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新华字典>纪组词

纪相关字典

纪[jì]字在开头的词语

  • 纪录影片[jì lù yǐng piàn]
      纪录真人真事的影片。系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活或历史事件作系统的、完整的真实记录,不容许任何夸张与虚构。按照题材及表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时事报导纪录片、文献纪录片和传记纪录片等。
  • 纪略[jì lüè]
      1.仿纲目体例记事之书。
  • 纪系[jì xì]
      记载联属。
  • 纪念堂[jì niàn táng]
      为纪念某一著名人物而建造的建筑物。
  • 纪述[jì shù]
      记载叙述。 纪,通“记”。
  • 纪实[jì shí]
      1.记录真实情况:~文学。
  • 纪传体[jì zhuàn tǐ]
      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主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的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创始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
  • 纪序[jì xù]
      纲纪次序。
  • 纪颂[jì sòng]
      铭记颂扬。
  • 纪念邮票[jì niàn yóu piào]
      邮政部门为纪念国内、国际上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或其他纪念性内容而专门发行的邮票。发行数量有限,发行时间较短,一般不再重印。
  • 纪録影片[jì lù yǐng piān]
      纪录真人真事的影片。 系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活或历史事件作系统的、完整的真实记录,不容许任何夸张与虚构。按照题材及表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时事报导纪录片、文献纪录片和传记纪录片等。
  • 纪经[jì jīng]
      纲常。
  • 纪念馆[jì niàn guǎn]
      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陈设实物、图片等的建筑物:鲁迅~。南昌起义~。
  • 纪纲院[jì gāng yuàn]
      指录事参军。
  • 纪甗[jì yǎn]
      古代 纪国 宝器名。《左传·成公二年》:“齐侯 使 宾媚人 赂以 纪 甗、玉磬与地。”杜预 注:“甗,玉甑;皆灭 纪 所得。”清 王又旦《古鼎篇》:“天球河图与大鏞,蜼敦 纪 甗争舂容。”
  • 纪念章[jì niàn zhāng]
      表示纪念的徽章。
  • 纪限仪[jì xiàn yí]
      即六分仪。轻便测角仪器。航海或航空时用来测定天体的高度以及地面上远处两点所成的视角。
  • 纪纲[jì gāng]
      1.法度。
  • 纪星[jì xīng]
      岁星名。
  • 纪群交[jì qún jiāo]
      累世之交。《三国志·魏志·陈羣传》:“鲁国 孔融 高才倨傲,年在 纪 羣 之间,先与 纪 友,后与 羣 交,更为 纪 拜,由是显名。”按,陈纪 为 陈羣 之父。清 钱谦益《嘉定金氏寿宴序》:“余既耄老,尤获以 纪 羣 旧交为登堂燕喜之客。”清 赵翼《里中杭生汭潮先友杭云龙之子感赋》诗之一:“世无 朱 郭 侠,我忝 纪 羣 交。”
  • 纪纲仆[jì gāng pú]
      仆人。
  • 纪事本末[jì shì běn mò]
      1.史书体裁之一。 以历史事件为纲,将重要史实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顺序编写。创始于 南宋 袁枢 的《通鉴纪事本末》。《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五·纪事本末类》:“至 宋 袁枢 以《通鑑》旧文,每事为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详叙其始终,命曰纪事本末,史遂又有此一体。”
