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新华字典>也的国语辞典解释

也读音为yě,意思是副词,表示同样、并行的意思:你去,我~去。在否定句里表示语气的加强:一点儿~不错。在复句中表转折意:虽然你不说,我~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文言语气助词(❶表判断;❷表疑问;❸表停顿;❹形容词尾)。表示容忍或承认某种情况:~罢。
也  部  首
部外笔画
2
也总笔画
也  结  构
单一结构
也同音字
常用字表
也是常用字
也统一码
也  五  笔
BNHN
也  仓  颉
PD
也  郑  码
YI
四角号码
44712
通用字表
也是通用字

也字读音

yě ㄧㄝˇ

也字笔顺

横折钩、竖、竖弯钩 (也笔顺图解请看:也笔顺)

也相关字典

也国语辞典解释

也 yě ㄧㄝˇ

# 助

  • 表示判断或肯定的语气。
    1. 如:「是不为,非不能。」
    2.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
  • 表示疑问的语气。
    1. 如:「何?」、「孰可忍,孰不可忍?」
    2.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院记〉:「此画果真邪?幻?」
  • 表示感叹的语气。
    1. 如:「悲!」
    2. 《左传·成公二年》:「惜!不如多与之邑。」
  • 用来引起下文。
    1.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择能而使之。」
    2. 《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千有余里。」
  • 数事并举而论时用。
    1. 《礼记·中庸》:「天地之道,博,厚,高,明,悠,久。」
  • 置于句中,以调整音节语气。
    1. 如:「你再休提。」
    2. 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可不道一部笙歌出入随,抵多少水尽鹅飞。」
  • 表示或者、还是。
    1.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奸夫在那里?姓张姓李?姓赵姓王?可是长矮,瘦胖?」
    2. 《水浒传·第四○回》:「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白净肥胖?」
  •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1. 《论语·先进》:「柴愚,参鲁。」
    2. 唐·柳宗元〈黔之驴〉:「形之庞类有德。」

# 副

  • 同样。
    1. 如:「我懂,你懂。」、「这个问题我碰过。」
  • 强调两事并列。
    1. 如:「客人中有坐车的,有走路的。」
    2. 《红楼梦·第八回》:「不至于太冷落,不至于太热闹了。」
  • 表示强调。
    1. 如:「一点不」、「再不敢」、「连爸妈乐得开怀大笑。」
  • 表示转折。
    1. 《红楼梦·第二回》:「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尽上来了。」
  • 表示委婉、让步。
    1. 如:「这样也好!」、「只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