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新华字典>履组词

履相关字典

履[lǚ]字在结尾的词语

  • 縰履[xǐ lǚ]
      无跟之履。
  • 皂履[zào lǚ]
      黑鞋子。
  • 跟履[gēn lǚ]
      鞋子。借指脚下。
  • 屣履[xǐ lǚ]
      拖着鞋子走路。多形容急忙的样子。
  • 体履[tǐ lǚ]
      1.秉性和行为。 2.身体和步履。指生活起居。
  • 木履[mù lǚ]
      木底鞋。
  • 笏头履[hù tóu lǚ]
      古代的一种鞋子。头部高翘﹐形似笏板﹐故称。
  • 停履[tíng lǚ]
      停步。
  • 饰履[shì lǚ]
      整饬行为。饰,通,“饬”。
  • 视履[shì lǚ]
      1.观察其行为。 2.察看巡行。
  • 福字履[fú zì lǚ]
      又称夫子履。戏曲舞台上所用的一种鞋子。厚底,缎面,面上绣层云。
  • 枹木履[bāo mù lǚ]
      枹木所制之履。
  • 躬履[gōng lǚ]
      亲身履行。
  • 赐履[cì lǚ]
      1.《左传.僖公四年》:“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杜预注:“履,所践履之界。”后因以“赐履”指君主所赐的封地。 2.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说孝明帝时尚书郎河东王乔迁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常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凫从东南飞来;因伏侍,见凫举罗,但得一双舄耳。使尚方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赐履”表示任京官。
  • 文成履[wén chéng lǚ]
      秦末﹐张良在下邳圯(桥)上为黄石老人拾履着履的典故。张良谥文成侯﹐故云。见《史记.留侯世家》。
  • 革履[gé lǚ]
      皮鞋:西装革履。 皮鞋西装革履
  • 王乔履[wáng qiáo lǚ]
      见“王乔舄”。
  • 抱香履[bào xiāng lǚ]
      用抱木做成的鞋子。
  • 蹍履[niǎn lǚ]
      1.亦作“{?}履”。 2.犹践踏。
  • 复履[fù lǚ]
      即复舄。
  • 冒履[mào lǚ]
      顶冒;冲冒。
  • 凤头履[fèng tóu lǚ]
      即凤头鞋。
  • 跪履[guì lǚ]
      《史记.留侯世家》载:汉张良游下邳圯上,遇褐衣老父堕履圯下,命良取履,并长跪履之。老父曰:“孺子可教矣。”授以《太公兵法》。后以“跪履”表示向长者虚心求教。
  • 遗履[yí lǚ]
      1.典出《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申舟途经宋国,宋华元乃杀之。“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杨伯峻注:“此时楚庄在路寝,古人在室内不穿鞋。屦即后代之履,今之鞋。闻申舟被杀,怒而起,起而走。不及纳屦。及者,送屦者追而及之也。”后以“遗履”指遇到愤怒之事,急忙外出处理而不及纳履。形容愤怒之极。 2.指遗弃之履。
  • 安履[ān lǚ]
      安心实践。
  • 尚书履[shàng shū lǚ]
      《汉书.郑崇传》:“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后以“尚书履”指尚书的官职。
  • 菲履[fēi lǚ]
      草或麻编成的鞋。
  • 献履[xiàn lǚ]
      冬至后日渐长,古代有献鞋袜的礼俗,表示长久履祥纳福。三国魏曹植《冬至献袜履颂》:“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明张居正《贺冬至表五》:“对时陈献履之衷﹐叩阙致呼嵩之祝。”一说冬至后日长﹐民妇献鞋于公婆﹐表示女工开始。
  • 屝履[fèi lǚ]
      指草鞋。
  • 穿角履[chuān jiǎo lǚ]
      破头的鞋子。
  • 游履[yóu lǚ]
      犹游历。
  • 綦履[qí lǚ]
      1.指用斜纹丝织品制成的鞋。 2.犹綦迹。
  • 操履[cāo lǚ]
      操守。
  • 听履[tīng lǚ]
      语本《汉书.郑崇传》:“崇少为郡文学史﹐至丞相大车属。弟立与高武侯傅喜同门学﹐相友善。喜为大司马﹐荐崇﹐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后遂以“听履”指帝王亲近的重臣。
  • 珠履[zhū lǚ]
      1.珠饰之履。 2.指有谋略的门客。
  • 尊履[zūn lǚ]
      向对方表问候之词。旧时多用于书信。履﹐步履。
  • 屐履[jī lǚ]
      谓着履作游屐(登临)。
