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虎加苍术汤

白虎加苍术汤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白虎加苍术汤

药方名称白虎加苍术汤

处方知母180克甘草(炙)60克石膏500克苍术90克粳米90克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湿温病,身热胸痞,多汗,舌红苔白腻。现用于风湿热、夏季热等。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活人书》卷十八:白虎加苍术汤

药方名称白虎加苍术汤

别名苍术白虎汤、白虎苍术汤、白虎加苍汤

处方知母6两,甘草(炙)2两,石膏1斤,苍术3两,粳米3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清温燥湿。主湿温病。身热胸痞,汗多,舌红,苔白腻者;湿温,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目痛,苦妄言,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伤寒发汗不解,脉浮者;湿温憎寒壮热,口渴,一身尽痛,脉沉细者;湿热证,壮热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脉洪大而长者;疹毒烦热渴泻者。

用法用量苍术白虎汤(《宣明论》卷六)、白虎苍术汤(《保婴撮要》卷十八)。白虎加苍汤(《医学入门》卷四)。

各家论述1.《医方考》:温毒藏于肌肤,更遇于湿,名曰湿温。湿为阴邪,故憎寒;温为阳邪,故壮热;温热入里,故口渴;湿流百节,故一身尽痛;湿为阴,故脉沉细。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白虎汤也,所以解温热;加苍术者,取其辛燥能治湿也。

2.《本事方释义》:知母气味苦寒,入足阳明;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石膏气味辛寒,入手太阴、足阳明;苍术气味苦辛温,入足太阴;白粳米气味甘平,入手足太阴。此治暑湿相搏而为湿温病者。以苦寒。辛寒之药清其暑;以辛温雄烈之药燥其湿,而以甘平之药缓其中,则贼邪,正邪皆却,病自安矣。

临床应用湿温:癸丑年,故人王彦龙作毘陵仓官,季夏得疾,胸项多汗,两足逆冷,谵语,医者不晓,杂进药已经旬日。予诊之,其脉关前濡,关后数。予曰:当作湿温治。盖先受暑后受湿,暑湿相搏,是名湿温。先以白虎加人参汤,次以白虎加苍术汤,头痛渐退,足渐温,汗渐止,3日愈。

摘录《活人书》卷十八

《伤暑全书》卷下:白虎加苍术汤

药方名称白虎加苍术汤

处方石膏2钱,知母(去粗)1钱,苍术(米泔水浸,晒)1钱,羌活1钱,甘草5分。

制法上作1剂。

功能主治中暑无汗,脉虚弱,腹满身重,口燥面垢,谵语发狂。

用法用量水2钟,加糯米1撮,煎8分,不拘时候服。

摘录《伤暑全书》卷下

猜你喜欢

  • 姜鱼丸

    药方名称姜鱼丸处方干生姜末1两。制法用鲫鱼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渴,饮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7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 防风蔓荆子丸

    药方名称防风蔓荆子丸处方防风16分,黄连16分,干地黄16分,蔓荆子20分,甘皮6分,萎蕤10分,甘草8分(炙),茯神12分,大黄8分(锦文者)。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令眼目明。主

  • 调经酒

    《医方易简》卷一:调经酒药方名称调经酒处方全当归5两,远志肉5两,生甘草3钱(洗1-2次)。功能主治经水不调,气血乖和,不能受孕,或生过一胎,停隔多年者。用法用量上用稀布袋盛之,以甜白酒10斤,如无好

  • 二制黄连膏

    药方名称二制黄连膏处方鸡爪黄连不拘多少(切碎,洗净)。功能主治风热眼眦粘涩等眼疾。用法用量先将姜1大块切作两片,挖空,将黄连入姜内,以绵缚之,湿纸包,略煨少时,纸焦为度,以红枣去核,将黄连盛入枣内,少

  • 甘草敷方

    药方名称甘草敷方处方甘草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蠷螋尿疮。用法用量韭汁调敷。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 丁香柿蒂竹茹汤

    药方名称丁香柿蒂竹茹汤别名丁香柿蒂汤处方丁香3粒,柿蒂3钱,竹茹3钱,陈皮1钱。功能主治大病后,中焦气塞,下焦呃逆。用法用量丁香柿蒂汤(《医学集成》卷二)。各家论述大病后,五脏皆伤,升降失常,故令中焦

  • 地龙散加减

    药方名称地龙散加减处方地龙9克,苏木9克,桃仁9克,土鳖9克,麻黄3克,黄柏3克,元胡10克,制乳没各10克,当归12克,川断12克,乌药12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活血通络,调补肝肾。主气血留滞,经络

  • 金樱子粥

    《饮食辨录》:金樱子粥药方名称金樱子粥处方金樱子10~15克粳米或糯米50~100克制法先煎金樱子,取浓汁,去渣,同粳米或糯米煮粥。功能主治补肾,固精。适用于妇女带下、子宫脱垂。用法用量每日分2次温服

  • 黄耆补胃汤

    药方名称黄耆补胃汤别名升阳汤(《脾胃论》卷下)。处方黄耆柴胡当归身益智橘皮各9克升麻6克 炙甘草6克红花少许制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功能主治益气升阳,调补脾胃。治大便一日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时作泄,腹

  • 夺命救生散

    药方名称夺命救生散处方桑白皮1两,白茯苓1两,杏仁1两,枳壳1两,人参1两,桃仁1两,陈皮(焙)1两,秦艽(净)1两,白芷1两,麻黄(去节)两半,柴胡两半,甘草(炙)半两,附子(炮)半两,桂心(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