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术饮

白术饮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白术饮

药方名称白术饮

处方白术(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高良姜(炮)1两,桂(去粗皮)1两,人参1两,干姜(炮)1两,藿香(去梗)1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伏阴气,胸膈妨闷,吐逆不定,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白术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白术饮

药方名称白术饮

处方白术半两,人参半两,生姜(切)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胃虚,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以水3盏,煎至1盏半,去滓,食前分温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白术饮

药方名称白术饮

处方白术1两,芦根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枇杷叶(去毛,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邪热虽退,胃中不和,干呕不已,甚则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济生》卷一:白术饮

药方名称白术饮

别名白术

处方白术1两,人参1两,草果仁1两,干姜(炮)1两,厚朴(姜制,炒)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橘皮(去白)1两,木香(不见火)1两,麦糵(炒)1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脾劳虚寒,呕吐不食,腹痛泄泻,胸满喜噫,多卧少起,情思不乐,肠鸣体倦。

用法用量白术散(《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二)。本方方名,《金匮翼》引作“白术汤”。

摘录《济生》卷一

圣济总录》卷十七:白术饮

药方名称白术饮

别名白术

处方白术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甘菊花半两,人参1两,白芷1两,防风(去叉)1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风邪在胃,头旋不止,复加呕逆。

用法用量白术散(《医统》卷五十三)。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白术饮

药方名称白术饮

处方白术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桔梗(锉,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细辛(去苗叶)1两,干姜半两(炮)。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心神烦躁,四肢厥冷。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以水1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猜你喜欢

  • 苦杖散

    《普济本事方》卷十:苦杖散药方名称苦杖散别名地髓汤(《世医得效方》卷八)。处方苦杖根(即杜牛膝,多取洗净,碎之)30克功能主治治妇人诸般淋。用法用量水1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用麝香、乳香少许研调下

  • 肾气丸

    药方名称肾气丸别名八味肾气丸(《金匮要略》卷上)、崔氏八味丸(《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附方)、《金匮》肾气丸(《内科摘要》卷下)、桂附八味丸(《医方集解))、桂附地黄丸(《医宗金鉴》卷四十三)。处方干

  • 金虎汤

    药方名称金虎汤别名金骨汤处方金1斤,虎头骨1枚。功能主治辟恶气。主小儿惊。用法用量金骨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七)。摘录《千金》卷五

  • 家秘祛痛散

    药方名称家秘祛痛散处方青皮(去瓤)2钱,五灵脂(研飞,去砂净)2钱,川楝子2钱,川山甲2钱,良姜(香油炒)1钱5分,延胡索1钱5分,没药1钱5分,沉香1钱,八角茴香2钱,槟榔1钱5分,木香1钱2分,砂

  • 安幼汤

    药方名称安幼汤处方当归3钱,荆芥1钱,元参3钱,陈皮3钱,熟地3钱,麦冬3钱,生甘草5分,生地1钱,黄连1分,丹皮1钱,贝母3分。功能主治助正气。主小儿出痘。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四

  • 反魂丹

    药方名称反魂丹处方当归(酒浸.切.焙.微炒)、乌犀(镑),各二两;干姜(炮)、枳壳(去瓤.麸炒)、白术(泔浸一宿.微炒)、人参(去芦)、木香(不见火)、茯苓(去皮)、丁香(不见火)、厚朴(去皮.姜汁炙

  • 生发膏

    药方名称生发膏别名甘松膏(《普济方》卷四十八)。处方蔓荆子附子细辛续断皂荚泽兰零陵香防风杏仁藿香白芷各60克松叶石南各90克莽草30克 松膏马鬐膏猪脂各1.8升熊脂1.2升制法上十八味,哎咀,以清醋1

  • 金白散

    《医部全录》卷二三○引叶心仰方:金白散药方名称金白散处方铅粉不拘多少(银窠倾过,取出铅)6钱,轻粉3钱,冰片3分。制法共为末。功能主治疳疮。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搽于患处;先用茶洗净,然后用药。摘录《医部全

  • 甘草归地汤

    药方名称甘草归地汤处方甘草(生)1钱,当归1钱,生地1钱,芍药2钱,桔梗2钱,玄参2钱,丹皮2钱,黄芩1钱。功能主治痈脓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半杯,温服。摘录《四圣悬枢》卷三

  • 慢性肝炎丸

    药方名称慢性肝炎丸处方板蓝根50斤,甘草20斤,茵陈50斤。制法将药材加工洁净,取甘草、板蓝根10斤,煮提三次,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小时;茵陈热浸二次,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合并以上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