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熟干地黄丸

熟干地黄丸

圣济总录》卷一三九:熟干地黄丸

药方名称熟干地黄丸

处方熟干地黄(焙干)120克杏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别研)牛膝(去苗叶,酒浸,焙)各45克苦参(细锉,,焙干)菟丝子(酒浸,焙,捣)肉苁蓉(酒浸,切,炒)黄耆(炙,锉)萆薢(炒)各30克 桂(去粗皮)青木香(生用)各7.5克 诃黎勒(煨热,去核)15克升麻23克

制法上一十二味,除杏仁外,捣细罗为末,入杏仁别捣,再罗匀,炼蜜和捣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远年伤折,忽因风气不和,于旧伤处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鸡峰普济方》卷七:熟干地黄丸

药方名称熟干地黄丸

处方车前子 熟干地黄葵子鹿茸各3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损,小便出血,时复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七

兰室秘藏》卷上:熟干地黄丸

药方名称熟干地黄丸

别名滋阴地黄丸(《东垣试效方》卷五)。

处方人参6克 炙甘草天门冬(汤洗,去心)地骨皮五味子枳壳(炒)黄连各9克当归身(酒洗,焙干)黄芩各15克 生地黄(酒洗)23克柴胡24克 熟干地黄30克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血凉血。治血弱阴虚,心火上攻,瞳子散大,视物则花,偏头肿闷。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食后用茶汤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猜你喜欢

  • 金花硼砂丸

    药方名称金花硼砂丸别名硼砂丸处方硼砂半两,马牙消半两,郁金半两,苦胡芦子半两,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鼠粘子(微炒)半两,白矾灰半两,黄药半两,栀子仁半两,甘草(生用)半两,黄芩半两。制法上为末,炼

  • 益智散

    药方名称益智散处方川乌(炮.去皮.脐)四两,益智(去皮)二两,干姜(炮)半两,青皮(去白)三两。炮制上为散。功能主治治伤寒阴盛,心腹痞满,呕吐泄利,手足厥冷,及一切冷气奔冲,心、胁、脐、腹胀满绞痛。用

  • 化积串

    药方名称化积串处方茶叶4两,罗苏1两(即苏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大便清。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摘录《串雅补》卷二

  • 灵应痧药

    药方名称灵应痧药处方茅苍术22两,天麻25两,丁香4两2钱,麻黄27两,川军42两,甘草24两,蟾酥7两,雄黄24两,麝香2两,冰片2两。制法共轧细面,水发蟾酥为丸,朱砂为衣。功能主治中暑昏厥,呕吐泄

  • 冬瓜洗面药

    药方名称冬瓜洗面药处方冬瓜1个(以竹刀子刮去青皮,切作片子)。制法酒1升半,水1升,同煮烂,用竹绵擦去滓,再以布滤过,熬成膏,入蜜1斤,再熬稀稠得所,以新绵再滤过,于瓷器内盛。功能主治颜面不洁,苍黑无

  • 萆薢分清散

    药方名称萆薢分清散别名萆薢分清饮(《丹溪心法》卷三)。处方益智仁 川萆解石菖蒲乌药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温肾利湿,分清去浊。主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混浊不请,白如米泔,凝如膏糊。用法用量每服

  • 加味宣风散

    《直指》卷二十一:加味宣风散药方名称加味宣风散处方鸡心槟榔3个,橘皮半两,桃仁(浸,去皮,焙)半两,白芷半两,枳壳(制)半两,牵牛2两(半炒半生)。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通利肾脏风气。主耳病。用法用量每

  • 红灵丹

    《中医外科学讲义》:红灵丹药方名称红灵丹处方雄黄18克乳香18克 煅月石30克 青礞石9克没药18克冰片9克 火消18克朱砂60克麝香3克制法上药除冰片、麝香外,共研细末,最后加冰片、麝香,瓶装封固。

  • 济腰汤

    药方名称济腰汤处方破故纸、小茴、玄胡索、牛膝、当归、杜仲、黄柏、知母。功能主治一切腰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观聚方要补》卷四引《医学集要》

  • 滑石白鱼散

    《金匮要略》卷中:滑石白鱼散药方名称滑石白鱼散处方滑石乱发(烧存性)白鱼各15克制法上三味,杵为散。功能主治治消渴,小便不利,或有血尿者。用法用量以米饮送服1.5克,日三服。摘录《金匮要略》卷中《金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