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防已汤

防已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防已汤

药方名称防已汤

处方防己茯苓白术桂心生姜各12克 乌头7枚(去皮,熬令黑)人参6克甘草9克

制法上八味药,叹咀。

功能主治主治历节风,四肢疼痛,如锤煅不可忍。

用法用量以苦酒200毫升,水2升,煮取740毫升,每服160毫升,日三夜一。服后当觉燥热麻痹,神识微觉昏沉;若不觉,再服,以觉乃止。

备注方中乌头为大毒之晶,原方中云:"凡用乌头,皆去皮,熬令黑乃堪用,不然至毒,人宜慎之",临床应用时须严格掌握用量和药后反应,以防中毒。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防已汤

药方名称防已汤

处方防己4.5克 桑白皮赤苓 苏叶各6克木香1.5克

功能主治主治妊娠脾虚,通身浮肿,腹满肠鸣,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

女科指掌》卷三:防已汤

药方名称防已汤

处方白皮防已茯苓紫苏木香砂仁姜皮

功能主治妊娠子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女科指掌》卷三

圣济总录》卷六:防已汤

药方名称防已汤

处方防己(锉)2两,桂(去粗皮)2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干)2两,葛根(锉)2两,甘草(炙,锉)1两,防风(去叉,锉)1两,芍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中风口噤,颈项筋急,饮食不下,失音不能言者;亦治伤寒失音不能语,口噤。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切),煎取7分,去滓温服,日3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猜你喜欢

  • 扶脾逐水丸

    药方名称扶脾逐水丸处方白茯苓5钱,云白术5钱,山药5钱,苦葶苈5钱,花椒目5钱,巴戟5钱,黄连8钱,黑丑8钱,北五味2钱,海金沙1两,泽泻1两。制法上为末,荷叶煎汤为丸。功能主治通身水肿,气往上逆,小

  • 橘核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橘核丸药方名称橘核丸处方橘核(炒)海藻(洗)昆布(洗)海带(洗)川楝子(去肉、炒)桃仁(麸炒)各30克厚朴(去皮、姜汁炒)木通枳实(麸炒)延胡索(炒,去皮)桂心(不见火)木香(不见

  • 吹喉冰硼散

    药方名称吹喉冰硼散处方梅花冰片3分,真西硼砂1钱,真胆矾5分,精烧灯心灰1钱5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白喉有外邪夹杂者。用法用量吹之。摘录《喉科家训》卷三

  • 陈皮厚朴汤

    药方名称陈皮厚朴汤别名丝八、二十四号渐象方处方陈皮、紫朴、山楂、乌药、青皮各等分。功能主治痧症因于气阻者。用法用量丝八(《痧症全书》卷下)、二十四号渐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一)。痰多,加白芥子、贝母

  • 入圣散

    药方名称入圣散处方鸡内金(炒存性)飞矾青黛各3克蟾酥壁钱(炒存性)各1.5克。功能主治治喉风。用法用量上药为极细末,吹喉。不能开口者,吹鼻内。摘录《疡科选粹》卷三

  • 雄黄消毒膏

    药方名称雄黄消毒膏处方矾30克(生)雄黄信石各15克巴豆9克 黄蜡15克制法上药共研为末,将蜡熔化,入药末在内,搅匀,制成锭子,如枣子大。功能主治治蝎螫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次用时,将锭子于热焰上炙开,

  • 大补化毒汤

    药方名称大补化毒汤处方人参、白术、甘草、黄耆、桂、当归、赤芍。功能主治痘色灰白,因于气血不足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 鸡骨鳖甲丸

    药方名称鸡骨鳖甲丸处方宿乌鸡(胸膈骨)1具(酒浸1宿,炙黄),鳖甲(炙)4分,蜀漆4分,柴胡4分,桔梗4分,人参4分,芍药5分,大黄5分,黄芩5分,杏仁5分,枳实1分半(炒),防葵(切)3分,白术3分

  • 加味流气饮

    药方名称加味流气饮处方川芎、麻黄、甘草、肉桂、干姜、半夏、茯苓、枳壳、白芷、厚朴、芍药、陈皮、苍术。功能主治足发背。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 平胃地榆汤

    药方名称平胃地榆汤处方苍术3克升麻3克 黑附子3克(炮)地榆2.1克陈皮厚朴白术干姜白茯苓葛根各1.5克甘草(炙)益智仁人参当归神曲(炒)白芍药各0.9克功能主治温中散寒,除湿和胃。治结阴便血。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