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

药方名称芍药甘草汤

别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芍药12克甘草12克

药理作用解痉、止痛、抗炎作用: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74,本方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力的抑制、镇静作用。其中芍药对疼痛中枢和脊髓性反射弓的兴奋有镇静作用,故能治疗中枢性或末梢性的筋系挛急,以及因挛急而引起的疼痛。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二药合用后,这些作用确能显着增强。

功能主治调和肝脾,缓急止痛。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备注本方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

摘录伤寒论

猜你喜欢

  • 筋骨散

    药方名称筋骨散处方生地黄2两,赤芍2两,当归2两,石南藤2两,杜白芷3两,骨碎补(炒,去毛)3两,五灵脂1两,肉桂1两,山桂皮1两,荆芥穗1两,桔梗4两,川乌(炮)半两,草乌(制)半两,雄黑豆(煮,去

  • 浣肌散

    药方名称浣肌散处方枫香(别研)1两,荆芥穗1两,大黄2两,苦参2两,当归2两,升麻2两,白蒺藜2两,枳壳(去瓤,炒)2两,射干1两半。制法上同焙干,碾为细末,入枫香和匀。功能主治风热客博,皮肤瘙痒,隐

  • 加味养血生发汤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加味养血生发汤药方名称加味养血生发汤处方生地15克 熟地15克鸡血藤15克首乌藤15克 生黄耆30克川芎9克白芍15克 明天麻6克冬虫夏草6克 旱莲草9克桑椹15克木瓜6克功能主

  • 二苓丸

    《医学入门》卷七:二苓丸药方名称二苓丸处方赤茯苓、白茯苓各等分。制法水澄,为末,别用生地汁同酒熬膏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心肾俱虚,神志不定,小便淋沥不禁。用法用量每空心嚼1丸,盐汤送下。摘录《医学入

  • 马齿矾丸

    药方名称马齿矾丸别名马齿矾石丸处方马齿矾1斤。制法上药烧半日,以枣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胎寒??啼,惊痫腹胀,不嗜食,大便青黄。并大人虚冷内冷,或有实不可吐下。用法用量马齿矾石丸(《圣济总

  • 百部酒

    《本草纲目》:百部酒药方名称百部酒处方百部根100g 白酒500ml炮制将百部根炒后捣碎,放入干净的瓶子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装瓶备用。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主治因百日咳

  • 牡蛎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牡蛎散药方名称牡蛎散处方黄蓍(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炮制上三味为粗散。功能主治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

  • 健志丸

    药方名称健志丸处方天门冬(去心)、远志(去心)、白茯苓(去皮)、熟地黄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服令人不忘,耳目聪明,身体轻健。主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心米饮送下,日

  • 人参麦冬汤

    药方名称人参麦冬汤处方人参茯苓甘草杞子五味子麦冬功能主治治老人虚人患上消,口大渴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 决经汤

    药方名称决经汤处方陈皮5分,白茯苓5分,枳壳(麸炒)5分,川芎5分,赤芍5分,苏叶5分,槟榔5分,桔梗5分,白术(蜜炙)5分,半夏(制)5分,当归7分,香附(制)7分,厚朴(姜制)7分,甘草3分,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