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麦煎散

大麦煎散

药方名称大麦煎散

处方九肋鳖甲1两半,银州柴胡1两,秦艽1两,木香半两,川乌头半两,干漆1两,干葛1两,石菖蒲1两,宣连1两,官桂半两,黑附子半两,石斛1两,沉香1两。

制法上锉细,如豆大。

功能主治劳气,四肢烦疼,拘急劳倦;兼治虚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两,用小麦汤1升,同煎至5合,去滓,分2次温服。

摘录《鸡峰》卷九

猜你喜欢

  • 防己黄耆汤

    《金匮要略》卷上:防己黄耆汤药方名称防己黄耆汤别名汉防己汤(《类证活人书》卷十七)、黄耆防己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五)。处方防己30克甘草15克(炒)白术22.5克黄耆37.5克(去芦)制法上药锉碎。

  • 柏叶汤加减

    药方名称柏叶汤加减处方柏叶10克,干姜3克,艾叶10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炙草5克,阿胶(另煎)10克,田三七末(冲服)3克。功能主治温阳益气活血止血。主虚寒牙衄。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 桂枝麻黄柴胡四物去杏仁加桃仁汤

    药方名称桂枝麻黄柴胡四物去杏仁加桃仁汤处方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四物汤去杏仁加桃仁。功能主治三阴疟疾,疟在夜发。摘录《金鉴》卷四十二

  • 柴苓饮

    药方名称柴苓饮处方柴胡6~9克猪苓茯苓泽泻各6克白术6~9克肉桂3~9克功能主治解表利湿。主风湿发黄,发热身痛,脉紧,表里俱病,小便不利,中寒泄泻。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服。如寒邪胜者,加生姜3~5

  • 花蕊石丸

    药方名称花蕊石丸处方地骨皮5钱,百部5钱,百合5钱,天冬5钱,麦冬5钱,薏苡仁1两,花蕊石1两,寒水石3钱,胡黄连3钱,真熊胆3钱。制法上为末,绿豆粉为丸。功能主治麻后来毒未清,留滞肺经,致吐痰如黄脓

  • 芦荟黄连丸

    药方名称芦荟黄连丸摘录《麻疹备要方论》。为《原瘄要论》“芦荟丸”之异名

  • 白僵蚕散

    《得效》卷十六:白僵蚕散药方名称白僵蚕散处方白僵蚕(去丝嘴,炒)半两,粉草半两,细辛半两,旋覆花(蒸熟,焙)半两,荆芥1分,木贼半两,黄桑叶1两(嫩者)。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肺虚受风,眼目冲风泪出,或

  • 家秘胆星丸

    药方名称家秘胆星丸处方陈胆星、青黛、海石、龙胆草、甘草。功能主治胆火成痰,痰火内扰不得眠。摘录《伤寒大白》卷三

  • 酒肿丸

    药方名称酒肿丸处方萝卜10枚,皂角5枚。制法上2味用水煮干,去皂角,将萝卜捣烂,蒸饼糊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酒肿,及脾虚发肿。用法用量萝卜煎汤送下。摘录《赤水玄珠》卷五

  • 羊胆丸

    药方名称羊胆丸处方羊胆干膏53g百部150g白及200g 渐贝母100g甘草60g性状为灰黄色的水丸;气微腥,味甘、苦。炮制上五味,甘草、白及分别粉碎成细粉;其余羊胆干膏等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