì zú]
      旧指男女双方经由媒人介绍而成亲。
  • 长绳系日[cháng shéng xì rì]
      系:拴,缚。用长绳子把太阳拴住。比喻想留住时光。
  • 正视绳行[zhèng shì shéng xíng]
      谓言行正直。
  • 绳墨之言[shéng mò zhī yán]
      可作为准绳、合乎道德圣智的言论。
  • 度己以绳[duó jǐ yǐ shéng]
      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
  • 绳先启后[shéng xiān qǐ hòu]
      即承前启后。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 结绳而治[jié shéng ér zhì]
      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
  • 绳趋尺步[shéng qū chǐ bù]
      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申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谓规行矩步,举止合乎法度是以盗贼下人,夷狄异类,虽奴隶之所耻,而往往登之朝廷,坐之郡国,而不以怍。而绳趋尺步,华言华服者,往往反摈弃不用。——宋. 苏洵《广士》
  • 引古绳今[yǐn gǔ shéng jīn]
      援引古代的准则来衡量、匡正今天的事物。
  • 月书赤绳[yuè shū chì shéng]
      月书:月下老人的婚书;赤绳:月下老人用以牵系婚姻的红绳。指已定下的婚约。
  • 枉墨矫绳[wǎng mò jiǎo shéng]
      比喻违背准绳、准则。
  • 绳其祖武[shéng qí zǔ wǔ]
      绳:继续;武:足迹。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 绳:继承。武:足迹。依祖先的足迹继续走下去。比喻继承祖辈事业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诗.大雅.下武》
  • 绳枢之子[shéng shū zhī zǐ]
      枢:门上的转轴;绳枢:用绳子系枢轴,形容贫穷。指贫家子弟。
  • 引绳棋布[yǐn shéng qí bù]
      形容纵横整齐。
  • 绳愆纠缪[shéng qiān jiū miù]
      改正过失,纠正错误。同“绳愆纠谬”。
  • 引绳切墨[yǐn shéng qiē mò]
      木工拉墨线裁直。用以比喻刚直不阿。
  • 砥平绳直[dǐ píng shéng zhí]
      砥:磨刀石;绳:墨线。磨刀石极平,墨线绷直。形容十分平直。
  • 绳枢之士[shéng shū zhī shì]
      枢:门上的转轴;绳枢:用绳子系枢轴,形容贫穷。指贫家子弟。
  • 法脉准绳[fǎ mài zhǔn shéng]
      犹言法则标准。
  • 抱表寝绳[bào biǎo qǐn shéng]
      指坐卧不离准则。意谓坚持德操。
  • 绳之以法[shéng zhī yǐ fǎ]
      根据法律制裁。
  • 累瓦结绳[lěi wǎ jié shéng]
      比喻没有用的言词。
  • 引绳排根[yǐn shéng pái gēn]
      指勾结起来排斥异己。
  • 正色直绳[zhèng sè zhí shéng]
      指严正执法。
  • 规矩准绳[guī jǔ zhǔn shéng]
      规矩:画圆、方的工具;准绳:水准和绳墨,量平直的工具。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 绳锯木断[shéng jù mù duàn]
      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用绳子不断地拉,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微小的力量也能成事
  • 瓮牖绳枢[wèng yǒu shéng shū]
      牖:窗子;枢:门的转轴。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 规矩绳墨[guī jǔ shéng mò]
      规矩:画圆、方的工具;绳墨:量平直的工具。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 绳捆索绑[shéng kǔn suǒ bǎng]
      用绳索捆绑。 用绳索捆绑
  • 逾绳越契[yú shéng yuè qì]
      指在结绳、书契之前没有文字。绳、契指结绳、书契。后引申指不通文字。
  • 木直中绳[mù zhí zhòng shéng]
      中:符合、合乎;绳:木匠用以取直,浸满墨汁的线绳。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中,动词,符合、合乎。绳,木匠用以取直,浸满墨汁的线绳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况《劝学》
  • 不拘绳墨[bù jū shéng mò]
      绳墨:木工用以画直线的工具,借喻法度、规矩。形容人的行为或艺术风格洒脱、豪放,超逸不羁。

