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左金丸

加味左金丸

《集验良方》卷三:加味左金丸

药方名称加味左金丸

处方黄连(姜汁炒)半斤,吴萸(汤泡)3两,青皮(醋炒)2两,木香2两,槟榔4两,川芎2两。

制法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因酒食怒气所伤,致肝火郁结,两胁胀痛,及胃脘当心痛,吐酸,不思饮食。

摘录《集验良方》卷三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加味左金丸

药方名称加味左金丸

处方黄连(姜炙)6两,吴茱萸(炙)2两,柴胡2两,青皮(炒)2两,黄郁金2两,香附(炙)3两,白芍4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舒郁宽中,平肝止痛。主气郁肝旺,胸膈堵塞,两胁刺痛,多发急怒。

用法用量每16两用滑石细粉4两为衣闯亮。每服2钱,1日2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引《冰玉堂经验方》:加味左金丸

药方名称加味左金丸

处方柴胡3g,枳实6g,白芍9g,元胡9g,川楝子9g,青黛9g,竹茹9g,香附9g,黄连18g,吴萸3g,甘草6g。

制法蜜为丸。

功能主治疏肝清热,降逆止顺。主呃逆连声,因情志不舒而诱发,气冲引胁,脘闷纳呆,两胁胀痛,咽中不利,肠鸣矢气,舌苔薄白,脉弦。

用法用量每服3g,日3次。

各家论述柴胡、延胡、枳实竹茹香附舒肝气;青黛白芍、川楝清肝热;黄连、吴萸降逆止呃。诸药合用,共奏疏肝清热,降逆止呃之功。

摘录《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引《冰玉堂经验方》

猜你喜欢

  • 戎盐丸

    药方名称戎盐丸别名加减三黄丸(《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四一五)。处方戎盐黄芩黄柏大黄各75克人参桂心各30克甘草1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心火炽盛,舌上有孔,

  • 神明膏

    药方名称神明膏处方五灵脂不拘多少制法微炒为末,新汲水调成膏。功能主治治痈疽,疮疖,毒肿。无头疼痛,或有数头,烦热者。用法用量涂于故绯绢上贴之。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四

  • 犀黄丸

    药方名称犀黄丸别名西黄丸(《治疗汇要》卷下)。处方犀黄0.9克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30克(研极细末)麝香4.5克 黄米饭30克制法上药,用黄米饭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 参连菖蒲汤

    药方名称参连菖蒲汤处方人参1钱,黄连1钱(姜炒),石菖蒲8分,石莲子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噤口痢。用法用量水2盏,煎至1盏,终日细细呷之。如吐又服,但得一呷下咽便好,要封脐引热下行,用螺肉捣碎,入

  • 护脐丸

    药方名称护脐丸处方胡椒5分,硫黄1钱。制法上为细末。黄蜡一钱溶化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肚腹诸痛。用法用量用时取1丸入脐内,以膏药盖之,甚效。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二

  • 崔氏乌头圆

    药方名称崔氏乌头圆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川乌(炮.去皮.脐)、赤石脂,各三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肉桂(去粗皮)、干姜(炮),各二两。炮制上六件捣,罗细末,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补虚四物汤

    药方名称补虚四物汤处方当归3-5钱,川芎8分,熟地5-7钱,白芍(酒炒)1钱5分,山药2钱,枸杞2-3钱,黄耆(蜜炒)2钱,杜仲(盐炒)1钱半,肉桂1钱。功能主治瘦人血虚,经水渐少,脉弱无神。用法用量

  • 黑地黄丸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黑地黄丸药方名称黑地黄丸处方苍术500克(米泔浸)熟地黄500克 川姜(冬30克,夏15克,春21克)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脾益肾。治脾肾不足,房劳

  • 解结提金散

    药方名称解结提金散处方柴胡2两(去芦),川芎5钱,甘草5钱,陈皮5钱(去白),人参1两5钱,桔梗5钱,乳香1两,没药5钱,粟壳10两(去顶,切丝,水泡,晒干,蜜炒黄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五劳七伤

  • 皲裂膏

    药方名称皲裂膏处方荆芥9克防风9克桃仁9克红花9克当归9克制法用猪油250克,将上药煎枯去滓即成。功能主治养血润肤,祛风止痒。治手足皲裂肥厚者。用法用量外涂患处。摘录《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