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卢氏异方感应圆

卢氏异方感应圆

药方名称卢氏异方感应圆

处方黄蜡(真者十两),巴豆(百粒,去皮,研为粉,用纸数重裹捶,油透再易纸,至油尽成白霜为妙),乳香(研)三钱,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研细,依巴豆法去油),丁香(怀干)、木香(湿纸裹.煨)、干姜(炮)、肉豆蔻(面裹.煨)、荜澄茄槟榔青皮(汤洗.去瓤.炒)、百草霜(筛细)、片子姜黄,各一两。

炮制上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乳香外,馀并为细末,却同前四味拌和研匀。先将上项黄蜡十两,于银、石器内熔化作汁,用重绵滤去滓,以无灰好酒一升,于银、石器内煮蜡熔,数滚取起,候冷,其蜡自浮于酒上,去酒不用。春夏修,合用清麻油一两,秋冬用油一两半,于入银器内熬,令香熟;次下酒煮蜡,同化作汁,乘热拌和前项药末十分均匀了,候稍凝,分作剂子,用罐子盛之,半月后方可服。

功能主治常服健脾进食,永无寒热泻痢之疾。盖消磨积滞以渐,自然无疾,温酒食醉饱,尤宜多服,神效不可述。

用法用量如服,旋圆如萝卜子大,任意服之,二、三十圆加至五十圆无碍。

此药以蜡多,虽难圆,然圆子愈细,其功愈博,临睡须常服之。

若欲治病,不拘时候。

备注与和剂方大不同,但用,修制须如法,分两最要匀停,止是暖化,不可偏胜。

此药积滞不动脏腑,其功用妙处在用蜡之多,切不可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先期汤

    药方名称先期汤处方生地黄川当归白芍药各6克黄柏知母各3克 条芩黄连川芎阿胶(炒)各2.4克艾叶香附炙甘草各2.1克功能主治治经水先期。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温服。摘录《证治准绳

  • 五物人参饮

    药方名称五物人参饮处方人参甘草(炙)各15克麦门冬30克(去心)生地黄45克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治小儿天行壮热,咳嗽,心腹胀满。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茅根半握,煎至100毫升,去滓

  • 沉香蒺藜丸

    药方名称沉香蒺藜丸处方沙苑蒺藜(酒炒)2两,防风2两,葫芦巴(酒炒)半两,茴香(炒)半两,金铃子(末)半两,地龙(去土)半两,牡丹皮半两,沉香2分,荜澄茄2分,木香2分。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

  • 附子涂脚方

    药方名称附子涂脚方处方附子1枚(生,为末)。功能主治口疮。用法用量上以姜汁和匀,摊脚心。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 桂枝石膏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桂枝石膏汤药方名称桂枝石膏汤处方桂枝15克石膏知母各45克 黄苇3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疟无他证,隔日发,先寒后热,寒少热多者。用法用量分作三服。每服用水150毫升煎

  • 人参五味散

    药方名称人参五味散处方黄耆6克人参9克白术4.5克 白茯苓9克当归6克 熟地黄9克 吉梗2.4克地骨皮9克陈皮6克前胡6克柴胡2.4克五味子1.2克枳壳3克 桑白皮9克甘草2.4克制法上药锉为一剂。功

  • 芙蓉软膏

    药方名称芙蓉软膏处方芙蓉叶30克,泽兰叶30克,黄芩30克,大黄30克,黄连30克,黄柏30克。制法上为细末,香油调。功能主治淋巴腺结核。用法用量敷患处。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红内消散

    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八,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一六:红内消散药方名称红内消散处方红内消。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龟背。用法用量用龟尿调,点背上骨节,久久自安。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八,名见《医部全录》

  • 侧柏散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侧柏散药方名称侧柏散处方侧柏(去枝)1两,木贼(锉,炒微焦)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室女月水不断。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米饮亦得。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幼幼新书》卷

  • 保生如圣散

    药方名称保生如圣散处方益母草2两,砂仁2钱,陈皮1钱,益智仁3钱(去皮),当归4钱(弱者多用),大枳壳1两,甘草6分,白芍药4钱。功能主治胎前误食热毒之物,伤胎不顺,妇人九个月胎,欲产期忽然肚痛,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