  • 振履[zhèn lǚ]
      曳履作声。汉郑崇在哀帝时为尚书仆射,常求见哀帝进行规谏,他去时曳革履,人还没有到,哀帝就笑着说:“我识郑尚书履声。”见《汉书.郑崇传》。因以“振履”指向皇帝进谏。
  • 只履[zhī lǚ]
      一只芒鞋。《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初祖菩提达摩祖师》﹕“﹝达摩﹞端居而逝……葬熊耳山。起塔于定林寺。后三岁﹐魏宋云奉使西域回﹐遇祖于葱岭﹐见乎携只履﹐翩翩独逝。云问﹕‘师何往?’祖曰﹕‘西天去!’”后以“只履”为僧人送行或追悼亡僧之典。
  • 命履[mìng lǚ]
      呼人取履。谓将行。
  • 遵履[zūn lǚ]
      遵循履行。
  • 九光履[jiǔ guāng lǚ]
      神话中仙人穿的发光的鞋子。
  • 更履[gēng lǚ]
      经历,遭遇。
  • 贞履[zhēn lǚ]
      谓遁世归真。
  • 衬履[chèn lǚ]
      衬垫鞋子的布。
  • 赴履[fù lǚ]
      奔赴。
  • 昧履[mèi lǚ]
      谓昏暗难行。
  • 剑履[jiàn lǚ]
      见“剑履上殿”。
  • 临履[lín lǚ]
      1.见“临深履薄”。 2.谓实地察核。
  • 接履[jiē lǚ]
      1.拖着鞋子。接,通“辑”。 2.犹接踵。
  • 躧履[xǐ lǚ]
      1.亦作“蹝履”。 2.趿拉着鞋。急遽起行貌。
  • 衣履[yī lǚ]
      衣服和鞋,泛指衣着。如:衣履不整。
  • 纳履[nà lǚ]
      1.穿鞋。 2.借指辞别。
  • 真履[zhēn lǚ]
      纯正的志行。
  • 解脱履[jiě tuō lǚ]
      履名。丝制的无跟履。
  • 禀履[bǐng lǚ]
      谓天生的举止。
  • 顺履[shùn lǚ]
      顺循礼仪。
  • 仙飞履[xiān fēi lǚ]
      履名。隋代宫女所着。
  • 琱履[diāo lǚ]
      绣花鞋。
  • 幽履[yōu lǚ]
      犹韬光。隐藏行迹。
  • 杖履[zhàng lǚ]
      1.老者所用的手杖和鞋子。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3.谓拄杖漫步。
  • 靴履[xuē lǚ]
      1.亦作“鞾履”。 2.靴子。
  • 舃履[xì lǚ]
      1.亦作“舄履”。 2.复底厚履。 3.即履舃。鞋的通称。 4.犹言足下。 5.步履。
  • 涉履[shè lǚ]
      1.踩踏,行走。 2.谓经受﹐经历。
  • 四履[sì lǚ]
      古代所封诸侯土地的四周范围:地狭乎四履。
  • 行履[xíng lǚ]
      1.犹往来,交往。 2.行走。
  • 丝履[sī lǚ]
      以丝织品制成的鞋。古代为华贵的服饰。
  • 性履[xìng lǚ]
      犹性行。
  • 坠履[zhuì lǚ]
      汉贾谊《新书.谕诚》:“昔楚昭王与吴人战,楚军败,昭王走,履决,背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复旋取履。及至于隋,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履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一踦履哉!思与偕反也。’自是之后,楚国之俗无相弃者。”后因以“坠履”为不轻易遗弃旧物或故物失而复得之典。
  • 执履[zhí lǚ]
      指操守和行为。
  • 郑公听履[zhèng gōng tīng lǚ]
      同“郑履”。
  • 高履[gāo lǚ]
      即高齿屐。
  • 飞云履[fēi yún lǚ]
      相传为唐白居易居庐山草堂时自制鞋的名称。
  • 雪履[xuě lǚ]
      在雪地行走所穿的鞋子。
  • 步履[bù lǚ]
      ①行步;行走:逃难的人们在寒风深雪中步履维艰。②脚步:步履轻松。
  • 蹻履[qiāo lǚ]
      犹健步。
  • 倒履[dǎo lǚ]
      急于出迎,把鞋子穿倒。形容热情迎客。
  • 载履[zǎi lǚ]
      戴天履地。载,通“戴”。
  • 东郭履[dōng guō lǚ]
      《史记.滑稽列传》:“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后因以“东郭履”形容处境窘迫。
  • 寻履[xún lǚ]
      探访游历。
  • 蹈履[dǎo lǚ]
      1.践踏。 2.履行;实行。
  • 絇履[qú lǚ]
      即絇屦。有絇饰的鞋。
  • 句履[jù lǚ]
      履名。
  • 取履[qǔ lǚ]
      谓代人拾鞋。比喻屈己尊人。语本《史记.留侯世家》所载张良为一老父于圯下取履事。
  • 还履[hái lǚ]
      返回。
  • 趿履[tā lǚ]
      1.拖着鞋。 2.拖鞋。
  • 顿履[dùn lǚ]
