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葛根汤

加味葛根汤

医宗己任编》卷三:加味葛根汤

药方名称加味葛根汤

处方升麻葛根前胡桔梗山楂青皮木通荆芥、抚芎、甘草、灯心。

功能主治小儿发热,看有痘情,耳冷、尻冷、脚冷,眼如含水,懒于言笑。

用法用量用此方服至见点。如服后而不见点,是毒盛也,其症必重。如见点如糠粞齐布,热甚口臭,此脾经痘也,死不治矣。

若热甚、气闷、谵语、腰无力,冬月加麻黄1钱;夏月加石膏1钱,甚者加至2钱;如冬月热甚,过4-5日,重症已见,而舌灰白色者,亦须以石膏麻黄用之;夏月苏叶、薄荷俱可进退用之。

摘录医宗己任编》卷三

《种痘新书》卷十二:加味葛根汤

药方名称加味葛根汤

处方升麻、干葛、赤芍甘草桔梗柴胡防风荆芥连翘地丁木通麦冬

功能主治痘失表,发热谵语。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片玉痘疹》卷六:加味葛根汤

药方名称加味葛根汤

处方升麻、干葛、赤芍甘草荆芥穗、柴胡牛蒡子(炒)、桔梗(洗)、连翘木通防风

功能主治发表解毒托里。主痘疹蒸蒸作热,烦躁昏眩,毒深痘密而重者,痘失表,发热谵语。

用法用量竹叶为引,水1盏煎服。

大便结,加紫草红花;作渴,加麦冬天花粉;腹痛闭结,加酒大黄

摘录《片玉痘疹》卷六

猜你喜欢

  • 阿魏通经丸

    药方名称阿魏通经丸处方铁粉10钱,阿魏3钱,芦荟3钱,没药3钱。制法上为末,取二厘为一丸。功能主治子宫冲逆,因经闭者。用法用量每服15丸,1日数次。摘录《经验良方》

  • 加减辛夷散

    药方名称加减辛夷散处方茶调散加辛夷仁1两,藁本1两,苍耳子1两,木通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风热上壅,鼻流浊涕,或腥臭头昏,眉棱骨痛。用法用量淡茶清调下。摘录《得效》卷十

  • 防病牛黄汤

    药方名称防病牛黄汤处方牛黄1分,芍药1分,杏仁1分(炒,去皮尖),蜣蜋1分,蜂房1分,黄芩1分,人参1分,葛根1分,甘草1分(炙),蚱蝉1分(炙),芒消1分,川芎1分,桂心1分,大黄3分,当归3分,石

  • 明目延龄丸

    药方名称明目延龄丸处方霜桑叶6克菊花6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清热散风,平肝明目。治风火眼痛目赤,头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开水送服。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葱苏饮

    药方名称葱苏饮处方苏叶2钱,陈皮2钱,大力子3钱,前胡2钱,桔梗2钱,红花5分,川芎2钱,葱白3条。功能主治疹症,面青神慢。摘录《绿槐堂麻瘄良方》

  • 地黄小煎

    药方名称地黄小煎处方干地黄(末)1升,蜜2升,猪脂1斤,胡麻油半升。制法上以银器中煎令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服,瘦黑者肥充。主五劳七伤,羸瘦干削。用法用量每服3丸,饮送下,日3次。稍加至10

  • 白术膏

    《医学入门》卷七:白术膏药方名称白术膏处方白术500克陈皮120克功能主治脾胃不和,饮食无味,大便泄泻。用法用量煎膏。每次服15~20毫升,开水冲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卫生总微》卷十:白术膏药方名

  • 加味四斤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加味四斤丸药方名称加味四斤丸处方苁蓉(酒浸)牛膝(酒浸)天麻木瓜干鹿茸(燎去毛,切,酥炙)熟地黄菟丝子(酒浸通软,别研细)五味子(酒浸)各等分(一法不用五味子,有杜仲)制法上

  • 二香三棱丸

    药方名称二香三棱丸处方丁香1两,本香1两,京三棱(煨,锉)3分,鸡爪三棱3分,石三棱3分,硇砂(研)半两,牵牛子(炒)半两,大黄(炮)半两,蓬莪术(炮)半两,槟榔(锉)1两,巴豆50个(去皮心,出油7

  • 桐油膏

    药方名称桐油膏处方桐油百草霜发灰 黄丹乳香鹿角灰各9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熬膏。功能主治治臁疮生于内臁,初起势甚重者。用法用量涂油纸上,贴患处。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