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新华字典>籍组词

籍相关字典

籍[jí]字在结尾的词语

  • 僧籍[sēng jí]
      指登录僧尼的册籍。
  • 点籍[diǎn jí]
      按户籍点派。
  • 除籍[chú jí]
      从簿籍上除去其名。多指除去宦籍。
  • 护籍[hù jí]
      爱护慰藉。
  • 闺籍[guī jí]
      “金闺籍”的省称。记载朝廷诸官姓名的簿籍。
  • 盐籍[yán jí]
      盐商和盐民的户籍。
  • 禄籍[lù jí]
      1.旧时谓天上或冥府记录人福﹑禄﹑寿的簿册。 2.为官食禄的簿籍。
  • 括籍[kuò jí]
      查检籍没。
  • 五籍[wǔ jí]
      指五经。
  • 附籍[fù jí]
      附入本地户籍的外地人。
  • 朝籍[cháo jí]
      在朝官吏的名册。
  • 削籍[xuē jí]
      籍,指做官名册。削除官籍中的名氏。犹言革职:削籍遣戍有差(差别)。
  • 名籍[míng jí]
      1.记名入册。 2.犹名册。
  • 农籍[nóng jí]
      农业户籍。
  • 册籍[cè jí]
      1.名册。 2.记事记帐的簿册。 3.泛指书本﹑书籍。
  • 倡籍[chàng jí]
      乐籍,官伎的名籍。
  • 秘籍[mì jí]
      珍贵罕见的书籍。
  • 船籍[chuán jí]
      船舶登记时所填写的国籍。 船舶登记时所填写的国籍
  • 贡籍[gòng jí]
      贡士名册;贡士行列。
  • 战籍[zhàn jí]
      功劳簿。
  • 在籍[zài jí]
      1.谓在官籍上注名。 2.居于本籍。
  • 寄籍[jì jí]
      指长期离开本籍,居住外地,附于外地的籍贯(区别于‘原籍 ’)。 指长期居住外地而取得该地的籍贯
  • 资籍[zī jí]
      资格履历。
  • 船舶国籍[chuán bó guó jí]
      简称“船籍”。船舶在一国登记注册后所取得的该国国籍。船舶按其国籍在船尾悬挂国旗,并受该国法律的管辖和保护。没有国籍的船舶不允许在海上航行,更不允许通过别国的领海或进入别国的港口。
  • 军籍[jūn jí]
      原指登记军人姓名等的簿册,转指军人的身分。 原指登记军人姓名等的簿册,现指公民入伍后取得的军人身分
  • 枕籍[zhěn jí]
      见“枕藉”。
  • 湜籍[shí jí]
      唐代文学家皇甫湜与诗人张籍的并称。
  • 商籍[shāng jí]
      清代因经商而留居其地,子孙户籍准附编于行商之省分,称“商籍”。
  • 按籍[àn jí]
      按照簿籍或典籍。
  • 兵马籍[bīng mǎ jí]
      军中记载人马的簿籍。
  • 汉籍[hàn jí]
      1.汉代典籍。 2.外国人特别是日本人称中国汉文典籍。
  • 封籍[fēng jí]
      谓将抄查的资财登记入册。
  • 宫籍[gōng jí]
      宫女的户籍名册。
  • 学籍[xué jí]
      经过一定的手续或入学考试及格,被正式录取并按规定办理注册手续后取得的学生资格。休学超过规定时间、受到退学或开除处分的,则丧失学籍。
  • 玉籍[yù jí]
      仙人的名籍。
  • 载籍[zǎi jí]
      书籍;典籍。 书籍,常用以形容人学识广博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史记.伯夷列传》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后汉书.班固传》
  • 乘籍[chéng jí]
      史书。
  • 死籍[sǐ jí]
      迷信谓阴司登录人死期的册籍。
  • 土籍[tǔ jí]
      世代久居的籍贯。
  • 原籍[yuán jí]
      本籍;祖居的地方。 本籍,祖居的地方他原籍广东
  • 符籍[fú jí]
      符伍与名籍。
  • 宪籍[xiàn jí]
      历书与考绩的簿籍。
  • 反籍[fǎn jí]
      归还天子之位。
  • 旗籍[qí jí]
      旗人的户籍。亦谓具有旗籍。
  • 客籍[kè jí]
      ①寄居的籍贯(区别于‘原籍’)。②寄居本地的外地人。
  • 地籍[dì jí]