  • 纪事体[jì shì tǐ]
      记叙事实的文体。
  • 纪行[jì xíng]
      记载旅行见闻的文字、图画(多用于标题):《延安~》。
  • 纪纲掾[jì gāng yuàn]
      指录事参军。
  • 纪过[jì guò]
      记录过失。纪,通“记”。
  • 纪庸[jì yōng]
      记录功绩。 纪,通“记”。
  • 纪识[jì shí]
      记住;记载。纪,通“记”。
  • 纪念币[jì niàn bì]
      为纪念重大事件、著名人物、珍贵物品而发行的一种特殊的货币。 一般用金、银等贵重金属铸成。
  • 纪录[jì lù]
      同‘记录 ’。
  • 纪极[jì jí]
      1.终极;限度。 《左传·文公十八年》:“聚敛积实,不知纪极。”《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採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於 交阯郡 界。”《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且 董卓 贪淫骄陵,志无纪极。”
  • 纪念日[jì niàn rì]
      发生过重大事情值得纪念的日子,如国庆日、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国际劳动节。
  • 纪念碑[jì niàn bēi]
      为纪念某种重大事件和功绩或纪念烈士而修建的石碑:人民英雄~。
  • 纪理[jì lǐ]
      经纪,管理。
  • 纪事[jì shì]
      1.记录事实:~诗。
  • 纪委[jì wěi]
      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简称。
  • 纪念号[jì niàn hào]
      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编辑出版的刊物专号。
  • 纪要[jì yào]
      也作记要。 记录要点的文字:新闻 ~ 。会谈~。工作~。
  • 纪纲地[jì gāng dì]
      伸张法纪之地。 多特指谏官职务。
  • 纪录片儿[jì lù piānr]
      纪录片。 也作记录片儿。
  • 纪律处分[jì lǜ chǔ fèn]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社会主义道德,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依照规定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都必须受到追究。
  • 纪录片[jì lù piàn]
      〈名〉真实地专门报道某一问题或事物的影片。
  • 纪律[jì lǜ]
      政党、机关、部队、团体、企业等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严明 ㄧ遵守~。
  • 纪録[jì lù]
      1.纪,通“记”。记录,用文字记载。汉 王充《论衡·超奇》:“古昔之远,四方辟匿,文墨之士,难得纪録。”《魏书·序纪》:“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録焉。”《新唐书·儒学传上·朱子奢》:“帝尝詔:‘起居纪録臧否,朕欲见之以知得失,若何?’”清 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一:“汉 兴,大中大夫 陆贾 纪録时功,作《楚汉春秋》。”
  • 纪历[jì lì]
      记时的历法。 晋 陶潜《桃花源》诗:“虽无纪历誌,四时自成岁。”宋 梅尧臣《读月石屏》诗:“吾谓此石之蹟虽似月,不能行天成纪历。”清 黄遵宪《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泰西纪历二千年,祇作寻常数圆缺。”
  • 纪善[jì shàn]
      明 代亲王属官名,掌讲授之职。
  • 纪念品[jì niàn pǐn]
      表示纪念的物品。

