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恶实散

恶实散

圣济总录》卷一一八:恶实散

药方名称恶实散

处方恶实(炒)乌梅(去核)各15克甘草(炙,锉)7.5克

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唇肿生核。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童便,150毫升,煎至三五沸,和滓乘热含漱,冷则吐之,一日三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八

圣济总录》卷一八一:恶实散

药方名称恶实散

处方恶实(炒)1两,木通(锉)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风翳,散漫侵瞳人;及风疳眼。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以水捣羊子肝汁调下,早晨、日晚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方出《本草衍义》卷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三:恶实散

药方名称恶实散

处方牛蒡子(微炒)1两,荆芥穗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壅涎唾。主咽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夜卧汤点服。当缓取效。

摘录方出《本草衍义》卷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经验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三:恶实散

药方名称恶实散

处方恶实1合(半生半炒)。

制法上杵为末。

功能主治风热闭塞咽喉,遍身浮肿。

用法用量热酒调下1钱匕。立愈。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经验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猜你喜欢

  • 取渊汤

    药方名称取渊汤处方辛夷6克当归30克柴胡3克 炒栀子9克玄参30克 贝母3克功能主治治鼻渊。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三

  • 椒面粥

    《圣济总录》卷一八九:椒面粥药方名称椒面粥别名椒面羹(《饮膳正要》卷二)。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7.5克(炒出汗,水浸一宿,焙干,末之)白面90克功能主治治久患冷气,心腹积痛,呕吐不能下食。用法用量

  • 黄药散

    《圣惠》卷十:黄药散药方名称黄药散处方黄药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栀子仁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槟榔半两,郁金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龙胆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川朴消1两,紫菀1

  • 连壳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连壳丸药方名称连壳丸处方黄连枳壳各60克(锉,以槐花120克同炒,去槐花)制法上药研末,蒸饼为丸。功能主治清热理气,凉血止血。治湿热内伤,大便下血。用法用量每次50~70丸,用

  • 清营退肿膏

    药方名称清营退肿膏处方生大黄60克 生川柏30克黄芩30克 东丹30克天花粉30克滑石30克芙蓉叶60克功能主治清热活血,消肿止痛。治骨折伤筋初期,焮红作痛。用法用量为细末,用凡士林调敷。摘录《中医伤

  • 化气调经汤

    药方名称化气调经汤处方香附米(酒浸一宿,晒干)30克橘皮60克羌活30克白芷30克甘草牡蛎(煅)天花粉皂角刺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流注疬。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清汤送下,不拘时候,一日三次。与

  • 春水散

    药方名称春水散处方青盐1两,白矾1两,花碱1两,盆消1两,朴消1两,黄丹2钱,绿豆粉2两,薄荷半斤(取霜)。制法将前5味取生姜自然汁1两和匀,于铁器内枯干,与他药同为细末。功能主治除昏退翳,截赤定疼。

  • 八宝丹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八宝丹药方名称八宝丹处方真犀黄3克 血珀6克珍珠6克冰片3克 滴乳15克 飞面24克 辰砂6克 飞滑石12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广疮结毒。用法用量每日调服0.36克。摘录《

  • 均气散

    《御药院方》卷十一:均气散药方名称均气散处方桑白皮2两,陈皮(去白)1两半,桔梗1两,甘草(炙)1两,赤茯苓1两,藿香叶半两,木通4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脾肺气逆,喘嗽面浮,胸膈痞闷,小便不利

  • 汉椒散

    药方名称汉椒散处方汉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桂心3分,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麻黄3分(去根节),当归3分,木香3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风走注疼痛,及白虎历节风。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