      封建时代政府登记土地的册籍。 古代登记土地的册籍,是征收田赋的依据
  • 定籍[dìng jí]
      载于籍册的明确规定。
  • 移籍[yí jí]
      移居。
  • 出籍[chū jí]
      脱离所属的名籍。
  • 举籍[jǔ jí]
      统计人口﹑田亩等以登记成册。
  • 经籍[jīng jí]
      〈书〉①经书。②泛指图书(多指古代的)。
  • 桉籍[ān jí]
      案牍簿籍。
  • 鸳鸯册籍[yuān yāng cè jí]
      即鸳鸯牒。
  • 账籍[zhàng jí]
      分项记载人口或钱物出入事项的簿籍。
  • 跆籍[tái jí]
      见“跆藉”。
  • 尺籍[chǐ jí]
      1.书写军令、军功等的簿籍。《史记·循吏列传》:“﹝ 子产 为相﹞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张守节 正义:“言士民无一尺方板之籍书。”参见“尺籍伍符”。
  • 传籍[chuán jí]
      祖上传下来的图籍。指领土。
  • 书籍[shū jí]
      1.谓校定简册。 2.泛指一般图书。 3.谓登记户籍。 4.书于简册。谓有记载。 5.文书。诏命典策等。 装订成册的著作的总称军事书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 超籍[chāo jí]
      脱籍;离开原籍。
  • 他他籍籍[tā tā jí jí]
      1.亦作“他他藉籍”。 2.纵横错杂貌。
  • 履籍[lǚ jí]
      1.亦作“履藉”。 2.谓登天子之位,继承帝业。
  • 卫籍[wèi jí]
      军籍。
  • 珍籍[zhēn jí]
      珍本。
  • 会籍[huì jí]
      根据某些团体组织的章程,经过一定手续而取得的作为该团体成员的资格。
  • 金闺籍[jīn guī jí]
      金门所悬名牒﹐牒上有名者准其进入。后用以指在朝为官。
  • 长籍[cháng jí]
      长期出入宫殿的凭证。
  • 科斗籍[kē dòu jí]
      古文经籍。
  • 欠籍[qiàn jí]
      记录欠负的簿籍。
  • 踏籍[tà jí]
      见“踏藉”。
  • 祝籍[zhù jí]
      祭祀的簿籍。
  • 猥籍[wěi jí]
      微贱的名籍。
  • 命籍[mìng jí]
      迷信者谓上天记载人的富贵贫贱﹑生死寿夭的簿籍。
  • 録籍[lù jí]
      记载官俸等级的簿册。録﹐通“禄”。
  • 邦籍[bāng jí]
      犹国史。
  • 锢籍[gù jí]
      谓废为庶人﹐居留原籍。
  • 简籍[jiǎn jí]
      文书;书籍。
  • 法籍[fǎ jí]
      1.载有法令制度的典籍。 2.佛教经书。
  • 凌籍[líng jí]
      同“凌藉”。
  • 黑籍[hēi jí]
      1.旧时称吸鸦片等毒品的人为黑籍中人。清末彭养鸥着有小说《黑籍冤魂》﹐揭露吸鸦片之害。 2.指隐瞒或冒充的籍贯。 3.即黑名单。 4.旧说神佛所存的坏人名册。
  • 谷籍[gǔ jí]
      指田赋。
  • 迁籍[qiān jí]
      更改册籍。
  • 板籍[bǎn jí]
      1.即户籍。 2.印版与书籍。 登记户口、土地的簿册
  • 赈籍[zhèn jí]
      赈济灾民的登录簿记。
  • 耕籍[gēng jí]
      见“耕藉”。
  • 监籍[jiān jí]
      监禁籍没。
  • 橘籍[jú jí]
      种橘的果农户。
  • 文籍[wén jí]
      1.文字书籍。 2.文章典籍。泛指书籍。 3.文簿帐册。 文章典籍,泛指书籍
  • 科籍[kē jí]
      1.指登科录之类。 2.指明清时代六科给事中官署中的簿册档案。
  • 古籍[gǔ jí]
      古书。 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可供后人研究、参考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大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为青年学习古籍提供了方便古籍整理
  • 楚籍[chǔ jí]
      指西楚霸王项羽。籍,项羽之名。
  • 引籍[yǐn jí]
