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新华字典>吏组词

吏相关字典

吏[lì]字的成语

  • 老吏断狱[lǎo lì duàn yù]
      吏:司法官;狱:案件。老司法官判断案件。形容有丰富经验的人,判断是非又快又准。
  • 锻炼之吏[duàn liàn zhī lì]
      指旧时网罗罪名,陷害人的官吏。
  • 贪吏猾胥[tān lì huá xū]
      猾胥:狡诈的小官。贪财狡诈的小官吏。
  • 急吏缓民[jí lì huǎn mín]
      对官员严格,对百姓宽和。
  • 贪官污吏[tān guān wū lì]
      贪赃枉法的官吏。 旧称贪财纳贿的官吏
  • 滥官酷吏[làn guān kù lì]
      滥:贪得。贪污腐化和残酷统治的官吏。
  • 门生故吏[mén shēng gù lì]
      故吏:过去的吏属。指学生和老部下。
  • 刀笔之吏[dāo bǐ zhī lì]
      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 削木为吏[xuē mù wéi lì]
      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 滥吏赃官[làn lì zāng guān]
      滥:贪得。贪污腐化的官吏。
  • 封疆大吏[fēng jiāng dà lì]
      封疆:用筑土台表示疆界,指拥有的疆域;大吏:大官。在疆域内统治一方的将帅。明、清时指总督、巡抚一类的各省长官。
  • 一行作吏[yī xíng zuò lì]
      一经做了官。
  • 刀笔吏[dāo bǐ lì]
      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 脏官污吏[zāng guān wū lì]
      吏:官吏。贪赃枉法的官吏。
  • 虎冠之吏[hǔ guān zhī lì]
      指凶狠残暴的官吏,虽穿衣戴帽却凶残如虎。
  • 官虎吏狼[guān hǔ lì láng]
      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 奸官污吏[jiān guān wū lì]
      奸:邪恶;吏:官吏。贪赃枉法的官吏。
  • 推择为吏[tuī zé wéi lì]
      推举选拔人才为官。