纪[jì]字在结尾的词语

  • 神纪[shén jì]
      神妙的纲纪。
  • 律纪[lǜ jì]
      纪律。
  • 一纪[yī jì]
      1.岁星(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国语.晋语四》:“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韦昭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唐柳宗元?见促行骑走笔酬赠》诗:“投荒垂一纪,新诏下荆扉。”清顾炎武《过李子德》诗:“忆昔论交日,星霜一纪更。”但古又有以四岁一小周(《素问.六微旨大论》)﹑三十年(《素问.天元纪大论》)﹑七十六年(《易干凿度》)﹑一千五百二十岁(《诗.大雅.文王序》疏引《三统历》)我患
  • 案纪[àn jì]
      查考记录。
  • 第四纪[dì sì jì]
      地质年代,约从250万年前至今。 地质年代,约从250万年前至今
  • 淹纪[yān jì]
      犹长期。
  • 道纪[dào jì]
      1.道的规律。 2.道纪司的官员。
  • 西纪[xī jì]
      西方终极之地。
  • 行纪[xíng jì]
      犹行程。
  • 岁纪[suì jì]
      1.十二年。 2.指年代。
  • 重纪[zhòng jì]
      一个朝代内重复使用的年号。如元世祖﹑元顺帝均用“至元”作年号,后代叙述元顺帝至元时事,则加“重纪”,以资区别。
  • 贰纪[èr jì]
      古礼中添饭加菜的规章。
  • 本纪[běn jì]
      纪传体史书中帝王的传记,一般按年月编排重要史实,列在全书的前面,对全书起总纲的作用。 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又纪,理也,丝缕有纪。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后代纲纪也”(《史记》索隐)《项羽本纪》
  • 成纪[chéng jì]
      1.成其纪纲,合乎法度。
  • 偏纪[piān jì]
      见“偏记”。
  • 理纪[lǐ jì]
      犹经纪。谓料理事务。
  • 汁光纪[zhī guāng jì]
      古代传说的五方之帝中的北方黑帝。汁,亦写作“叶”﹑“协”。
  • 辟纪[pì jì]
      法纪。
  • 客纲客纪[kè gāng kè jì]
      出门人应遵守的规矩。
  • 小经纪[xiǎo jīng jì]
      小本经营。包括摊贩﹑小手工业和服务性行业。宋周密《武林旧事》“小经纪”条下列有供朝报﹑卖字本﹑织经带﹑鼓炉钉铰﹑出洗衣服﹑箍桶﹑磨刀等名。亦指从事这种行业的人。
  • 秘纪[mì jì]
      深奥的典籍。
  • 军风纪[jūn fēng jì]
      军队的作风﹑纪律以及军容等。
  • 风纪[fēng jì]
      作风和纪律:军容风纪ㄧ整顿风纪。
  • 演纪[yǎn jì]
      推算纪元。
  • 军纪[jūn jì]
      军队的纪律:军纪严明。
  • 枚纪[méi jì]
      一一记录。
  • 群纪[qún jì]
      指各种史书。
  • 寒武纪[hán wǔ jì]
      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寒武”(Cambria)是英国威尔士一个古代地名,这个纪的地层首先在那里发现,故名。约开始于五亿七千万年前,结束于五亿年前。本纪分为早﹑中﹑晩三个世。生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为主,特别是三叶虫。红藻﹑绿藻等开始繁盛。我国南北很多省区当时为海水所淹没。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叫“寒武系”。
  • 中世纪[zhōng shì jì]
      历史学上一般指封建制时代。主要用于欧洲。时限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木纪[mù jì]
      旧指木德王朝的世运。
  • 二纪[èr jì]
      1.谓日﹑月。 2.二十四年。 3.约指二十余年。
  • 奥德修纪[ào dé xiū jì]
      一译《奥德赛》。古希腊史诗。相传为荷马所作。主要取材于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后的一段奇异经历,并穿插许多神话和传说。
  • 法纪[fǎ jì]
      法律和纪律:遵守法纪ㄧ目无法纪。
  • 友纪[yǒu jì]
      犹纲纪。
  • 别纪[bié jì]
      正史外记录遗闻佚事所成之书。
  • 地纪[dì jì]
      1.维系大地的绳子。古代认为天圆地方,传说天有九柱支撑,使天不下陷;地有大绳维系四角,使地有定位。 2.借指大地。
  • 第三纪[dì sān jì]
      地质年代。延续约6500万年,结束于250万年前。 地质年代。延续约6500万年,结束于250万年前
  • 监纪[jiān jì]
      监察统理。
  • 半纪[bàn jì]
      古代纪年十二年为一纪,半纪就是六年。
  • 九头纪[jiǔ tóu jì]
      传说远古人皇氏兄弟九人共政,称为九头纪。为“十纪”之一。
  • 帝纪[dì jì]