      谓随着音乐节拍踏足。
  • 素履[sù lǚ]
      1.《易.履》:“初九:素履往,无咎。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王弼注:“履道恶华,故素乃无咎。”高亨注:“素,白色无文彩。履,鞋也。‘素履往’比喻人以朴素坦白之态度行事,此自无咎。”后用以比喻质朴无华﹑清白自守的处世态度。 2.居丧时所穿的鞋子。借用为对居丧者的问候语。
  • 趋履[qū lǚ]
      行步;行走。
  • 青芒履[qīng máng lǚ]
      道士穿的一种草鞋。
  • 麻履[má lǚ]
      麻鞋。
  • 动履[dòng lǚ]
      1.谓起居作息。 2.起来行动。 3.谓费力相助。

履[lǚ]字在中间的词语

  • 进履圯桥[jìn lǚ yí qiáo]
      《史记.留侯世家》载:秦末一老父,在下邳桥上故意将鞋子掉到桥下,命张良为他取鞋﹑穿鞋,张良见他年老,忍怒取鞋,跪着为他穿上。老父又经再三考验,将《太公兵法》传授给张良,使张良后来成为刘邦的军师。,后以“进履圯桥”称这一故事。亦用以称屈己尊老,求取教益。
  • 进履之书[jìn lǚ zhī shū]
      指秦末一老父于下邳桥上授予张良的《太公兵法》。见《史记.留侯世家》。
  • 屐履间[jī lǚ jiān]
      履屐间。
  • 倒履相迎[dǎo lǚ xiāng yíng]
      急急忙忙地倒穿鞋子出来迎接宾客。喻热情迎接宾客,也说明对待朋友的热情和一片诚意。
  • 全履带车[quán lǚ dài chē]
      一种全部由覆带着地面支承、驱动和转向的车辆(如坦克)。 一种全部由覆带着地面支承、驱动和转向的车辆(如坦克)
  • 朱履客[zhū lǚ kè]
      《史记》载春申君门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后因以称权贵的门客为“朱履客”。朱,通“珠”。
  • 昧履支[mèi lǚ zhī]
      即胡椒。

履[lǚ]字的成语

  • 涉艰履危[shè jiān lǚ wēi]
      形容闯越重重困难。同“涉危履险”。
  • 履足差肩[lǚ zú chà jiān]
      足与足,肩与肩相接近,形容极亲近。
  • 不衫不履[bù shān bù lǚ]
      衫:上衣;履:鞋子。不穿长衫,不穿鞋子。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
  • 杖履纵横[zhàng lǚ zòng héng]
      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 步履如飞[bù lǚ rú fēi]
      形容脚步轻盈,走路快速如飞。 形容行进很快
  • 履霜坚冰[lǚ shuāng jiān bīng]
      履:踩,踏。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
  • 临危履冰[lín wēi lǚ bīng]
      履:踩踏。遇到险境,走在冰上。比喻处境艰险,时刻警戒自己要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 履穿踵决[lǚ chuān zhǒng jué]
      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 登锋履刃[dēng fēng lǚ rèn]
      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 戴清履浊[dài qīng lǚ zhuó]
      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 冠履倒施[guān lǚ dào shī]
      冠:帽子;履:鞋子。比喻上下颠倒,尊卑不分。
  • 戴天履地[dài tiān lǚ dì]
      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 分香卖履[fēn xiāng mài lǚ]
      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 履险如夷[lǚ xiǎn rú yí]
      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走险路如趟平地。比喻遇险不惊、临危不惧
  • 珠履三千[zhū lǚ sān qiān]
      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贵宾众多。
  • 承星履草[chéng xīng lǚ cǎo]
      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 葛屦履霜[gé jù lǚ shuāng]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 据义履方[jù yì lǚ fāng]