吏[lì]字在结尾的词语

  • 避吏[bì lì]
      谓逃避狱吏的追捕。
  • 酷吏[kù lì]
      〈书〉滥用刑罚、残害人民的官吏。 用残酷的方法进行统治的官吏
  • 市吏[shì lì]
      管理市场的官吏。
  • 楷书吏[kǎi shū lì]
      专用楷隶誊抄古文书籍的官吏。晋代始置。
  • 僚吏[liáo lì]
      属吏;属官。
  • 戎吏[róng lì]
      武官。
  • 司吏[sī lì]
      负责办理文书的小吏。
  • 老吏[lǎo lì]
      1.旧吏;精于吏事者。 2.熟谙公务案牍的胥吏。
  • 鹰犬吏[yīng quǎn lì]
      替皇帝管理猎鹰猎犬的小吏。特指汉武帝时狗监杨得意。
  • 恤吏[xù lì]
      皇帝赐给功臣的吏员。
  • 从吏[cóng lì]
      1.属吏。 2.做官。
  • 王吏[wáng lì]
      天子或国君的官吏。
  • 选吏[xuǎn lì]
      1.选择贤能者为吏。 2.指经过挑选的贤吏﹑能吏。
  • 司职吏[sī zhí lì]
      犹乘田。主管牧场的小官。
  • 承符吏[chéng fú lì]
      唐代州府户曹的小吏。掌文书往返﹑民刑案件的通知诸事。
  • 街吏[jiē lì]
      掌管巡察街道的官吏。
  • 蒙吏[méng lì]
      指庄周。
  • 俗吏[sú lì]
      才智凡庸的官吏。
  • 征吏[zhēng lì]
      谓召用佐吏。
  • 榜吏[bǎng lì]
      旧时科举考试担任在榜上填写录取者名单的小吏。
  • 传吏[chuán lì]
      传舍的官吏。
  • 琐吏[suǒ lì]
      犹小吏。
  • 少吏[shǎo lì]
      小吏。汉代特指低于县丞﹑县尉的三老﹑亭长等。
  • 朱衣吏[zhū yī lì]
      古代贵戚﹑大臣外出的前导之吏,着朱衣。
  • 文吏[wén lì]
      1.文职官吏。 2.文法之吏。指执法吏。
  • 军吏[jūn lì]
      泛指军中的将帅官佐。 军官,主要指下层小官东向而朝军吏。——汉. 刘向《列女传》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 闲吏[xián lì]
      亦作“闲吏”。职务清闲的官吏。
  • 快吏[kuài lì]
      干练的属吏。
  • 府吏[fǔ lì]
      1.官吏。 2.指州郡长官的属吏。
  • 院吏[yuàn lì]
      古代中央某些官署的属官。
  • 簿吏[bù lì]
      官府中掌文书的低级僚属。
  • 园吏[yuán lì]
      1.管理园囿的官吏。 2.指庄子。因其曾为漆园吏,故以园吏称之。
  • 厨吏[chú lì]
      主管炊事之小吏。
  • 蠹吏[dù lì]
      1.亦作“蠧吏”。 2.害民的官吏。
  • 饰吏[shì lì]
      致力于吏治。
  • 耋吏[dié lì]
      老吏。
  • 武吏[wǔ lì]
      指军职官员。
  • 专吏[zhuān lì]
      专权的官吏。
  • 胥吏[xū lì]
      官府中的小吏。 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官吏胥怨者民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 假吏[jiǎ lì]
      暂时代理职务的官吏。 临时代理职务的官吏假吏常惠。——《汉书.李广苏建传》
  • 旁吏[páng lì]
      在左右的官吏。
  • 边吏[biān lì]
      边境地区的官吏。
  • 亲吏[qīn lì]
      心腹之吏。
  • 盐吏[yán lì]
      掌管盐事的官吏。
  • 木吏[mù lì]
      木雕的狱吏。语出《汉书.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后因以“木吏”借指刑官。
  • 符吏[fú lì]
      即符官。
  • 防吏[fáng lì]
      担负防守任务的小官。
  • 暑吏[shǔ lì]
      喻酷热大暑。吏,指酷吏。
  • 牙吏[yá lì]
      衙门小吏。
  • 香案吏[xiāng àn lì]
      指宫廷中随侍帝王的官员。
  • 逻吏[luó lì]
      从事巡逻侦察工作的官吏。
  • 虎翼吏[hǔ yì lì]
      指残忍的官吏。
  • 长吏[zhǎng lì]
      1.旧称地位较高的官员。 2.指州县长官的辅佐。
  • 堠吏[hòu lì]
      谓关卡馆驿的小吏。
  • 横吏[héng lì]
      暴虐的官吏。
  • 五吏[wǔ lì]
      上古军队中的五种文官。
  • 虚吏[xū lì]
      管理集市的官员。如:虚吏白州。——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 驭吏[yù lì]
      1.指驾驭车马的役吏。 2.统御属吏。
  • 贼吏[zéi lì]
      1.酷吏。 2.古代指反叛者所任命的官吏。
  • 鬼吏[guǐ lì]
      犹鬼力。
  • 联吏[lián lì]
      犹同僚。
  • 程吏[chéng lì]
      考核铨选官吏。
  • 请吏[qǐng lì]
      请求为臣。谓愿意臣服。
  • 甲吏[jiǎ lì]
      古代掌管有关皮革制作的官吏。
  • 佐吏[zuǒ lì]
      1.指古代地方长官的僚属。 2.即佐史。
  • 什吏[shí lì]
      指古代军队编制中的什长。
  • 廷吏[tíng lì]
      朝廷的官吏。
  • 计吏[jì lì]
      1.古代州郡掌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官员。 2.考成的官员。 3.指考察官吏。
  • 里吏[lǐ lì]
      指里长。
  • 导吏[dǎo lì]
      担任前导的小吏。
  • 暴吏[bào lì]
      残酷欺压百姓的官吏。 残酷欺压百姓的官吏
  • 平吏[píng lì]
      公正的官吏。