      1.引人及门籍。古代宫廷的门使及出入宫门的牒籍。 2.谓通名状于门使,使导引入宫。
  • 郊籍[jiāo jí]
      唐代诗人孟郊﹑张籍的并称。
  • 双重国籍[shuāng chóng guó jí]
      指一个人兼有两国国籍。 指一个人兼有两国国籍
  • 狼籍[láng jí]
      见“狼藉”。
  • 戎籍[róng jí]
      军籍。
  • 凝籍[níng jí]
      姓名登录于官吏名册。谓为官入仕。
  • 诰籍[gào jí]
      记录朝廷对官员封赠之事的簿籍。
  • 逆籍[nì jí]
      叛逆者的名册。
  • 祖籍[zǔ jí]
      祖先居住地:祖籍云南昆明。
  • 遗籍[yí jí]
      1.亦作“遗藉”。 2.指古代典籍。 3.指散失的书籍。
  • 匠籍[jiàng jí]
      匠人的户籍。
  • 计籍[jì jí]
      即计簿。
  • 通籍[tōng jí]
      ①姓名录于宫廷门籍,可以进出:得通籍入禁中|高祖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②指初做官。意为宫中有了名籍: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
  • 仕籍[shì jí]
      旧指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
  • 同籍[tóng jí]
      同一户籍的人。指家人。
  • 牒籍[dié jí]
      犹典籍。
  • 礼籍[lǐ jí]
      记载名位尊卑之书。
  • 史籍[shǐ jí]
      历史典籍,史书。 记载史事的典籍
  • 复籍[fù jí]
      1.恢复学籍。 2.恢复国籍。
  • 着籍[zhe jí]
      1.记姓名于宫门的门籍。汉制,门籍有其姓名者,方得入宫。 2.记名于某学者门下为弟子。亦泛指弟子。 3.登记在户籍上。 4.引申为有名。
  • 生籍[shēng jí]
      旧谓登记投生者的册子。
  • 抄籍[chāo jí]
      查抄籍没。
  • 译籍[yì jí]
      经翻译的典籍。
  • 帝籍[dì jí]
      1.皇室的谱录。 2.皇室所藏的图书典籍。 3.见“帝藉”。
  • 不籍[bù jí]
      犹言不劳,不须。籍,通“藉”。
  • 宝籍[bǎo jí]
      1.亦作“宝笈”。 2.珍贵的书籍。
  • 校籍[xiào jí]
      考订典籍。
  • 拘籍[jū jí]
      1.按册籍传唤。 2.犹拘禁。
  • 遐籍[xiá jí]
      古代的典籍。
  • 脱籍[tuō jí]
      1.除去门籍。谓辞官。 2.注销服役名籍。
  • 多重国籍[duō chóng guó jí]
      指某人同时具有几个国家的国籍。 指某人同时具有几个国家的国籍
  • 蠹籍[dù jí]
      1.亦作“螙籍”。 2.虫蛀过的书。泛指古旧书籍。
  • 宦籍[huàn jí]
      记录官员名位的簿册文书。
  • 空籍[kōng jí]
      谓史书脱缺记载。
  • 还籍[hái jí]
      返归原籍。
  • 收籍[shōu jí]
      是没收入官的意思。
  • 入籍[rù jí]
      1.载入某种名册。 2.加入某地户籍或某国国籍。 外籍或无国籍的人加入某国国籍
  • 凭籍[píng jí]
      见“凭借”。
  • 坟籍[fén jí]
      古代典籍。
  • 典籍[diǎn jí]
      国家重要的文献,也泛指古代书籍:自汉以来,典籍益博矣。
  • 内籍[nèi jí]
      内典。
  • 寓籍[yù jí]
      谓寄籍客居。
  • 箸土傅籍[zhù tǔ fù jí]
      定居而编入户籍﹐为正式居民。
  • 桂籍[guì jí]
      科举登第人员的名籍。
  • 起籍[qǐ jí]
      白起、项羽 的并称。
  • 鱼鳞图籍[yú lín tú jí]
      见“鱼鳞图册”。
  • 主籍[zhǔ jí]
      1.主掌册籍。 2.早已定居的住户。
  • 禁籍[jìn jí]
      1.犹秘籍。秘藏的珍贵书籍。 2.记有姓名﹑年龄﹑身份等的竹片,悬于宫门外,以备出入时查对。后亦泛指登载宫中供职人员姓名﹑身份的册籍。
  • 户籍[hù jí]