      义:义理;履:遵循;方:方法。依据道义,遵循理法。指为人正直不苟。
  • 履信思顺[lǚ xìn sī shùn]
      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 使者屣履[shǐ zhě xǐ lǚ]
      使者:指汉朝的暴胜之,为直接使者;屣履:趿着鞋。趿着鞋迎客。形容对贤士的恭敬。
  • 西装革履[xī zhuāng gé lǚ]
      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 章甫荐履[zhāng fǔ jiàn lǚ]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蹈仁履义[dǎo rén lǚ yì]
      遵循仁义之道。
  • 以剑补履[yǐ jiàn bǔ lǚ]
      用宝剑来补鞋子。指所用的方法、措施无法解决问题。比喻运用不当。
  • 以冠补履[yǐ guān bǔ lǚ]
      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 监市履狶[jiān shì lǚ xī]
      比喻善于体察事物。
  • 步履蹒跚[bù lǚ pán shān]
      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 践冰履炭[jiàn bīng lǚ tàn]
      踩冰踏炭。 比喻历经各种艰险。
  • 履险蹈难[lǚ xiǎn dǎo nàn]
      履:行走;蹈:踩、踏。指走险路,过难关。比喻冒险前进,历尽艰辛。
  • 轻裘朱履[qīng qiú zhū lǚ]
      裘:皮袄;履:鞋。穿着轻暖的皮袍和红色便鞋。形容闲适安逸的生活。
  • 含霜履雪[hán shuāng lǚ xuě]
      比喻品行高洁。
  • 履盈蹈满[lǚ yíng dǎo mǎn]
      指荣显至极。
  • 行不履危[xíng bù lǚ wēi]
      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 衣敝履空[yī bì lǚ kōng]
      衣服破烂,鞋子穿孔。形容贫穷。
  • 削足适履[xuē zú shì lǚ]
      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为了将大脚塞进小鞋而把脚削小。喻指不根据实际情况而盲目套用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淮南子.说林训》
  • 截趾适履[jié zhǐ shì lǚ]
      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 杖履相从[zhàng lǚ xiāng cóng]
      指追随左右。
  • 剑履上殿[jiàn lǚ shàng diàn]
      履:鞋。佩着剑,穿着鞋上朝。指受到极大的优待。
  • 履险犯难[lǚ xiǎn fàn nán]
      履:行走;犯:不顾。比喻冒着生命危险,迎着困难去干。
  • 削趾适履[xuē zhǐ shì lǚ]
      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 冠履倒易[guān lǚ dào yì]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剑及履及[jiàn jí lǚ jí]
      形容行动坚决迅速。同“剑及屦及”。
  • 衣弊履穿[yī bì lǚ chuān]
      弊:坏;履:鞋。衣服穿破了,鞋子磨漏了。形容人很贫穷。
  • 黄冠草履[huáng guàn cǎo lǚ]
      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 步履安详[bù lǚ ān xiáng]
      步履:步行;安详:安稳。迈步走路,从容安稳。
  • 跋履山川[bá lǚ shān chuān]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 鸣玉曳履[míng yù yè lǚ]
      佩玉饰曳丝履。指获高官厚禄。
  • 戴玄履黄[dài xuán lǚ huáng]
      犹戴天履地。玄指天,黄指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
  • 包元履德[bāo yuán lǚ dé]
      元:善。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
  • 冠上履下[guān shàng lǚ xià]
      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 履舄交错[lǚ xì jiāo cuò]
      履舄:泛指鞋子。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形容宾客很多。
