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阳和解凝膏

阳和解凝膏

《中国药典》:阳和解凝膏

药方名称阳和解凝膏

处方牛蒡草480g (或干品120g )鲜凤仙透骨草40g (或干品10g )生川乌20g桂枝20g大黄20g当归20g 生草乌20g 生附子20g地龙20g僵蚕20g赤芍20g白芷20g白蔹20g白及20g川芎10g续断10g防风10g荆芥10g五灵脂10g木香10g香橼10g陈皮10g肉桂20g乳香20g没药20g苏合香40g麝香10g

性状为摊于纸上的黑膏药。

炮制上二十七味,除苏合香外,肉桂乳香没药粉碎成细粉,与麝香配研,过筛,混匀。其余牛蒡草等二十二味,酌予碎断,与食用植物油240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另取红丹750~1050g,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后,加入苏合香及上述粉末,搅匀,分摊于纸上,即得。

功能主治温阳化湿,消肿散结。用于阴疽,瘰疬末溃,寒湿痹痛。

用法用量外用,加温软化,贴于患处。

规格每张净重(1)1.5g(2)3g(3)6g(4)9g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外科全生集》:阳和解凝膏

药方名称阳和解凝膏

别名阳和膏(《经验方》卷上)。

处方新鲜大力子根、叶、梗1.5千克 活白凤仙梗120克 川附桂枝大黄当归肉桂官桂草乌川乌地龙僵蚕赤芍白芷白蔹白及各60克川芎120克续断防风荆芥五灵脂木香香橼陈皮各30克乳香没药末各60克苏合油120克麝香30克

功能主治温经和阳,行气活血,驱风散寒,化痰通络。治寒湿凝滞所致之阴疽、流注、瘰疠、冻疮、乳癖等阴性疮疡;兼治筋骨酸痛,寒性疟疾(贴背心)。现用于淋巴腺结核及胸壁结核硬结期、I~Ⅱ度冻伤、骨与关节结核初期等。

用法用量先以菜油5千克煎大力子、白凤仙,煎枯去滓;次日除后四味外,余药入油内煎枯,去滓滤净;经一宿油冷后称准份量,每500克油加黄丹(炒透)210克,搅拌,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指为度,离火稍冷;将后味研为细末,加入油内搅和。半月后加热烊化,摊布上,贴患处。

摘录外科全生集

猜你喜欢

  • 门冬清肺饮

    药方名称门冬清肺饮别名麦门冬饮子(《卫生宝鉴》卷中)、麦冬清肺饮(《杏苑生春》卷三)。处方紫菀茸4.5克黄耆白芍药甘草各3克人参(去声)麦门冬各1.5克当归身0.9克五味子3个制法上药哎咀,分作二服。

  • 柴胡煮散

    药方名称柴胡煮散别名柴胡人参汤处方柴胡(去苗)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当归(切,焙)1两,桔梗(锉,炒)1两,青橘皮(去白,炒)1两,芍药1两,芎藭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白术1两

  • 加减香连汤

    药方名称加减香连汤处方木香(不见火)、沉香(不见火)、檀香(不见火)、乳香(别研)、鸡舌香(别研)、藿香(去土)、赤芍药、连翘、桑寄生、当归(去芦)、升麻、蜜炙黄耆、大黄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

  • 补骨脂汤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补骨脂汤药方名称补骨脂汤处方补骨脂(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人参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五味子(去梗)1两。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骨虚酸痛多倦

  • 接骨丹

    《洁古家珍》:接骨丹药方名称接骨丹处方苏木7.5克(极细末)定粉3克 南硼砂(另研)半两钱(烧红,醋淬为末)各7.5克制法上四味,为末,和匀,作一服。功能主治治打仆,伤损皮骨。用法用量煎当归酒调下。三

  • 加减普济消毒饮

    何任方:加减普济消毒饮药方名称加减普济消毒饮处方连翘9克,黄芩9克,板蓝根12克,炒天虫4.5克,银花12克,桃仁6克,玄参9克,川连3克,大力子9克,陈皮4.5克,炒苍耳子4.5克,蝉衣4.5克。功

  • 桂枝麻黄散

    药方名称桂枝麻黄散处方桂枝1两,麻黄(去根节)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赤芍药1两,葛根(锉)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微黄)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阳毒伤寒,项背汗出,急强恶风者。用法用

  • 苦酒方

    药方名称苦酒方处方黄耆3两,白芍药2两,桂枝1两6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阴毒喉风,自汗咽疼,脉沉细,属少阴证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醋3合煎,频服。摘录《喉科枕秘》卷二

  • 阿胶枳壳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阿胶枳壳丸药方名称阿胶枳壳丸处方阿胶(碎,炒)枳壳(浸,去瓤,麸炒)各60克滑石(研飞为衣)15克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产后虚羸,大便秘涩。用法用量每服

  • 赤茯苓饮

    药方名称赤茯苓饮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两,甜葶苈(纸上炒)1两,桑根白皮(锉)1两,当归(切,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细辛(去苗叶)1两,郁李仁(去皮尖,研如膏)1两,桂(去粗皮)1两。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