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萆薢汤

萆薢汤

外科正宗》卷三:萆薢汤

药方名称萆薢汤

处方萆薢6克苦参防风何首乌各15克威灵仙当归白芷苍术胡麻石菖蒲黄柏各1.8克羌活川椒各1.2克龟版4.5克红花1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杨梅疮结毒,筋骨疼痛,头胀欲破,及已溃腐烂。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临服入酒适量,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圣济总录》卷八十五:萆薢汤

药方名称萆薢汤

处方萆薢1两半,当归(切,焙)1两,桔梗(炒)1两半,牡丹皮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0枚,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黄连(去须)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半,代赭1两半,贯众1两,大腹1两半,桂(去粗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覆盆子(去梗)1两,黄芩(去黑心)1两,吴茱萸(洗,焙,炒)半两,草豆蔻(去皮)1枚,桃仁(炒,去皮尖双仁)10枚,熟干地黄(焙)1两,蛇床子(炒)1两半,干姜(炮)半两,木瓜(去皮子,焙干)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腰痛,动转艰难,似有气注。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萆薢汤

药方名称萆薢汤

处方萆薢1两,当归1两,木香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黄连(去须)1两,桂(去粗皮)1两,延胡索、芎?、天雄(炮裂,去皮脐)、槟榔(锉)、代赭(碎)。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气。上气喘满,呕逆,咳嗽,减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取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外科发挥》卷六:萆薢汤

药方名称萆薢汤

别名茯苓

处方萆薢(俗呼土茯苓)。

功能主治杨梅疮,不问新旧,溃烂,筋骨作痛。喉腭溃蚀,与鼻相通,面蚀痈溃,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茯苓汤(《灵验良方汇编》卷一)。

摘录外科发挥》卷六

猜你喜欢

  • 返魂散

    《产宝诸方》:返魂散药方名称返魂散处方多年陈豆酱2合(晒干,于新瓦上炒令烟白,取摊于地上,少时为末用之),黑鲤鱼口(并皮作片,起取肉,烧灰存性)。功能主治胎死腹中,经45日,母腹胀,脐下冷者;或更月腹

  • 定志汤

    药方名称定志汤处方菖蒲1钱,茯神1钱,当归1钱,橘皮1钱,远志1钱2分,人参1钱2分,甘草5分(炙)。功能主治言语失伦,常常戏笑而不发狂,属心虚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食前热服。如有痰,加半夏

  • 葛花解酲丸

    药方名称葛花解酲丸处方青皮(炒)30两,茯苓20两,木香5两,神曲(炒)20两,黄连20两,人参(去芦)10两,橘皮20两,白术(炒)20两,泽泻20两,猪苓20两,豆蔻仁50两,葛花164两。制法上

  • 兔肝丸

    药方名称兔肝丸处方兔肝60克(炙微黄)防风23克(去芦头)玄参30克 白茯苓30克羚羊角屑23克人参23克(去芦头)决明子90克车前子30克地骨皮15~23克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黄耆30克(锉

  • 黄耆柴胡汤

    《疡科心得集·补遗》:黄耆柴胡汤药方名称黄耆柴胡汤处方黄耆柴胡丹皮牛膝丹参黄芩荆芥防风山栀功能主治治风热之毒,侵袭足厥阴肝经,大腿内阴包穴生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疡科心得集·补遗》《疡科心得集·

  • 痛泻要方

    药方名称痛泻要方别名白术芍药散(《古今医统》卷三十五)。处方炒白术90克白芍(炒)60克陈皮(炒)45克防风60克功能主治补脾泻肝。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

  • 下甲丸

    药方名称下甲丸处方下甲(即龟版)150克 侧柏45克香附90克制法上药为末,姜汁浸地黄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阴虚气滞,胸闷发热。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摘录《医学人门》卷七引丹溪

  • 黄丹膏

    《圣惠》卷六十三:黄丹膏药方名称黄丹膏处方黄丹24两(微炒,细罗),麻油2斤半,猪脂8两(腊月者),松脂4两,紫花1两(去土),当归1两,防风1两(去芦头),黄芩1两,莨菪子2两,棘针49枚(头曲者)

  • 减甘草白豆蔻散

    药方名称减甘草白豆蔻散处方白豆蔻仁、厚朴(生姜制)、白术、沉香、陈皮各等分。功能主治脾胃虚寒,气痞胸膈,不思饮食。用法用量上药各(口父)咀。每服1两,以水2大盏,加生姜10片,同煎至7分,去滓,稍热服

  •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金匮要略》卷中: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药方名称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别名甘姜苓术汤(《金匮要略》卷中)、肾着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处方甘草白术各6克干姜茯苓各12克功能主治温脾胜湿。治身劳汗出,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