  • 孤履危行[gū lǚ wēi xíng]
      指行为孤高独特。
  • 足不履影[zú bù lǚ yǐng]
      比喻循规蹈矩。
  • 席丰履厚[xí fēng lǚ hòu]
      席:席子;指坐具;丰:多;履:鞋子,指踩在脚下的东西;厚:丰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
  • 冠袍带履[guān páo dài lǚ]
      帽子、袍子、带子、鞋子。原指旧时帝王官宦上朝时或聚会时穿的服装。现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 履机乘变[lǚ jī chéng biàn]
      犹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 临深履薄[lín shēn lǚ bó]
      深:深渊;履:踩踏;薄:薄冰。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 纳履踵决[nà lǚ zhǒng jué]
      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 履霜之戒[lǚ shuāng zhī jiè]
      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 步履维艰[bù lǚ wéi jiān]
      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 曝骨履肠[pù gǔ lǚ cháng]
      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
  • 如履如临[rú lǚ rú lín]
      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 目所履历[mù suǒ lǚ lì]
      履历:经历。眼睛所看到的。
  • 如履平地[rú lǚ píng dì]
      履:踩。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
  • 登高履危[dēng gāo lǚ wēi]
      比喻诚惶诚恐。
  • 束带蹑履[shù dài niè lǚ]
      束带:扎紧衣服;蹑履:穿鞋。指穿戴整肃,用来表示恭敬。
  • 步履艰难[bù lǚ jiān nán]
      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 戴霜履冰[dài shuāng lǚ bīng]
      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 刖足适履[yuè zú shì lǚ]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 戴圆履方[dài yuán lǚ fāng]
      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 整冠纳履[zhěng guān nà lǚ]
      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 涉危履险[shè wēi lǚ xiǎn]
      跋涉危难,经历险阻。形容闯越重重困难。
  • 操履无玷[cāo lǚ wú diàn]
      操履:操行;玷:白玉上的污点。操守洁白,没有一点污点。
  • 戴高履厚[dài gāo lǚ hòu]
      戴:顶着;履:踩着。头顶天脚踩地。指人活在天地之间。
  • 屣履造门[xǐ lǚ zào mén]
      屣履:穿鞋而不拔上鞋跟。拖着未穿好的鞋登门拜访。形容急于会见的匆忙情状。
  • 履丝曳缟[lǚ sī yè gǎo]
      穿丝履,着缟衣。形容奢侈。
  • 三千珠履[sān qiān zhū lǚ]
      珠履:鞋上以珠为装饰,富贵之人用之。形容贵宾众多且豪华奢侈。
  • 履险蹈危[lǚ xiǎn dǎo wēi]
      指经历危险。
  • 履常蹈故[lǚ cháng dǎo gù]
      指因袭保守,不求建树。
  • 郑人买履[zhèng rén mǎi lǚ]
      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遗簪败履[yí zān bài lǚ]
      遗:遗失;履: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旧物。比喻能勾起人们怀旧之情的故物。
  • 如履薄冰[rú lǚ bó bīng]
      履:践、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 步雪履穿[bù xuě lǚ chuān]
      形容人穷困潦倒。

履[lǚ]字在开头的词语

  • 履霜[lǚ shuāng]
