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安中散

安中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安中散

药方名称安中散

处方玄胡索(去皮)、良姜(炒)、干姜(炮)、茴香(炒)、肉桂,各五两。牡蛎(煅)四两,甘草(炒)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远年日近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气留滞于内,停积不消,胸膈胀满,攻刺腹胁,恶心呕逆,面黄肌瘦,四肢倦怠。

又治妇人血气刺痛,小腹连腰攻注重痛,并能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热酒调下,妇人淡醋汤调服。

如不饮酒者,用盐汤点下。并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三因》卷八:安中散

药方名称安中散

别名安中汤

处方地黄2两半,巴戟天2两半(去心),龙骨2两半,远志3两(去心,炒),茯苓3两,天雄3两(炮,去皮脐),五味子3两,山药3两半,苁蓉4两(酒浸),续断4两,蛇床子4两半(略炒),菟丝子(酒浸)4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醉饱心虚而合阴阳,累于心脾肾三经,而致三焦虚寒,短气不续,腹不安食,随即洞下,小便赤浊,精泄不禁,脚胫酸疼,小腹胀满。

用法用量安中汤(《奇效良方》卷三十四)。

摘录《三因》卷八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安中散

药方名称安中散

处方小麦(炒黄)4两,干姜(锉,炒)1两,甘草半两(炙),陈曲(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除邪热,和胃进食。主干呕。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以大枣煎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安中散

药方名称安中散

处方玄胡索5两(去皮),良姜5两(炒),干姜5两(炮),茴香5两(炒),肉桂5两,牡蛎(煅)4两,甘草(炒)10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主远年近日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气留滞于内,停积不消,胸膈胀满,攻刺腹胁,恶心呕逆,面黄肌瘦,四肢倦怠;及妇人血气刺痛,小腹连腰攻疰重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酒调下;妇人淡醋汤调服;如不饮酒,用盐汤点下;并不拘时候。

注意实热者忌服。

摘录《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

猜你喜欢

  • 柏姜散

    药方名称柏姜散处方黄柏2钱,干姜8分。制法合焙成炭(存性),研极细末。功能主治喉证,阴虚火盛。用法用量吹之。摘录《喉证指南》卷四

  • 开导汤

    药方名称开导汤处方乌药1钱半,香附1钱半,槟榔1钱半,陈皮1钱半,车前1钱半,当归1钱半,羌活1钱半,延胡1钱,灵脂1钱,厚朴1钱,小茴1钱,甘草4分。功能主治胸膈作痛,连胁横脐,移走不定。用法用量葱

  • 二陈导痰汤

    《伤寒大白》卷二:二陈导痰汤药方名称二陈导痰汤处方半夏、南星、枳实、赤茯苓、橘红、甘草、石菖蒲。功能主治因痰成疟。寒热似疟,发时胸前或满,或热,或嘈,或痛,或恶心呕吐者。用法用量外感表邪,加羌活、柴胡

  • 加味育阴润燥饮

    王渭川方:加味育阴润燥饮药方名称加味育阴润燥饮处方鲜生地60克,旱莲草24克,板蓝根24克,黄甘菊9克,川贝9克,大青叶9克,枸杞12克,石斛12克,琥珀末6克。功能主治育阴,清火,润燥。主暑湿伏火,

  • 大黄枳壳汤

    药方名称大黄枳壳汤处方大黄枳壳厚朴陈皮甘草木通功能主治泻积泄热。用法用量煎汤调服六散9克。元气虚积热甚而应下者,加人参。主肠胃积热,泄泻腹痛,发热口渴,肚腹皮热,泻下黄沫,或欲便不得,肛门重滞,小便赤

  • 大乳没散

    药方名称大乳没散处方白术当归白芷、炙草没药各9克(研匀)乳香6克(另研)桂心4.5克(研)制法上药和匀,再研极细。功能主治主跌扑损伤,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9克,温酒送下。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

  • 薄肤膏

    药方名称薄肤膏处方密陀僧末620克白及末180克轻粉125克 枯矾30克 凡土林1.87千克制法先将轻粉研细,至不见星为度,逐次加入密陀僧、白及末,最后加入枯矾研极细,加入凡士林调成油膏。功能主治薄肤

  • 龙脑天麻煎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龙脑天麻煎药方名称龙脑天麻煎处方甜瓜子(汤洗令净)、浮萍草(拣.洗净)、川乌(炮.去皮.脐)、地榆(去苗.刮削令净)、黑参(洗净.焙),各五十两。天麻(去苗)一百两

  • 化气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气汤药方名称化气汤处方沉香、胡椒,各一两;木香、缩砂(去壳)、桂心(去粗皮),各二两;丁香皮、干姜(炮)、蓬莪茂(煨)、茴香(炒)、青皮(去白.麸炒)、陈皮(去瓤

  • 化痰涎方

    药方名称化痰涎方处方明矾1两(枯过),白僵蚕半两(去头脚丝)。制法上为末,研生薄荷令烂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化痰涎。主痰饮,咳嗽。用法用量每服20丸,薄荷汤送下,1日3次。摘录方出《续本事》卷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