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建脾汤

建脾汤

《鸡峰》卷十二:建脾汤

药方名称建脾汤

别名健脾汤

处方生姜1斤(切片,青盐3两,研拌1宿,焙干),草豆蔻2两,大麦糵2两,陈橘皮2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调中养气,消化宿谷。主

用法用量健脾汤(《普济方》卷二十三引《十便良方》)。

摘录《鸡峰》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建脾汤

药方名称建脾汤

处方厚朴(去粗皮,锉)4两,苍术(水浸,去皮,锉)4两,大枣1升(煮熟,剥去皮核,研取枣汁约5升以来,同煮厚朴苍术,候水尽为度,滤出焙干),陈橘皮(去白,面炒)3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半,人参2两,甘草(炒)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益胃气,思饮食。主妊娠下痢,脐腹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生姜3片,大枣1个(擘破),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医方类聚》卷一九八引《吴氏集验方》:建脾汤

药方名称建脾汤

处方茴香2两(别炒),粉草4两(锉),白盐6两(炒),高良姜4两(水煮20-30沸,控干,切作片子,以麻油炒)。

制法上先将良姜、甘草、盐同炒,令甘草紫色,入茴香,同研为末。

功能主治快脾胃,进饮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沸汤点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八引《吴氏集验方》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建脾汤

药方名称建脾汤

处方诃黎勒(煨,去核)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白术(锉,炒)半两,干姜(炮)半两,陈曲(炒)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肉豆蔻(去壳)3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虚泄滑不止,腹内虚鸣。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用水1盏,加生姜3片,盐少许,煎取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传信适用方》卷一:建脾汤

药方名称建脾汤

处方生姜1斤(洗,和皮切,入干瓷盆内,以盐4两淹1宿,日中拌晒,以盐汁尽为度),草豆蔻(焙干)2两,甘草(炙)2两,陈皮(去白)2两,神曲(炒)2两,麦糵(炒,勿焦)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大益脾胃,消痰进饮食。主早出冒冷及酒病。

用法用量空心、食前白汤点服。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一

《千金翼》卷十五:建脾汤

药方名称建脾汤

处方地黄1两,黄耆1两,芍药1两,甘草1两(炙),生姜2两,白蜜1升。

功能主治脾气不调,使人身重如石,欲食即呕,四肢酸削不收。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纳蜜,搅令微沸。每服8合,日三夜一。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猜你喜欢

  • 八仙长寿丸

    药方名称八仙长寿丸别名麦味地黄丸(《医级》卷五)。处方怀生地黄240克山茱萸120克 怀山药120克 白茯苓90克牡丹皮90克泽泻90克麦冬90克 五味6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

  • 葱白熨

    《仙拈集》卷三:葱白熨药方名称葱白熨处方葱白(连根)。功能主治乳痈,吹乳。用法用量上捣烂,敷乳患处,上用平底瓦罐盛灰火熨葱上1时,葱茎熟热,蒸乳上。汗出即愈;或以葱捣烂炒热敷上,冷即换,再炒。摘录《仙

  • 蟾麝散

    药方名称蟾麝散处方胆矾2钱,蟾酥1字,麝香少许。制法上为细末,用蒸饼心为丸,如芥子大。功能主治疳疮漏。用法用量纴在疮内。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伏铁饮

    药方名称伏铁饮处方常山1两,生铁2两。功能主治瘴疟。用法用量用酒2碗,煎取1碗,去铁,用常山,又以甘草2寸,枣子7个,同煎取1盏,去滓,放1夜,来日早晨吃。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三引《吴氏集验方》

  • 鹿角芜荑丸

    药方名称鹿角芜荑丸处方鹿角屑1分,芜荑仁1分(炒),附子1分(炮裂,去皮),赤石脂半两,黄连1分(去须,炒),地榆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久赤白痢不止,腹痛。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

  • 地丁膏

    药方名称地丁膏处方黄花地丁(即蒲公英)8两,紫花地丁8两。制法以长流水洗净,用水熬汁,去滓,又熬成膏。功能主治乳吹,并一切毒。用法用量摊贴。摘录《惠直堂方》卷三

  • 润肺止嗽方

    药方名称润肺止嗽方处方松子肉9克 贝母紫菀各4.5克知母牛膝各3克枇杷叶菊花各9克功能主治治水亏金燥,火盛刑金,喉干声哑。用法用量水煎,睡时温服。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五

  • 蔓菁散

    《圣济总录》卷一○八:蔓菁散药方名称蔓菁散处方蔓菁子4两(洗),蛇蜕2两。制法先用瓷罐盛蔓菁子,火烧黑焦无声后钳出,入蛇蜕在内,又轻烧蛇蜕成灰,候冷细研。功能主治肝虚,风邪攻目,目晕,瞻视不明。用法用

  • 补中益气丸

    药方名称补中益气丸处方炙黄芪200g党参60g 炙甘草100g白术(炒)60g当归60g升麻60g柴胡60g陈皮60g性状为棕色的水丸,或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微苦、辛。炮制上八味

  • 麻黄左经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麻黄左经汤药方名称麻黄左经汤处方麻黄(去节)干葛细辛白术(切,米泔浸)茯苓防己桂心(不见火)羌活防风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脚气,风寒暑湿流注足太阳经,手足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