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蜡矾丸

蜡矾丸

《活人心统》卷一:蜡矾丸

药方名称蜡矾丸

处方南星1两,大半夏1两,明矾1两2分(半熟半生)。

制法上为末,好黄蜡2两化开候温,入前未搅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年风痰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卧时好酒送下。

摘录《活人心统》卷一

医学集成》卷三:蜡矾丸

药方名称蜡矾丸

处方黄蜡1两,白矾6分。

制法将蜡熬化稍冷,入矾末为丸,如豆大。

功能主治诸般疮毒,不拘生在何宫。

用法用量疮在上,服1两;在下,服7钱,小儿减半;酒和开水送下。初起即消,已成即溃。

注意忌葱3日。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仙拈集》卷四:蜡矾丸

药方名称蜡矾丸

处方黄蜡1两,枯矾1两,乳香1钱,没药1钱,雄黄2钱。

制法上为末,熔蜡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护卫心膜,消解诸毒。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视疮上下蜜水送下。

摘录《仙拈集》卷四

《玉案》卷六:蜡矾丸

药方名称蜡矾丸

处方黄蜡1斤,明矾8两(研末),朱砂8钱(研细)。

制法上先以蜡熔开,入明矾末,搅和投水中,众手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护心膜,防毒气攻心。主发背痈疽,并一切肿毒。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白滚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六

《玉钥》卷上:蜡矾丸

药方名称蜡矾丸

处方黄蜡1两,枯矾5钱,乳香1钱5分(去尽油),没药1钱5分(去尽油)。

制法后3味共为细末,即用黄蜡为丸。

功能主治喉风穿腮出脓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开水送下。

摘录《玉钥》卷上

《寒温条辨》卷四:蜡矾丸

药方名称蜡矾丸

处方白矾2两,白及1两(一方无白及;一方有琥珀3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黄蜡4两熔化,去净滓,入药末为丸。

功能主治护膜托里,解毒化脓。主

用法用量白滚水送下1钱,日3次。

摘录《寒温条辨》卷四

解围元薮》卷四:蜡矾丸

药方名称蜡矾丸

处方闹羊花(酒拌,9蒸晒)、草乌(酒浸,炒)、白矾、黄占(溶化)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加蜜少许为丸,如卜子大。

功能主治疠风。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酒送下。

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猜你喜欢

  • 煨姜圆

    药方名称煨姜圆处方附子、木香、生姜。炮制上用大附子五十个,各重半两者,去皮、脐,以尖刀子剜去心子,约?钱实之。却以附子末和面作饼子,裹附子,用文武火煨令黄,用木香如附子之半,同为细末,以水为圆,如鸡头

  • 益肾灵颗粒

    药方名称益肾灵颗粒处方枸杞子200g女贞子300g附子(制)20g芡实(炒)300g车前子(炒)100g补骨脂(炒)200g覆盆子200g五味子50g桑椹200g沙苑子250g韭菜子(炒)100g淫羊

  • 化龙丹

    《喉科种福》卷四:化龙丹药方名称化龙丹处方鲤鱼胆、伏龙肝。功能主治急喉痹,颈项肿痛,面赤口红,头痛身疼,气促痰鸣,牙关紧闭,语言不出,汤水不下。用法用量共和。涂咽外。摘录《喉科种福》卷四《回春》卷三:

  • 虢丹膏

    药方名称虢丹膏处方虢丹5两,巴豆10粒,麻黄2两,竹付50寸,柳条50寸。制法上件以油焦,下竹、柳、巴、黄四味,煎黑色,却入虢丹打匀黑为度,令冷。功能主治一切疮疖。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二

  • 陈米丸

    药方名称陈米丸处方陈仓米(生)1斤,白背木耳(生)1斤,蜂蜜(生)1斤。制法仓米、木耳晒干研末,生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一切痔疮漏管。用法用量每服4-5钱,空心开水送下。服至3-4月,痔管自然脱

  • 苍附导痰丸

    《叶氏女科》卷一:苍附导痰丸药方名称苍附导痰丸处方苍术2两,香附2两,枳壳2两,陈皮1两5钱,茯苓1两5钱,胆星1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末,姜汁和神曲为丸。功能主治形盛多痰,气虚,至数月而经始行;形肥

  • 麻根饮

    药方名称麻根饮处方大麻根叶无问多少。功能主治金疮中风,骨痛不可忍,及堕坠打损,有瘀血在心腹,令人胀满短气者。用法用量上捣研绞取汁,饮3-4合。无青者,以干者煎取汁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 鹿茸肾气丸

    药方名称鹿茸肾气丸处方熟地5两,萸肉3两,鹿茸3两(锉),丹皮1两半,山药3两(炒),茯苓1两半(蒸),泽泻半两,菟丝3两(焙),龟版3两(盐水炙),巴戟3两(炒),石斛3两(焙)。制法上为末,炼蜜为

  • 韩氏驱毒散

    药方名称韩氏驱毒散处方龙骨1两,甘石1两,轻粉2钱5分,冰片3钱,儿茶7钱,元连5钱,红粉5钱5分。制法上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杀菌化毒,止痛消肿,生肌长肉。主痈疽恶疮,下疳阴蚀,杨梅疮,痔疥疮,疔毒红伤

  • 加味金锁匙

    药方名称加味金锁匙处方火硝3钱,硼砂2钱,冰片8厘,雄黄6分,姜蚕4分,寒水石1钱,人中白3分,灯草灰3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阳证喉痹,六脉洪数。用法用量吹喉。摘录《医学集成》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