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术苓忍冬酒

术苓忍冬酒

药方名称术苓忍冬酒

处方白术60g 白茯苓60g甘菊花60g 忍冬叶40g 白酒1500ml

炮制1. 将白术、白茯苓捣成碎末,忍冬叶切细,然后将四味药装入纱布袋;

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醇酒浸泡,封口;

3. 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后再添入凉开水1000ml,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补脾和胃,益智宁心,明耳目,祛风湿。主治脾虚湿盛,院腹痞,心悸、目昏,腰脚沉重,颇宜于中年人脾胃虚弱者。

用法用量每次10~15ml,每日1~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备注(1)白术、白茯苓:健脾渗湿。甘菊花:清心明目。忍冬叶:祛风除湿。

摘录《民间验方》

猜你喜欢

  • 痢圣散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痢圣散子药方名称痢圣散子处方当归(去芦)、干姜(炮),各二两;黄柏皮(去粗皮)、甘草、枳壳(去瓤)、御米(即罂栗子.性与壳同)、罂粟壳(去蒂.盖),各四两。炮制上为

  • 黑牛散

    药方名称黑牛散处方黑牛儿(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赤白痢、噤口痢及泄泻。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或1钱,烧酒调服,小儿以黄酒服。摘录《本草纲目》卷四十一引李延寿方

  • 白薇十味丸

    药方名称白薇十味丸处方白薇3两,知母4两,地骨皮3两,干地黄6两,麦门冬5两(去心),甘草4两(炙),蜀漆3两,萎蕤3两,橘皮2两,人参3两。制法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天行后不了了,体

  • 钩藤子芩汤

    药方名称钩藤子芩汤处方钩藤3分,黄芩3分,沙参3分,知母(焙)1两,升麻1两,犀角(镑)1两,蚱蝉2枚(炙,去翅头足),蛇蜕皮3寸(炙),柴胡(去苗)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白术半两。制法上为粗末。

  • 长肉膏

    《景岳全书》卷六十四:长肉膏药方名称长肉膏处方人参1两,黄耆1两,当归1两,夜合树皮1两,玄参1两,血余3两,老鼠1个细药:血竭5钱,龙骨5钱,赤石脂5钱,白腊5钱。制法上用麻油1斤,煎飞丹收。功能主

  • 加味六君子汤

    《医宗金鉴》卷五十五:加味六君子汤药方名称加味六君子汤处方人参白术炮姜陈皮半夏(制)茯苓炙甘草升麻(蜜炙)柴胡(酣炒)肉桂功能主治补脾益气,升阳和胃。治小儿肝木乘脾,食少气弱,阳气不营于四末,以致产生

  • 唤肠散

    药方名称唤肠散处方草乌(生)1个,白姜1指大,白矾1钱(飞)。制法上为末,加乳香1钱研匀。功能主治诸痔。用法用量每用半钱,葱涎调,涂于肛门内。不久,其痔自取落。注意外痔不用。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五

  • 茶调香附散

    药方名称茶调香附散处方香附子不拘多少。制法上药于木石臼内捣去皮毛,用清水或米泔浸1宿,取出控干,入无油锅内炒香熟,紫黑色为度,取出去火毒,碾为细末。功能主治肠风脏毒。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浓腊茶调下。

  • 桦皮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桦皮散药方名称桦皮散处方杏仁(去皮.尖.用水一碗.于银铫子内熬.候水减一半以来.取出放令干)、荆芥穗,各二两;枳壳(去瓤.用炭火烧存性.取出于湿纸上令冷)、桦皮(烧

  • 滑胎饮

    《鸡鸣录》:滑胎饮药方名称滑胎饮处方茯苓1钱5分,归身1钱5分,焦白术2钱,煨川芎2钱,制香附2钱,广皮2钱,苏梗8分,酒芩5分,炙草5分。功能主治素患堕胎,及难产者。用法用量水煎,临月服,3日进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