      地方民政机关以户为单位登记本地区内居民的册子。转指作为本地区居民的身份。 政府登记居民户口事项的册子
  • 口籍[kǒu jí]
      名籍;户口册。
  • 冒籍[mào jí]
      1.假冒籍贯。 2.指假冒籍贯者。
  • 列籍[liè jí]
      名列;位列。
  • 球籍[qiú jí]
      指生存在地球上的资格。
  • 承籍[chéng jí]
      继承先人的仕籍。 承袭先人的仕籍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
  • 群籍[qún jí]
      原指五经以外诸书,后泛指各种书籍。
  • 羣籍[qún jí]
      1.亦作“群籍”。 2.原指五经以外诸书,后泛指各种书籍。
  • 陵籍[líng jí]
      谓欺压作践(他人)。
  • 图籍[tú jí]
      ①地图和户籍: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②文籍图书:图籍尽在,昭昭可知。
  • 本籍[běn jí]
      原籍,本贯。 祖籍;老家本籍山东诸城
  • 丁籍[dīng jí]
      人丁档案。
  • 诊籍[zhěn jí]
      1.亦作“诊藉”。 2.记载脉法的簿籍。
  • 税籍[shuì jí]
      征税的簿册。
  • 方籍[fāng jí]
      医书。
  • 废籍[fèi jí]
      1.废员之名册。 2.指废员。
  • 谱籍[pǔ jí]
      即谱系。
  • 田籍[tián jí]
      旧时官府登记田地的簿册。
  • 荫籍[yīn jí]
      因先辈功勋而得的官籍。
  • 鲁籍[lǔ jí]
      儒家经典《诗》﹑《书》﹑《易》﹑《春秋》﹑《礼》﹑《乐》的合称。
  • 民籍[mín jí]
      居民的户籍。亦指有户籍的居民。《南齐书·郁林王纪》:“宜从荡宥,许以自新,可一同放遣,还復民籍。”宋 孔平仲《孔氏杂说》卷二:“东汉 之定民籍,颇若劳扰,今之造户口簿,却不如此也。”《宋史·尹洙传》:“今边鄙虽有乡兵之制,然止极塞数郡,民籍寡少,不足备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四年》:“所至视民籍差等,有不如式者,惩革之。”清 代将不属军、商、灶籍的各色人编入民籍。《清史稿·食货志一》:“凡民之著籍,其别有四:曰民籍;曰军籍,亦称卫籍;曰商籍;曰灶籍。”
  • 场籍[chǎng jí]
      科场的考生名册。场,科场;籍,名册。
  • 踣籍[bó jí]
      死伤枕藉。籍,通“藉”。
  • 注籍[zhù jí]
      1.记录之簿册。 2.指登记入册。 3.古代朝臣受弹劾,情节较重者,在家听候处理。同时在家门上贴“注籍”两字,以避免与人往来。
  • 故籍[gù jí]
      旧籍;古书。
  • 再籍[zài jí]
      再次登记兵役,引申为再次发兵。
  • 众口籍籍[zhòng kǒu jí jí]
      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籍籍﹐纷乱貌。
  • 案籍[àn jí]
      查考典籍。
  • 妓籍[jì jí]
      犹乐籍。借指入乐籍的妓女。
  • 冥籍[míng jí]
      迷信传说中世人在阴间的户籍簿。
  • 党籍[dǎng jí]
      入党申请者在履行了入党手续后,经党组织审批通过而获得的党员资格。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党籍自批准为预备党员之日起算。如果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或正式党员被组织劝说退党、除名、开除出党,以及党员自动退党、脱党,党籍即被取消。
  • 官籍[guān jí]
      官府的簿籍。
  • 占籍[zhàn jí]
      上报户口,入籍定居。
  • 洋籍[yáng jí]
      外国国籍。
  • 宾籍[bīn jí]
      旧时官长的幕僚名册。
  • 六籍[liù jí]
      1.即六经。 2.佛教著作《大般若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楞伽经》﹑《圆觉经》﹑《楞严经》﹐号称禅家六籍。
  • 道籍[dào jí]
      道教的典籍。

