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新华字典>符的国语辞典解释

符读音为fú,意思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信。~节。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号。音~。相合:~合。言行相~。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咒。护身~。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瑞。~应(yìng )(指天降“符瑞”,与人事相应)。姓。
符  部  首
部外笔画
5
符总笔画
符  结  构
上下结构
符同音字
常用字表
符是常用字
符统一码
符  五  笔
TWFU
符  仓  颉
HODI
符  郑  码
MNDS
四角号码
88243
通用字表
符是通用字

符字读音

fú ㄈㄨˊ

符字笔顺

撇、横、点、撇、横、点、撇、竖、横、竖钩、点 (符笔顺图解请看:符笔顺)

符相关字典

符国语辞典解释

符 fú ㄈㄨˊ

# 名

  • 古代用为凭信的器物,刻字在竹、木、金、玉、铜之上,剖为两半,各执其一,相合以为征信。
    1. 如:「虎」。
    2. 《史记·卷八·高祖纪》:「乃论功,与诸列侯剖行封。」
  • 文件、凭证。
    1. 北齐·颜之推《冤魂志·徐铁臼》:「我母诉怨于天,今得天曹,来取铁杵。」
  • 祥瑞的征兆。
    1. 《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等纪·赞曰》:「抑没祥,登显时德。」
  • 标记、记号。
    1. 如:「音」、「符号」。
  • 一种道士用来避邪、驱使鬼神的神秘文字。
    1. 如:「符咒」。
    2. 《抱朴子·内篇·登陟》:「带升山,出门作周身三五法。」
  • 姓。如唐代有令奇。

    # 动

    • 相合、吻合。
      1. 如:「符合」、「名实相」。
      2.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