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新华字典>垣组词

垣相关字典

垣[yuán]字在结尾的词语

  • 帅垣[shuài yuán]
      犹言镇抚一方。
  • 维垣[wéi yuán]
      《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毛传:“垣,墙也。”郑玄笺:“大师,三公也。”大,通“太”。后因以“维垣”为太师之代称。
  • 鄂垣[è yuán]
      旧指湖北省省城武昌。
  • 城垣[chéng yuán]
      城墙。 ∶城池的墙垣
  • 壖垣[ruán yuán]
      宫外的矮墙。
  • 墉垣[yōng yuán]
      墙壁。
  • 垝垣[guǐ yuán]
      坏墙。
  • 西垣[xī yuán]
      1.犹西城。 2.唐宋时中书省的别称。因设于宫中西掖﹐故称。
  • 省垣[shěng yuán]
      省行政机关所在地。 省会;省城鏖战六日夜,卒复省垣
  • 同垣[tóng yuán]
      同居谏垣。指同为谏官。
  • 藩垣[fān yuán]
      1.藩篱和垣墙。泛指屏障。语本《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毛传:“藩,屏也,垣,墙也。” 2.比喻卫国的重臣。 3.比喻藩国﹑藩镇。
  • 帝垣[dì yuán]
      1.星座名。即紫微垣。 2.京都的城垣。 3.用以指帝都。
  • 碎瓦穨垣[suì wǎ tuí yuán]
      形容残破、毁废的建筑。明 刘基《郁离子·天道》:“是故碎瓦穨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
  • 遗垣[yí yuán]
      断墙残壁。
  • 村垣[cūn yuán]
      村庄围墙。
  • 词垣[cí yuán]
      词臣的官署﹐如翰林院之类。
  • 东垣[dōng yuán]
      1.指太微垣的左垣。 2.唐代指门下省。
  • 师垣[shī yuán]
      《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郑玄笺:“大师,三公也……王当用公卿诸侯及宗室之贵者,为藩屏垣干,为辅弼。”后以“师垣”指宰相的职位。
  • 三垣[sān yuán]
      中国古代所分的三个恒星组合区域的总称。即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的总称。太微垣包括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紫微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天市垣包括武仙、巨蛇、蛇夫、天鹅等星座的一部分。
  • 行垣[xíng yuán]
      古代防御战具,用以布阵阻塞。
  • 枢垣[shū yuán]
      犹枢府。
  • 新垣[xīn yuán]
      1.新筑的垣墙。 2.复姓。汉有新垣平。见《史记.封禅书》。
  • 穨垣[tuí yuán]
      倾塌的墙。清 姚鼐《九月八日偕叶治三等谒明孝陵游览灵谷寺》诗:“穨垣外已尽,立殿中犹雄。”
  • 頽垣[tuí yuán]
      坍塌的墙。 南朝 宋武帝《登作乐山》诗:“壤草凌故国,拱木秀頽垣。”宋 苏轼《濠州七绝·四望亭》:“頽垣破础没紫荆,故老犹言短李亭。”清 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宫槐古树閲沧田,挂寒烟,倚頽垣。”艾青《北方》诗:“村庄呀,山坡呀,河岸呀,颓垣与荒冢呀,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
  • 会垣[huì yuán]
      省城;都市。
  • 羊马垣[yáng mǎ yuán]
      见“羊马城”。
  • 陈垣[chén yuán]
      陈垣(1880-1971)史学家,教育家。字援庵,广东新会人。自学成家,长期从事历史研究和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和辅仁大学校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在宗教史、元史、考据学、目录学方面著述宏富,创见颇多。建国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全国人大常委。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元典章校补释例》、《中西回史日历》等。
  • 鸠垣[jiū yuán]
      佛教语。指大身鬼。
  • 属垣[zhǔ yuán]
      窃听。
  • 薇垣[wēi yuán]
      1.唐开元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微垣。元代称行中书省为薇垣。明洪武九年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亦沿称为薇省或薇垣。清初也称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明清时常以薇垣称相当于中书省的中枢机构或布政司。 2.紫微垣的省称。
  • 紫微垣[zǐ wēi yuán]
      星官名,三垣之一。中国古代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若干颗恒星多少不等地组合起来,一组称一个星官。众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颗,分两列,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状。见唐丹元子《步天歌》。《史记.天官书》中亦有与之相当的星官,惟名称﹑星数不同。
  • 边垣[biān yuán]
      犹边墙。指长城。
  • 颓垣[tuí yuán]
      倾塌的墙。
  • 驿垣[yì yuán]
      即驿墙。
  • 宫垣[gōng yuán]
      1.泛指房舍或其他建筑物的围墙。 2.特指皇宫的围墙。
  • 紫垣[zǐ yuán]
      星座名。常借指皇宫。
  • 疆垣[jiāng yuán]
      边界的城垣。指边防重地。
  • 逾垣[yú yuán]
      1.亦作“踰垣”。 2.翻越墙头。 3.《诗.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墙。”后因以“逾垣”谓男女私会偷情。
  • 埢垣[quán yuán]
      圆貌。
  • 冯垣[féng yuán]
      古代城池女墙外面的防御工事。

垣[yuán]字的成语

  • 颓垣断堑[tuí yuán duàn qiàn]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 重垣叠锁[chóng yuán dié suǒ]
      重复的垣墙,重叠的锁钥。指深宫内苑,防护严密。
  • 雨井烟垣[yǔ jǐng yān yuán]
      比喻荒凉、冷落的景象。
  • 属垣有耳[zhǔ yuán yǒu ěr]
      有人靠着墙偷听。 有人耳朵贴着墙偷听
  • 颓垣断壁[tuí yuán duàn bì]
      残垣断壁。 残垣断壁
  • 残垣断壁[cán yuán duàn bì]
      残缺不全的墙壁。 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也说颓垣断壁、断壁残(颓)垣。
  • 短垣自逾[duǎn yuán zì yú]
      垣:短墙;逾:越过。自己越过短墙。旧比喻亲身违背礼制法度。
  • 钻穴逾垣[zuàn xué yú yuán]
      指偷情、私奔、偷窃等行为。
  • 颓垣废址[tuí yuán fèi zhǐ]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 断壁残垣[duàn bì cán yuán]
      残垣:倒了的短墙。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形容残败的景象。
  • 庙垣之鼠[miào yuán zhī shǔ]
      庙:王宫的前殿;垣:矮墙。宫墙里的老鼠。比喻帝王身边得势的小人。
  • 断瓦残垣[duàn wǎ cán yuán]
      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 破瓦颓垣[pò wǎ tuí yuán]
      屋瓦破损,墙垣坍塌。形容破败的景象。

垣[yuán]字在中间的词语

  • 泥垣宫[ní yuán gōng]
      即泥丸宫。
  • 德垣宫[dé yuán gōng]
      即德寿宫。详“德寿宫”。
  • 塞垣春[sāi yuán chūn]
      词牌名。双调,有九十五(又分为二)﹑九十六﹑九十八字四体。宋周密放舟西湖采莲叶,探题赋词,改《塞垣春》为《采绿吟》。参见《词谱》卷二五﹑《苹洲渔笛谱》卷一《采绿吟》序。

垣[yuán]字在开头的词语

  • 垣堵[yuán dǔ]
      墙。
  • 垣翰[yuán hàn]
      《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毛传:“垣,墙也。翰,干也。”后以“垣翰”比喻屏障或国家的重臣。
  • 垣墙[yuán qiáng]
      亦作“垣牆”。院墙;围墙。 院墙;围墙
  • 垣窌[yuán jiào]
      指藏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