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艾附丸

艾附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艾附丸

药方名称艾附丸

处方艾叶枳壳(去瓤,取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当归(洗,焙)赤芍没药(别研)木香各30克(炮)沉香1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将艾叶枳壳用米醋于沙锅内煮,令枳壳烂,同艾细研为膏,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海虚冷,月水不行,脐腹疼痛,筋脉拘挛,及积年坚瘕积聚。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酒或米饮送下,空腹时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张氏医通》卷十六:艾附丸

药方名称艾附丸

处方当归2两,熟地2两,白芍2两,川芎1两,人参1两,石菖蒲(炒)1两,吴茱萸(开口者,醋炒)1两,蕲艾4两,肉桂1两,熟附子1两,香附4两。

制法上为末,蕲艾酒煎浓汁,入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崩伤淋沥,带下赤白,小腹 (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醇酒送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济阴纲目》卷六:艾附丸

药方名称艾附丸

处方当归1两,芍药1两,熟地黄1两,生地黄1两,香附子1两,蕲艾1两,陈皮5钱,藿香5钱,白芷牡5钱,牡丹皮5钱,藁本5钱,丁皮3钱,木香3钱。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暖子宫。主宫冷不孕,白浊,产后积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子宫冷,热酒送下;白浊,盐汤送下;产后积血,艾醋煎汤送下。

摘录济阴纲目》卷六

《医略六书》卷二十七:艾附丸

药方名称艾附丸

处方熟地5两,当归3两,白芍1两半(酒炒),艾叶1两半(醋炒),丁香1两,香附2两(酒炒),木香1两,藿香1两半。

制法上为末,醋为丸。

功能主治血虚宫冷不孕,脉弦缓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温酒送下。

各家论述血亏气乱,子宫寒冷,故天癸来迟,不能孕子焉。熟地补血以滋血室,当归养血以荣经脉,白芍收敛营血,艾叶温暖子宫,香附温中散滞气,藿香开胃醒脾,丁香温中散滞,醋丸以收之,酒下以行之。使子宫温暖,则经血充盈而经气调和,天癸无来迟之患,岂犹有不能孕子之忧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七

《证治要诀类方》卷四:艾附丸

药方名称艾附丸

处方艾叶(同香附、醋煮)1斤,香附1斤,当归2两,白芍2两,川芎2两,熟地2两,干姜1两,吴茱萸1两,木香1两,白芷1两,琥珀5钱。

制法上为末,酒煮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疼。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酒送下。

寒,加附子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四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艾附丸

药方名称艾附丸

处方熟艾(揉极细作饼,焙)4两,香附(醋酒同煎,捣)6两。

制法姜汁和神曲为丸。

功能主治妇人气血两虚、经行后腹痛。

用法用量砂仁汤送下。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摄生众妙方》卷十:艾附丸

药方名称艾附丸

处方好香附子1斤,陈艾4两,陈醋1大碗。

制法同煮,待香附子煮透,去艾,将香附子炒干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无子;男女心气痛,腹痛,少腹痛,血气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白汤任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十

猜你喜欢

  • 加减葛花汤

    药方名称加减葛花汤处方葛花6克枳椇子9克 花粉6克石斛9克沙参12克麦冬4.5克茯苓6克 苡仁12克橘红3克 陈贝母6克杏仁9克橄榄2枚(打碎者亦可用)功能主治治嗜酒太过,伤肺而咳者。摘录《医醇剩义》

  • 点白还黑丹

    药方名称点白还黑丹处方三汁膏1两(生地、桑堪、旱莲草各取汁,三汁共享一盂,入铁锅熬之极干,研末听用),母丁香5钱,没石子5钱,真铅粉5钱(炒)。制法上为末,以瓷器盛之,勿泄气。功能主治乌须。主用法用量

  • 解疠神丹

    药方名称解疠神丹处方茯苓3钱,白术5钱,薏仁5钱,黄连1钱,玄参1两,金银花3两,柞木枝3钱。功能主治健脾去湿,化毒解酒。主感酒湿之毒而成大麻风者。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10剂,未烂者可愈,已烂者再服2

  • 点眼白蜜黄连膏

    药方名称点眼白蜜黄连膏处方白蜜半合,黄连(去须)1两,大枣5枚,淡竹叶1握(洗)。制法用水2升,先煎竹叶取1升,去滓;下大枣及黄连、白蜜,煎取3合,去滓,重汤煎如稀饧。功能主治风毒攻眼,黑花不见物。用

  • 火线膏

    药方名称火线膏处方当归1两,赤芍药1两,三棱1两,蓬术1两(俱烧存性),蓖麻子肉15粒(研烂),乳香3钱,没药2钱,麝香3分,蟾酥5分,血竭2钱,巴豆12粒(以针刺,灯上烧,烟尽为度)。制法上为末,先

  • 扑粉方

    药方名称扑粉方处方龙骨牡蛎糯米各等分制法共为末。功能主治收涩止汗。治服发汗药,出汗过多者。用法用量以此粉扑之。备注汗多有亡阳之戒,故用龙骨、牡蛎之涩以固脱,入粳米者,取其粘腻。摘录《医方考》卷一

  • 复蚕丸

    药方名称复蚕丸处方复蚕1个(用线串其头,阴干,只取向后有粪处,研细),辰砂3分(研,水飞),麝香3字(研),荜茇3钱半,雄黄3钱半(研,水飞),胡黄连3钱半。制法上为末,以新蒸粟米饭一块,泥裹煨之,取

  • 痘煮砂

    药方名称痘煮砂处方升麻4两,川芎4两,当归4两,甘草3钱,天麻5钱,干葛5钱。制法上锉,如豆大,东流水5瓢,于砂锅内煮,用朱砂4两,细绢袋盛之。悬于锅内,以盘覆之,文武火煮,水干续添,文火煮微沸,水干

  • 朱砂安神丸

    药方名称朱砂安神丸别名黄连安神丸(《东垣试效方》卷一)。处方朱砂12克黄连15克 生甘草7.5克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治心烦懊侬,惊悸失眠,心下痞闷,食入反出。用法用量每服10

  • 黄柏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黄柏汤药方名称黄柏汤处方黄柏黄连白头翁(一作白蔹)升麻当归牡蛎石榴皮黄芩寄生甘草各6克犀角艾叶各3克制法上十二味,哎咀。功能主治治小儿夏月外感寒邪,迫使热气内入肠胃,下痢赤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