      踏在霜上预知寒冬的到来。比喻目前的迹象提醒对未来要有戒备:戒履霜之渐,以免祸患。
  • 履忠[lǚ zhōng]
      躬行忠诚之道。
  • 履运[lǚ yùn]
      遭逢时运。
  • 履径[lǚ jìng]
      谓行邪道。
  • 履善[lǚ shàn]
      行善。
  • 履谦[lǚ qiān]
      谓行谦让之德。
  • 履痕[lǚ hén]
      足迹。
  • 履践[lǚ jiàn]
      1.谓身处(某种境地)。 2.实践,躬行。 履行实践
  • 履节[lǚ jié]
      犹守节。
  • 履屦[lǚ jù]
      粗鞋。
  • 履岁[lǚ suì]
      指元旦。
  • 履正[lǚ zhèng]
      躬行正道。
  • 履任[lǚ rèn]
      到任;就任。
  • 履籍[lǚ jí]
      1.亦作“履藉”。 2.谓登天子之位,继承帝业。
  • 履危[lǚ wēi]
      1.蹈践高危之处。 2.指置身于险境。
  • 履倾[lǚ qīng]
      身处险境。
  • 履带[lǚ dài]
      也作“链轨”。坦克车、拖拉机等车轮上围绕的链带,使便于爬坡或在不平松软的地面上行驶。
  • 履历[lǚ lì]
      指个人经历,主要记述学历、资格、职位等。也指履历表、履历记录:履历简单|交份履历来。
  • 履蹻[lǚ qiāo]
      1.亦作“履?”。穿草鞋。 2.指草鞋。
  • 履真[lǚ zhēn]
      践行率真之德。
  • 履端[lǚ duān]
      1.年历的推算始于正月朔日,谓之“履端”。《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杜预注:“步历之始,以为术之端首。”孔颖达疏:“履,步也,谓推步历之初始,以为术历之端首……历之上元,必以日月全数为始,于前更无余分,以此日为术之端首,故言履端于始也。”后因以指正月初一。 2.指帝王初即位改元。 3.泛指事物的开始。
  • 履仁[lǚ rén]
      躬行仁道。
  • 履穷[lǚ qióng]
      身处穷困的境地。
  • 履道[lǚ dào]
      1.躬行正道。 2.谓所行的路。 3.见“履道里”。
  • 履霜操[lǚ shuāng cāo]
      古乐府琴曲名。
  • 履肠[lǚ cháng]
      形容死人之多。
  • 履崄[lǚ xiǎn]
      见“履险”。
  • 履长[lǚ cháng]
      指冬至。
  • 履位[lǚ wèi]
      就位。
  • 履贵[lǚ guì]
      置身显贵。
  • 履靸[lǚ sǎ]
      指鞋。
  • 履历片[lǚ lì piàn]
      填写个人经历的卡片。 填写个人经历的卡片
  • 履凫[lǚ fú]
      指王乔化履为凫而乘之往来的传说。《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舃焉。乃诏尚方?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宋苏轼《题冯通直明月湖诗后》诗:“请君多酿莲花酒,准拟王乔下履凫。”亦用以泛称鞋。
  • 履道坊[lǚ dào fāng]
      即履道里。
  • 履洁[lǚ jié]
      1.亦作“履絜”。 2.躬行廉洁之道。
  • 履迹[lǚ jì]
      1.谓踏着前人的足迹。指承袭祖业。 2.足迹。 3.事迹。
  • 履获[lǚ huò]
      跟踪猎获。
  • 履祚[lǚ zuò]
      1.指天子即位。 2.指大臣就高位。
  • 履狶[lǚ xī]
      谓检验猪的肥瘦。亦比喻审察民情。
  • 履屐间[lǚ jī jiān]
      比喻小事。
  • 履新[lǚ xīn]
      ①指过新年:履新之庆。②官吏上任;任新的职务:履新伊始。
  • 履历表[lǚ lì biǎo]
      记载个人社会经历的表格。
  • 履度[lǚ dù]
      1.遵循法度。 2.鞋的大小尺寸。
  • 履蹈[lǚ dǎo]
      1.犹言实践,实行。 2.指德行。
  • 履水珠[lǚ shuǐ zhū]
      宝珠名。古代传说持此珠潜行水中,水不沾身。
  • 履尚[lǚ shàng]
      犹礼尚,尊奉崇尚。
  • 履虎[lǚ hǔ]
      见“履虎尾”。
  • 履冰狐[lǚ bīng hú]
      踏冰而过的狐狸。《太平御览》卷九○九引晋伏滔《北征记》:“河冰厚数尺,冰始合,车马未过,须狐先行。此物善听,水无声,乃过。”后因称处事谨慎者为“履冰狐”。
  • 履方[lǚ fāng]
      1.立于地上。 2.躬行正道。
  • 履义[lǚ yì]
      躬行正义。
  • 履薄[lǚ báo]
      行走于薄冰上。喻身处险境,戒慎恐惧之至。
  • 履荣[lǚ róng]
      身居尊荣之位。
  • 履絇[lǚ qú]
      指有絇饰的鞋。絇,古代鞋头上的装饰,有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