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椒汤

椒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椒汤

药方名称椒汤

处方蜀椒6升(未经蒸者,用生绸作袋子2个,每个长8-9寸,纳椒入袋中,实筑之,仍缝袋口)。

功能主治脚气挛肿,腰胯不随。

用法用量将椒袋纳釜中,以酸浆水4斗5升,入盐2升,煮5-7沸。用净瓦瓮子1口,可容5斗者,将所煮椒汁,乘热入瓮中,候其汤冷暖通脚,即以脚入瓮中,踏椒袋上蘸,仍以汤频频从骭面淋之。若瓮中椒袋觉冷,即换釜中热者,其汤或冷,亦换釜中热汤,其使了汤并椒袋,却纳釜中,以微火温之,常令热,亦须于密室中,勿令风吹。若两脚觉痹牵风如虫行,头项肢体,皆有汗出,腹中鸣,此是气下,即止。若汗后觉心气闷,可取冷饭吃3-5口,以鹿脯下之。若觉微利,此是病状通泄也。若未愈,即隔日或3日,取旧汤袋等,依前法踏蘸,还以得汗及腹鸣为度。其蘸脚汤,只可离脚面3-4寸,不可过踝。

注意宜食酥蜜姜汤并鹿肉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外台》卷二十二引《删繁方》:椒汤

药方名称椒汤

处方蜀椒1两,矾石半两,桂心1两。

功能主治虫齿痛。

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含之,漱齿勿咽汁。

摘录《外台》卷二十二引《删繁方》

猜你喜欢

  • 六味合五子丸

    药方名称六味合五子丸处方大熟地8两,山药4两,山萸肉4两,茯苓3两,丹皮3两,泽泻3两,枸杞子4两,菟丝子4两,五味子2两,车前子2两,复盆子2两。制法上为末。石斛6两熬膏,和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补天一

  • 三生止痛汤

    药方名称三生止痛汤处方生地黄12克,生石膏15克,生甘草15克,骨碎补10克,刺蒺藜10克,川黄柏10克,北防风10克,白菊花10克。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消肿止痛。主风热之邪,内袭肺胃,肺胃蕴热。用法用

  • 大七香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大七香丸药方名称大七香丸处方香附子(炒)6千克 麦蘖(炒)3千克丁香皮10千克 缩砂仁藿香叶各7.5千克甘松乌药各2千克肉桂(去粗皮)甘草(炒)陈皮(去白,洗)各7.5千克制

  • 白银锭子

    药方名称白银锭子处方白芷3两,白矾1两。制法上为细末,铁勺熔成饼,再入炭火,煅令烟尽取出,去火毒,为末,用面糊和为锭子成条。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插入漏内,直透里痛处为止。每日上3次,至7日为止,至9

  • 白茯苓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白茯苓汤药方名称白茯苓汤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五灵脂1两,白芷(微炒)1两,黄明胶(两片)1两(炙令燥)。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虚劳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8分

  • 参术启脾丸

    药方名称参术启脾丸处方人参(去芦)2两,白术(麸皮炒)4两,黄耆(蜜炙)2两,白茯苓(去皮)2两,山药(微炒)2两,甘草(炙)5钱,陈皮(去半白)1两,黄连(炒)8钱,法制半夏粉1两,砂仁1两,神曲(

  • 缓风散

    药方名称缓风散处方自然铜、蜈蚣、全蝎、地龙、僵蚕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正搐被人持捉,风涎流滞,气血不通,遂成曲戾不随。用法用量竹管1个,上钻孔49个,先入半自然铜在筒内,次入蜈蚣一

  • 清耳膏

    药方名称清耳膏处方附子尖(生)石菖蒲蝉蜕(生,去土)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耳内或痒或痛。用法用量耳痛者用麻油调入;耳痒者,用生姜汁调成锭子,用纱布裹好,塞入耳中。药干便换。摘录《医方类聚》卷七

  • 百生方

    药方名称百生方处方茯苓(去应)、贯众、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百物入咽喉,鲠欲死者。用法用量每服1钱,米饮调下。摘录《中藏经》卷下

  • 百部根酒

    药方名称百部根酒别名百部酒处方百部根4两。制法以酒1斗,渍再宿。功能主治卒上气咳嗽。用法用量百部酒(《本草纲目》卷二十五)。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