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部酒

百部酒

本草纲目》:百部酒

药方名称百部酒

处方百部根100g 白酒500ml

炮制百部根炒后捣碎,放入干净的瓶子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主治因百日咳、肺结核、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气急;外用可杀虫虱、疥疮,阴道滴虫等。

用法用量每次15~20ml,每日3次,饭后徐徐慢饮。外用时,用百部酒涂患处。

注意凡脾胃虚弱者,及大便溏泄者均慎饮本酒。

摘录本草纲目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百部酒

药方名称百部酒

别名百部

处方百部6两,75%酒精12两。

制法百部碾碎置酒精内,浸泡七昼夜,过滤去滓备用。

功能主治荨麻疹,疥癣,虱病,神经性皮炎(干癣)等瘙痒性皮肤病。

用法用量百部酊(《中医皮肤病学简编》)。《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本方用百部20g,浸入酒精或烧酒内。一天后,用药水或搽洗头部或阴部。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猜你喜欢

  • 留线汤

    药方名称留线汤处方熟地5钱,款冬花1钱,山茱萸2钱,麦冬5钱,地骨皮5钱,贝母1钱,苏子1钱,山药3钱,芡实3钱,百部3分。功能主治肾水涸,劳损弱怯,喘嗽不宁,渐渐瘖哑,气息低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加减人参泻心汤

    药方名称加减人参泻心汤处方人参6克黄连4.5克枳实3克干姜4.5克生姜6克牡蛎6克功能主治治疟伤胃阳,气逆不降,热劫胃液,不饥不饱,不食不便,渴不欲饮,味变酸浊。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

  • 参耆救元汤

    药方名称参耆救元汤处方黄耆(蜜炒)、人参、粉草(炙)、麦门冬(去心)、五味子。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肾水枯竭,不能运上,作消渴,恐生痈疽。用法用量水煎,加朱砂少许,不拘时服。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 黄耆萆薢大黄汤

    药方名称黄耆萆薢大黄汤处方黄耆5两,萆薢5两(即土茯苓),当归3两,芎?3两,桂枝3两,防已3两,升麻3两,鲮甲2两,熟大黄1两,附子1两,甘草1两,营实2两(若无,以忍冬花代之)。功能主治霉疮。发头

  • 莶至阴汤

    药方名称莶至阴汤处方制豨莶草50克,干地黄15克,盐知母20克,当归15克,枸杞子15克,炒赤芍29克,龟板10克,牛膝10克,菊花15克,郁金15克,丹参15克,黄柏5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通经活血

  • 首乌青蒿鳖甲饮

    药方名称首乌青蒿鳖甲饮处方赤色鲜首乌24克(打碎)青蒿9克鳖甲15克当归15克柴胡4.5克青皮6克 草蔻仁3克(研)功能主治治温疟,阴虚发热,脉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如口干,加知母6克,生甘草2.5克

  • 二冬膏

    《中国药典》:二冬膏药方名称二冬膏处方天冬500g麦冬500g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微苦。炮制以上二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三次各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

  • 黄药子散

    《袖珍》卷三引《经验方》:黄药子散药方名称黄药子散处方黄连5钱,玄参5钱,赤芍药5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奶癣疮经年不愈。用法用量随多少入轻粉少许,嚼芝麻取汁调,先煎韭菜汤温洗令净,以药敷之。摘录《

  • 葱白汤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集验方》:葱白汤药方名称葱白汤处方葱白(切)6克阿胶(炙)当归续断芎藭各9克 银适量功能主治养血安胎。主妊娠胎动不安,腹痛者。用法用量上六味,切。用水2升,先煮银,取1.4升,

  • 安胃丸

    《吴鞠通医案》卷三:安胃丸药方名称安胃丸处方姜半夏8钱,川椒炭6钱,广皮5钱,云苓块6钱,乌梅肉4钱,生姜5钱。功能主治呕吐不食已久,六脉弦细而弱。用法用量甘澜水8茶杯,煮成3杯。分3次服。摘录《吴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