      1.天帝之位。 2.犹帝典。指帝王的法则。 3.指史书中的帝王本纪。
  • 寿纪[shòu jì]
      犹寿数。
  • 受纪[shòu jì]
      见“受记”。
  • 度纪[dù jì]
      谓延长寿命。
  • 纂纪[zuǎn jì]
      纂集记载。
  • 本世纪[běn shì jì]
      特指耶稣基督纪元(公历纪元)之百年分期的现今百年期间。如本世纪(即20世纪)就是指1901—2000年。如:正好在进入本世纪的时候出生。
  • 数纪[shù jì]
      几十年。十二年为一纪。
  • 统纪[tǒng jì]
      1.纲纪。 2.头绪;条理。 3.统率;总括。
  • 天纪[tiān jì]
      1.指时日等。 2.上天之纪纲。借指国家法纪。 3.星名。属天市垣﹐凡九星。
  • 乱纪[luàn jì]
      1.败坏或违反法纪。 2.乱世。 3.淆乱头绪。
  • 炎纪[yán jì]
      指汉朝年代。
  • 星纪[xīng jì]
      1.星次名。十二次之一。与十二辰之丑相对应,二十八宿中之斗﹑牛二宿属之。 2.泛指岁月。
  • 丧纪[sàng jì]
      丧事。
  • 大纪[dà jì]
      1.谓对天时的纪载。 2.犹纲纪。 3.指对百姓基本情况的纪录。
  • 饬纪[chì jì]
      整饬纪纲。谓使令奴仆。
  • 山纪[shān jì]
      山麓。
  • 有年纪[yǒu nián jì]
      犹言上年纪。
  • 传纪[chuán jì]
      正史记述人物的两种体裁“纪”和“传”的合称。亦泛指史传。
  • 违纪[wéi jì]
      违反纪律:违纪行为|查处违纪人员。
  • 官纪[guān jì]
      指任官的法度。
  • 谱纪[pǔ jì]
      1.亦作“谱记”。 2.谱系之记载。
  • 年纪[nián jì]
      1.纪年年数。 2.年号。 3.年龄。 4.年代;时代。
  • 党纪[dǎng jì]
      一个政党所规定的该党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纪律。 一个政党规定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纪律
  • 録纪[lù jì]
      图箓预示之年代。録﹐通“箓”。
  • 衡纪[héng jì]
      即玉衡星。亦借指北斗星。
  • 称纪[chēng jì]
      记述。
  • 北宫词纪[běi gōng cí jì]
      散曲选集。明代陈所闻编。六卷。与《南宫词纪》合称《南北宫词纪》。其中所收汤式、陈铎和编者自己所作的散曲,有部分为他书所未收。
  • 历纪[lì jì]
      1.历数纲纪。 2.经历的世代。 3.经历一纪。极言历时之久。古历法以十九年为章,四章为蔀,二十蔀为纪。
  • 宪纪[xiàn jì]
      法纪。
  • 民纪[mín jì]
      人民行为的准则。
  • 载纪[zǎi jì]
      犹记载。
  • 五纪[wǔ jì]
      1.指岁﹑月﹑日﹑星辰﹑历数。 2.五伦。 3.一纪为十二年,五纪为六十年。
  • 世纪[shì jì]
      历史上的计年单位。百年为一世纪。从公元元年至公元100年为公元1世纪,公元101年至公元200年为公元2世纪。依此类推。公元前100年到公元前1年为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101年为公元前2世纪,依此类推。
  • 阴纪[yīn jì]
      按照古代纳音之法﹐十二律与十二支相配﹐凡属寅﹑午﹑戌﹑亥﹑卯﹑未者为“阴纪”。一说﹐自蕤宾相生﹐至于应钟而终止﹐谓之“阴纪”。参阅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
  • 恩纪[ēn jì]
      犹恩情。
  • 遥纪[yáo jì]
      久远的年代。
  • 六纪[liù jì]
      1.指封建社会中的六种伦常关系。 2.传说自遂人氏至伏羲氏凡六纪。
  • 暮纪[mù jì]
      一年将尽之时。
  • 来纪[lái jì]
      来年。
  • 奇纪[qí jì]
      犹奇书。
  • 厂纪[chǎng jì]
      一个工厂所定的本厂成员必须遵守的纪律。
  • 十纪[shí jì]
      1.古代传说,自天地开辟,人皇以来,至 春秋 鲁哀公 十四年,共二百七十六万年,分为十纪:九头、五龙、摄提、合雒、连通、序命、循蜚、因提、禅通、疏讫。 见《广雅·释天》。司马贞 补《史记·三皇本纪》引《春秋纬》,谓十纪为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年,“循蜚”作“脩飞”、“因提”作“回提”、“疏讫”作“流讫”,其余名目相同。
  • 叶光纪[yè guāng jì]
      古人谓五天帝之一的北方黑帝的名字。
  • 贞纪[zhēn jì]
      谓清明盛世。
  • 协光纪[xié guāng jì]
      古代神话中五天帝之一黑帝的名字。
  • 祀纪[sì jì]
      祀仪;丧礼。
  • 选纪[xuǎn jì]
      谓以数计。
  • 南纪[nán jì]
      1.《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郑玄笺:“江也,汉也,南国之大水,纪理众川,使不壅滞;喻吴楚之君能长理旁侧小国,使得其所。”后因以指南方。 2.即南戒。

