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新华字典>判的国语辞典解释
pàn

判读音为pàn,意思是区别,分辨,断定:~明。~辨。~据。~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断。分开,截然不同:~然。~若两人。~若鸿沟。评定:裁~。谈~。~卷子。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词。~决。~案。古代官名:通~。~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
判  部  首
部外笔画
5
判总笔画
判  结  构
左右结构
判同音字
常用字表
判是常用字
判统一码
判  五  笔
UDJH|UGJH
判  仓  颉
FQLN
判  郑  码
UBKD
四角号码
92500
通用字表
判是通用字

判字读音

pàn ㄆㄢˋ

判字笔顺

点、撇、横、横、撇、竖、竖钩 (判笔顺图解请看:判笔顺)

判相关字典

判国语辞典解释

判 pàn ㄆㄢˋ

# 动

  • 分、分开。
    1. 唐·柳宗元〈封建论〉:「遂为十二,合为七国。」
  • 区别、分辨。
    1. 《庄子·天下》:「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 分明、辨明。
    1. 如:「存亡未」。
    2. 宋·苏洵〈六国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矣 。」
  • 决断是非曲直。
    1. 如:「审」、「判刑」、「案」。
  • 古称高位兼低职或出任地方官。如唐代宰相六军十二卫事,宋以宰相枢密院。
    1. 《宋史·卷三一二·韩琦传》:「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相州。」

# 名

  • 诉讼的判决文书。
    1. 《新唐书·卷一二六·李元纮传》:「元纮大署后曰:『南山可移,不可摇也。』」
  • 断语。
    1. 《红楼梦·第五回》:「后面便是一座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独坐看经。其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 文体的一种。仿狱的文词,可见其推理、辩驳的能力。科举取士,亦以试
    1. 清·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今世理官断狱,例有参词,而设科取士,亦试以,其体皆用四六,则其习由来久矣。」

# 形

  • 分别的样子。
    1. 如:「然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