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金花丸

金花丸

银海精微》卷上:金花丸

药方名称金花丸

处方黄连黄柏各120克黄芩人参各90克桔梗105克半夏60克栀子仁60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胬肉攀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茶下。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回春》卷五:金花丸

药方名称金花丸

处方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酒煨)、桔梗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焦一切火症,鼻红。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临卧时白汤送下。

摘录《回春》卷五

《保命集》卷中:金花丸

药方名称金花丸

处方半夏(汤洗)1两,槟榔2钱,雄黄1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小儿另丸。

功能主治治风安脾。主肝盛于脾,脾胃虚弱,呕吐不下食,脉弦者。

用法用量每服从少至多,渐次服之,生姜汤送下。以吐止为度。

摘录《保命集》卷中

《片玉痘疹》卷十三:金花丸

药方名称金花丸

别名金华丸

处方栀子黄芩黄连龙胆草、郁金雄黄

制法上为丸。

功能主治麻疹身间壮热,余毒留连。

用法用量金华丸(《麻科活人》)。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三

寿世保元》卷六:金花丸

药方名称金花丸

处方黄连2两,枯芩2两,黄柏2两,栀子1两,大黄2两(酒蒸9次),桔梗2两,白粉葛2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皶鼻红赤。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白温水送下。

临床应用酒皶鼻:一人酒皶鼻红赤,余用此方,晚服六味地黄丸全料加当归二两,苦参四两,空心服。不两月而愈。

摘录寿世保元》卷六

《准绳·类方》卷八:金花丸

药方名称金花丸

别名栀子金花丸、金华丸

处方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大黄(便秘加之)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

功能主治润肠泻热。主口疮。

用法用量栀子金花丸(《医方集解》)、金华丸(《麻科活人》卷二)。

摘录《准绳·类方》卷八

《博济》卷一:金花丸

药方名称金花丸

别名新添三黄丸

处方黄芩1两,黄连(宣州者)1两,川大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流湿润燥。主急热劳,烦躁,羸,面目痿黄,头痛目涩,多困少力。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

用法用量新添三黄丸(《宣明论》卷九)。

摘录《博济》卷一

猜你喜欢

  • 五汁安中饮

    药方名称五汁安中饮处方牛乳60毫升 韭汁生姜汁 藕汁 梨汁各10毫升功能主治养血润燥,消瘀化痰。治火盛血枯,痰瘀互阻,致患噎膈,吞咽梗涩而痛,饮水不下,食物难进,食则吐出,夹有粘液,形体消瘦,肌肤枯燥

  • 独活紫汤

    药方名称独活紫汤别名独活酒、大豆紫汤、独圣散、独活汤、独活紫酒、豆淋独活酒、大豆子酒、大豆紫酒处方独活1斤,大豆5升,酒1斗3升。功能主治补肾去风,消血结。主中风头眩,恶风自汗,吐冷水,产后百病,中风

  • 川芎茶调散

    《中国药典》:川芎茶调散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处方川芎120g白芷60g羌活60g细辛30g防风45g薄荷240g荆芥120g甘草60g性状为暗黄色的粉末;气香,味辛、微苦。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

  • 承气汤

    《普济方》卷九十六:承气汤药方名称承气汤处方厚朴4两(去皮),姜2两(同捣烂,焙干),大黄2两,枳实半两(麸炒去瓤),芒消1两半。制法上除芒消外,并为粗末。功能主治刚痉,大便不通10数日。用法用量每服

  • 和解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解散药方名称和解散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陈皮(洗),各四两。桔梗、甘草,各半斤。苍术(去皮)一斤。炮制同为粗末。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四时伤寒头痛,憎寒壮热,

  • 加味理建汤

    药方名称加味理建汤处方干姜、吴术、人参、黄耆、白芍、肉桂、甘草、牡蛎、浮麦、当归。功能主治男子、妇人夜多盗汗,并便浊者。用法用量上件(口父)咀。每服水2盏,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8分,食前热服,滓再

  • 蒲公英粥

    药方名称蒲公英粥处方蒲公英40~60克(鲜品60~90克)粳米50~100克制法取干蒲公英或鲜蒲公英(带根)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同煮为稀粥,以稀薄为好。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

  • 草乌敷贴药

    药方名称草乌敷贴药处方草乌、绿豆粉、白胶香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煎牛皮胶调药摊纸上。功能主治折伤。用法用量贴痛处。摘录《普济方》卷三○九

  • 恒田退斑汤

    药方名称恒田退斑汤处方石膏5钱,青黛5钱,红花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后发斑。用法用量紫草汤送下。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三

  • 加减八味汤

    《辨证录》卷三:加减八味汤药方名称加减八味汤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5钱,丹皮5钱,泽泻2钱,茯苓3钱,山药5钱,麦冬5钱,北五味1钱,肉桂2钱。功能主治肾中水火两虚,耳中作痛,或痒发不已,或流臭水,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