籍[jí]字的成语

  • 文籍先生[wén jí xiān shēng]
      称熟悉文献典籍的人。
  • 枕经籍书[zhěn jīng jí shū]
      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 恶籍盈指[è jí yíng zhǐ]
      犹恶贯满盈。
  • 枕籍经史[zhěn jí jīng shǐ]
      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 出丑狼籍[chū chǒu láng jí]
      出丑:丢脸。丢脸丢得不成样子。
  • 按图索籍[àn tú suǒ jí]
      按照地图,搜索典籍。
  • 枕籍诗书[zhěn jí shī shū]
      籍:通“藉”,铺垫。以经书、史书作为枕头和铺垫。形容沉湎于图书资料中。
  • 纷纷籍籍[fēn fēn jí jí]
      纷纷:众多;籍籍:杂乱的样子。形容众多而且杂乱的样子。
  • 人言籍籍[rén yán jí jí]
      指人们议论纷纷。
  • 传柄移籍[chuán bǐng yí jí]
      柄:权力;籍:通“阼”,皇位。权势地位转移。
  • 文籍满腹[wén jí mǎn fù]
      文籍:文章典籍,指学识。形容很有知识,很有学问。
  • 博通经籍[bó tōng jīng jí]
      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 名声籍甚[míng shēng jí shèn]
      比喻名声极大。
  • 口语籍籍[kǒu yǔ jí jí]
      籍籍:杂乱的样子。指议论纷纷,五花八门。

籍[jí]字在开头的词语

  • 籍产[jí chǎn]
      没收罪犯所有的财产。
  • 籍躝[jí lán]
      犹践踏;摧残。
  • 籍赋[jí fù]
      谓赋税。
  • 籍注[jí zhù]
      东晋和南朝时将服官役者的姓名﹑年限载入用黄纸书写的户籍总册﹐谓之籍注。凡入黄籍者可免征役。
  • 籍削[jí xuē]
      削籍。官吏被革职﹐在官籍中除名。
  • 籍夫[jí fū]
      谓登记征用民夫。
  • 籍籍[jí jí]
      1.众口喧腾貌。 2.声名盛大貌。 3.纵横交错貌;众多貌。
  • 籍産[jí chǎn]
      没收罪犯所有的财产。 宋 洪迈《夷坚志丁·孔都》:“狱成,酿者坐徒刑,且籍产拆屋,四邻皆均赏钱。”明 沉德符《野获编·历法·厘正历法》:“其时 彭德清 以 王振 党拟斩,瘐死狱中,僇尸籍产矣,而同事畴人,犹袭其説如此。”《清史稿·高宗纪三》:“壬寅,追论 素诚 贪淫激变罪,籍产,戍其子於 伊犁。”
  • 籍稾[jí gǎo]
      自坐草席上﹐表示准备受刑。
  • 籍纳[jí nà]
      宋时将欠户的产业按高价没入官府折还欠钱谓之籍纳。
  • 籍奏[jí zòu]
      谓编造名册奏上。
  • 籍牌[jí pái]
      即户籍牌。
  • 籍求[jí qiú]
      敛取。
  • 籍设[jí shè]
      假设;如果。
  • 籍馆[jí guǎn]
      犹抄家。
  • 籍禁[jí jìn]
      古代官府编定名册﹐限制官吏出入的门禁。
  • 籍贯[jí guàn]
      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
  • 籍戎[jí róng]
      编入军籍。犹入伍。
  • 籍口[jí kǒu]
      犹户口。
  • 籍居[jí jū]
      谓担任官职。
  • 籍名[jí míng]
      列入名册。
  • 籍誉[jí yù]
      盛大的声誉。
  • 籍帐[jí zhàng]
      谓登记户口﹑田地﹑赋税等的簿册。
  • 籍丛[jí cóng]
      谓凭借琐碎之事蒙蔽国君﹐干预政事。
  • 籍书[jí shū]
      谓用书籍代替卧席。喻迷于诗书之中。
  • 籍骸[jí hái]
      用草席裹尸骨。

籍[jí]字在中间的词语

  • 无籍人[wú jí rén]
      无赖汉。
  • 阮籍途[ruǎn jí tú]
      喻指令人悲哀的末路。
  • 无籍之徒[wú jí zhī tú]
      同“无藉之徒”。
  • 军籍勘合[jūn jí kān hé]
      军人的凭证。
  • 六籍奴婢[liù jí nú bì]
      隋王通着《文中子》﹐以孔子自比﹐唐刘蕡谓“若以人望﹐《文中子》于六籍﹐犹奴婢之于郎主耳。”后人遂以《文中子》为“六籍奴婢”。参阅宋钱易《南部新书》戊﹑张洎《贾氏谭录.六籍奴婢》。
  • 党籍碑[dǎng jí bēi]
      即党人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