  • 储吏[chǔ lì]
      佐贰之吏。
  • 驺吏[zōu lì]
      骑马的侍从。
  • 巷吏[xiàng lì]
      谓小吏。
  • 关吏[guān lì]
      1.指管理关市或守关口的官吏。 2.指海关的官吏。
  • 残吏[cán lì]
      残虐百姓的官吏。
  • 主吏[zhǔ lì]
      秦汉郡县地方官的属吏。
  • 蒙园吏[méng yuán lì]
      即庄周。因庄周曾为蒙漆园吏。
  • 陂吏[bēi lì]
      即陂官。
  • 法吏[fǎ lì]
      1.古代司法官吏。 2.指狱吏。
  • 明吏[míng lì]
      犹良吏。
  • 师吏[shī lì]
      军吏。
  • 才吏[cái lì]
      有才干的官吏。
  • 三考吏[sān kǎo lì]
      具有三考资格的吏员。明代吏员三年一考绩,六年再考,九年考满,再经吏部考试,合格者可以授官。
  • 宂吏[rǒng lì]
      1.无固定职事的官吏。 2.多余无用的官吏。
  • 滑吏[huá lì]
      奸猾的官吏。
  • 村吏[cūn lì]
      犹村正。
  • 典吏[diǎn lì]
      1.主管的官吏。 2.吏员的通称。清代司﹑道﹑府﹑厅﹑州﹑县的吏员都叫典吏。见《清会典.吏部.文选清吏司一》“八曰吏”注。
  • 将吏[jiāng lì]
      1.军官。 2.泛指文武官员。
  • 庾吏[yǔ lì]
      古代管粮仓的小官。
  • 酒吏[jiǔ lì]
      1.古代宴饮时主持酒政的人。 2.古代国家常设的酒官。
  • 监吏[jiān lì]
      1.负有监督之责的官吏。 2.指驿吏。
  • 巡吏[xún lì]
      巡查的官吏。
  • 委吏[wěi lì]
      1.古代管理粮仓的小官。 2.泛指小吏。
  • 苛吏[kē lì]
      犹酷吏。
  • 掾吏[yuàn lì]
      官府中佐助官吏的通称。 分曹治事的属吏,官府里的办事员应元起掾吏。——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 铜章吏[tóng zhāng lì]
      见“铜符吏”。
  • 患吏[huàn lì]
      祸民的官吏。
  • 邸吏[dǐ lì]
      古代地方驻京办事机构的官吏。
  • 课吏[kè lì]
      考核官吏的政绩。
  • 玉勒吏[yù lè lì]
      驭马的小吏。
  • 贤吏[xián lì]
      贤能的官吏。
  • 能吏[néng lì]
      能干的官吏。
  • 驿吏[yì lì]
      驿站的胥吏。 驿站的官吏怒驿吏。——清. 张廷玉《明史》
  • 官吏[guān lì]
      旧时政府工作人员的总称。
  • 乡吏[xiāng lì]
      乡中官吏;乡中吏员。
  • 皂吏[zào lì]
      旧时衙门里的差役。
  • 亭吏[tíng lì]
      亭长。
  • 虎吏[hǔ lì]
      凶残如虎之酷吏。
  • 相吏[xiāng lì]
      汉代辅佐诸侯王的官员。
  • 故吏[gù lì]
      1.曾经担任官吏的人。 2.原来的属吏。
  • 戟吏[jǐ lì]
      古代仪仗队里持戟的官吏。
  • 春吏[chūn lì]
      见“春史”。
  • 狡吏[jiǎo lì]
      狡猾的官吏。
  • 牛吏[niú lì]
      掌管牧牛的官吏。
  • 泷吏[lóng lì]
      1.长驻急流边以保行舟安全的小吏。 2.指唐韩愈的《泷吏》诗。
  • 帐前吏[zhàng qián lì]
      见“帐下吏”。
  • 阍吏[hūn lì]
      守门的小吏。
  • 世吏[shì lì]
      世代为吏之人。
  • 凡吏[fán lì]
      1.平庸官吏。 2.一般差役。
  • 职吏[zhí lì]
      旧指地位低下的官吏。
  • 折腰吏[zhé yāo lì]
      晋陶潜为彭泽县令,自叹“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见《晋书》本传。后因以“折腰吏”泛称地方低级官吏。
  • 宿吏[sù lì]
      阅历多的官吏。
  • 贪吏[tān lì]
      贪污的官吏。
  • 三吏[sān lì]
      1.即三公。 2.指三卿。 3.指唐杜甫的著名诗作《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文学史上与他的《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合称“三吏三别”。
  • 迁吏[qiān lì]
      被迁谪流放之官吏。
  • 疾吏[jí lì]
      1.憎恨狱吏。 2.指病困的小官吏。
  • 邑吏[yì lì]
      地方官府的小吏。
  • 札吏[zhá lì]
      旧时官府撰拟公文的吏员。
  • 绣衣吏[xiù yī lì]
      见“绣衣直指”。
  • 谪吏[zhé lì]
      因罪而被贬谪的官吏。
  • 芸吏[yún lì]
      见“芸香吏”。
  • 刻吏[kè lì]
      酷吏。
  • 奸吏[jiān lì]
      枉法营私的官吏。
  • 猾吏[huá lì]
      奸猾的官吏。
  • 辟吏[bì lì]
      1.被荐举而任用的属吏。 2.谓躲避官吏的拘捕。
  • 税吏[shuì lì]
      旧时的专职征收赋税的人员。
  • 厢吏[xiāng lì]
      厢官。
  • 察吏[chá lì]
      明察的官吏。
  • 贱吏[jiàn lì]
      职位卑微的官吏。
  • 刑吏[xíng lì]
      行刑的吏卒。
  • 外吏[wài lì]
      1.指在外应值之吏。 2.指朝臣。 3.指地方官。 4.指外省衙门内的小吏。与“京吏”相别。
  • 马吏[mǎ lì]
      快骑出差的小吏。
  • 县吏[xiàn lì]
      县之吏役。
  • 神仙吏[shén xiān lì]
      见“神仙尉”。
  • 警吏[jǐng lì]
      警察。
  • 案吏[àn lì]
      谓惩办下属官吏。