绳[shéng]字在开头的词语

  • 绳妓[shéng jì]
      见“绳伎”。
  • 绳责[shéng zé]
      督责。
  • 绳络[shéng luò]
      1.绳编的网状饰物。 2.驾御马的缰绳﹑笼头。
  • 绳纹[shéng wén]
      古代陶器的一种纹饰。用缠有绳子的工具在陶坯上拍印而成,多在陶器的腹部。中国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的陶器常有这种纹饰。
  • 绳套[shéng tào]
      绳结的套扣。
  • 绳律[shéng lǜ]
      规矩格律。
  • 绳祖[shéng zǔ]
      谓继承祖先业迹。语出《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朱熹集传:“绳,继;武,迹。”
  • 绳床[shéng chuáng]
      亦作“绳牀”。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以板为之,并用绳穿织而成。又称“胡床”、“交床”。
  • 绳违[shéng wéi]
      纠正违误。
  • 绳勒[shéng lè]
      约束抑制。
  • 绳幅[shéng fú]
      犹绳检。约束。
  • 绳正[shéng zhèng]
      犹纠正。
  • 绳子[shéng zi]
      由两股以上的棉﹑麻﹑棕等纤维或金属丝绞合而成的条状物。 见“绳”
  • 绳直[shéng zhí]
      犹准绳。谓其笔直。
  • 绳缆[shéng lǎn]
      1.缆绳。系船的绳索。 2.指一般的粗绳。
  • 绳尺[shéng chǐ]
      木匠用来标明直线、量度长短的工具。也比喻规矩法度:遵绳尺。
  • 绳外[shéng wài]
      法度之外。
  • 绳武[shéng wǔ]
      《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朱熹集传:“绳,继;武,迹。言武王之道,昭明如此,来世能继其迹。”后因称继承祖先业迹为“绳武”。
  • 绳迹[shéng jì]
      衍化踪迹。
  • 绳染[shéng rǎn]
      修正润色。
  • 绳契[shéng qì]
      谓结绳刻木以记事。
  • 绳控[shéng kòng]
      1.亦作“绳鞚”。 2.绳制的马络头。
  • 绳床土锉[shéng chuáng tǔ cuò]
      简单的坐具和瓦锅。形容生活清苦。
  • 绳纠[shéng jiū]
      纠正过失。
  • 绳梯[shéng tī]
      用绳做的梯子。在两根平行的绳子中间横向而等距离地拴上若干短木棍。两边用绳而磴子用绳、木或金属做的梯子
  • 绳坐[shéng zuò]
      1.正坐。 2.指绳床。
  • 绳鞚[shéng kòng]
      见“绳控”。
  • 绳表[shéng biǎo]
      犹表率。取法的标准。
  • 绳索[shéng suǒ]
      1.绳子。亦特指粗绳。 2.比喻牵挂;束缚。 粗绳子
  • 绳坠[shéng zhuì]
      谓以绳系之而下坠。指缒城而下。
  • 绳非[shéng fēi]
      惩处邪恶。
  • 绳裁[shéng cái]
      约束制裁。
  • 绳发[shéng fā]
      谓编发为辫。
  • 绳地[shéng dì]
      清代称以绳为计量单位的土地。
  • 绳劾[shéng hé]
      弹劾;纠正。
  • 绳屦[shéng jù]
      古代丧服所着的草鞋。
  • 绳下[shéng xià]
      谓管束臣民。
  • 绳量[shéng liàng]
      衡量。
  • 绳督[shéng dū]
      督正。
  • 绳矩[shéng jǔ]
      墨绳与矩尺。比喻规矩﹑标准。
  • 绳河[shéng hé]
      银河。又名天河。
  • 绳绳[shéng shéng]
      1.戒慎貌。 2.众多貌;绵绵不绝貌。
  • 绳墨[shéng mò]
      木匠工具。用绳染墨在木上弹印直线。比喻规矩法度:不中绳墨|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
  • 绳弹[shéng dàn]
      弹劾。
  • 绳文[shéng wén]
      指上古时代用以记事的绳结。
  • 绳举[shéng jǔ]
      纠正举发。
  • 绳橛之戏[shéng jué zhī xì]
      古代的一种博戏。
  • 绳屝[shéng fèi]
      见“绳菲”。
  • 绳榘[shéng jǔ]
      见“绳矩”。
  • 绳板[shéng bǎn]
      指拉纤用的绳与板。
  • 绳规[shéng guī]
      犹法规。
  • 绳治[shéng zhì]
      制裁;惩办。
  • 绳案[shéng àn]
      见“绳按”。
  • 绳戏[shéng xì]
      即绳伎。走绳之杂戏。
  • 绳察[shéng chá]
      弹劾督察。

绳[shéng]字在中间的词语

  • 曳绳钓[yè shéng diào]
      钓渔具的一种。由钓线﹑钓钩﹑沉子等部分组成。钓钩装有真饵或假饵,由钓船拖曳前进,诱鱼追食上钩。常用以钓捕海洋中大型贪食性鱼类。
  • 缘绳下降[yuán shéng xià jiàng]
      在登山运动中,把绳子上端套住山上一个突出的东西,然后缘着绳子下降的动作。 在登山运动中,把绳子上端套住山上一个突出的东西,然后缘着绳子下降的动作
  • 走绳索[zǒu shéng suǒ]
      见“走绳子”。
  • 走绳子[zǒu shéng zi]
      即走绳。古称走索。传统杂技节目之一。
  • 无绳电话[wú shéng diàn huà]
      电话机的一种,分为主机和副机两部分,主机与电话线相接,副机和主机之间没有电话线相连。打电话时,副机可以离开主机一段距离移动通话。
  • 引绳削墨[yǐn shéng xuē mò]
      指木工弹拉墨线后据以锯削。比喻恪守、拘泥于成法。
  • 朱绳萦社[zhū shéng yíng shè]
      见“朱丝萦社”。
  • 赤绳系踪[chì shéng xì zōng]
      见“赤绳系足”。
  • 火绳枪[huǒ shéng qiāng]
      用火绳作导火线的枪。
  • 麻绳菜[má shéng cài]
      方言。即马齿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