纪[jì]字在中间的词语

  • 党的纪律[dǎng de jì lǜ]
      简称“党纪”。由政党制定,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由一系列规章、制度组成。中国共产党在党章中对党的纪律作了专门的规定,从中央到地方,还设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专门从事党纪的制定、教育、建设和查处等工作。
  • 新纪元[xīn jì yuán]
      新的历史阶段的开端。亦指某种具有重大意义的新的开始。 常用于比喻某个重大事件开创的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 劳动纪律[láo dòng jì lǜ]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纪律。中国宪法有遵守劳动纪律的规定。维护劳动纪律主要靠思想教育和劳动者的自觉性,同时也要采取适当的奖惩办法。
  • 风纪扣[fēng jì kòu]
      制服、中山装等的领扣儿。扣上领扣儿显得整齐严肃,所以叫做风纪扣。
  • 经纪人[jīng jì rén]
      ①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②在交易所中代他人进行买卖而取得佣金的人。 为买卖双方撮合或代他人进行买卖而取得佣金的人
  • 新纪録[xīn jì lù]
      新创造的超过前人的纪录。原用于体育运动竞赛﹐后泛用于各方面。
  • 全国纪録[quán guó jì lù]
      某些运动项目的全国最好成绩。这些运动成绩通常是能由时间﹑距离﹑重量等客观标准来确定的。我国的全国纪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审定并公布。
  • 遵纪守法[zūn jì shǒu fǎ]
      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纪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 雕虫纪历[diāo chóng jì lì]
      诗集。卞之琳作。1979年出版。收诗六十八首,另附译诗十一首。诗作有的表现旧北京的风土人情和下层人民生活;有的反映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生活;有的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形式、风格不一,体现了诗人几十年诗歌艺术上的探索历程。
  • 词林纪事[cí lín jì shì]
      词话集。清代张宗萧撰。二十二卷。书中收录了唐、宋、金、元共四百二十二位词家的词作及有关故事,采录颇丰,并作了大量考证和评论。

纪[jì]字的成语

  • 匡正纲纪[kuāng zhèng gāng jì]
      指匡扶纲常,纠正法度。
  • 违法乱纪[wéi fǎ luàn jì]
      违犯法令,破坏纲纪。 违反法令,破坏纪律 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乱纪行为
  • 纪纲人伦[jì gāng rén lún]
      纪纲:纲法,制度;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 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度纲常、行为准则。
  • 顿纲振纪[dùn gāng zhèn jì]
      整顿朝纲,重振法纪。
  • 纪群之交[jì qún zhī jiāo]
      纪、群:人名,陈纪是陈群的父亲。比喻累世之交情。
  • 纲纪废弛[gāng jì fèi chí]
      纲:政纲;纪:法纪;废弛:颓废松弛。国家的政纲、法纪、秩序松弛不振。
  • 不知纪极[bù zhī jì jí]
      纪极:终极,限度。原形容贪得无厌。亦表示极多。
  • 罗缕纪存[luó lǚ jì cún]
      罗缕:详细;纪存:纪录保存。指详细记录并保存。 罗缕,详细。纪存,纪录保存悔当时不将嫛堄情状,罗缕纪存。——清. 袁枚《祭妹文》
  • 纪渻木鸡[jì shěng mù jī]
      修养到家,亦用写呆笨发愣。
  • 纲纪四方[gāng jì sì fāng]
      纲纪:政纲和法纪。用政策和法制治理天下。
  • 当家理纪[dāng jiā lǐ jì]
      指管理家务。
  • 目无法纪[mù wú fǎ jì]
      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 破瓜年纪[pò guā nián jì]
      破:劈开。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指少女十六岁时。
  • 黼蔀黻纪[fǔ bù fú jì]
      指锦绣美好的年代。

纪[jǐ]字在开头的词语

  • 纪昌[jǐ chāng]
      古代传说中的善射者。学射于 飞卫。尝以氂悬虱于窗牖,引弓射之,贯虱之心而氂不断。见《列子·汤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