吏[lì]字在开头的词语

  • 吏员[lì yuán]
      1.泛指大小官员。 2.指地方官府中的小官。
  • 吏役[lì yì]
      官府中的胥吏和差役。
  • 吏牍[lì dú]
      公文。
  • 吏目[lì mù]
      古官名。元于儒学提举司及各州设吏目为参佐官。明之翰林院﹑太常寺﹑太医院,留守﹑安抚﹑招讨﹑市舶﹑盐课诸司及都指挥司﹑各长官司﹑各千户所﹑各州均有设置。清唯太医院﹑五城兵马司及各州置之。其职除太医院吏目与医士类似外,其余或掌文书,或佐理刑狱及官署事务。
  • 吏节[lì jié]
      官吏的节操。
  • 吏读式[lì dú shì]
      朝鲜从七世纪新罗时代至二十世纪初李朝末年所用的一种汉语朝鲜语混合文字。形式上都是汉字,文句中实词多用汉语,虚词多用朝鲜语(以汉字记音),句法从朝鲜语。
  • 吏习[lì xí]
      1.谓官吏感到习惯。 2.官场习俗。
  • 吏门[lì mén]
      仕宦门第。
  • 吏材[lì cái]
      为政的才干。
  • 吏饕[lì tāo]
      1.指官吏的贪欲。 2.指贪官。
  • 吏兵[lì bīng]
      1.官兵。
  • 吏部眠[lì bù mián]
      《晋书.毕卓传》:“﹝卓﹞太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后因谓饮酒废事为“吏部眠”。
  • 吏部郎[lì bù láng]
      古官名。东汉置吏部郎中,主管选举。或称为“吏部郎”。后代因之。
  • 吏俸[lì fèng]
      官吏的俸禄。
  • 吏议[lì yì]
      1.谓官吏议事。 2.指司法官吏关于处分定罪的拟议。
  • 吏禄[lì lù]
      1.官吏的俸禄。 2.指吏禄制度。 3.官吏的禄位。
  • 吏卒[lì zú]
      1.官兵。 2.指胥吏与衙役。
  • 吏典[lì diǎn]
      元﹑明﹑清府县的吏员。
  • 吏毕[lì bì]
      谓当差期满。
  • 吏士[lì shì]
      1.犹言官兵。 2.泛指官府属吏。
  • 吏舍[lì shè]
      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
  • 吏理[lì lǐ]
      1.指为政之道。 2.指官吏理事的才能。
  • 吏气[lì qì]
      官吏的气势。
  • 吏民[lì mín]
      官吏与庶民。
  • 吏能[lì néng]
      为政的才能。
  • 吏属[lì shǔ]
      所管属的官吏;下属官吏。
  • 吏方[lì fāng]
      为政的方略。
  • 吏额[lì é]
      官吏的员额。
  • 吏事[lì shì]
      1.政事,官务。 2.指刑狱之事。
  • 吏隐[lì yǐn]
      1.谓不以利禄萦心,虽居官而犹如隐者。 2.山名。一名洼尊山。在浙江省缙云县。
  • 吏胥[lì xū]
      〈书〉胥吏。 地方官府中掌管簿书案牍的小吏
  • 吏力[lì lì]
      指胥吏和仆役。
  • 吏皁[lì zào]
      胥吏和差役。
  • 吏人[lì rén]
      1.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 2.泛指当官的人。 3.官吏与庶民。
  • 吏家[lì jiā]
      官吏之家。
  • 吏部[lì bù]
      1.旧官制六部之一。汉尚书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东汉改为吏曹,主选举祠祀,后又改为选部。魏﹑晋以后称吏部,置尚书等官,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上。清末废,并其职掌于内阁。参阅《通典.职官五》。 2.指南朝齐谢朓。朓曾为尚书吏部郎,故称。 3.指唐韩愈。韩愈曾为吏部侍郎,故称。
  • 吏鬼[lì guǐ]
      指祠官。古代掌管祭祀﹑祠庙的官员。
  • 吏遯[lì dùn]
      犹吏隐。
  • 吏治[lì zhì]
      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政绩:澄清吏治ㄧ吏治严明。
  • 吏职[lì zhí]
      1.官吏的职责。 2.指官职。
  • 吏术[lì shù]
      为政的方法。
  • 吏佐[lì zuǒ]
      泛指将帅府中的幕僚人员。
  • 吏干[lì gàn]
      为政的才干。
  • 吏蠹[lì dù]
      指吏胥的弊害。
  • 吏势[lì shì]
      官吏的势力。

吏[lì]字在中间的词语

  • 山吏部[shān lì bù]
      晋山涛为吏部尚书,善甄拔人才。后以“山吏部”借称善于甄拔人才之官。
  • 鸟吏鳖官[niǎo lì biē guān]
      远古少皞氏以鸟名官,谓之“鸟官”。天官有“鳖人”。此处泛指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