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凤髓膏

凤髓膏

证治汇补》卷二引《医鉴》:凤髓膏

药方名称凤髓膏

处方人参4两,山药4两,白茯苓(去皮)4两,胡桃肉4两,杏仁(去皮尖)4两,酥油4两,白沙蜜1斤。

制法人参3味为细末,次将胡桃、杏仁捣一处,再将油、蜜化开,瓷器内搅匀,竹叶封固,大锅内5-7分水煮沸成膏。

功能主治虚损;脾气虚衰,食少便结,脉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好酒下。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脾气虚寒,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输纳无权,故饮食少进,大便干结不通。人参扶元以补脾肺;胡桃润燥以益肾肝;山药补脾阴;茯苓渗理脾气;酥油滋液润肠;白蜜生津润燥;杏仁降气润燥,以通肠结,酒以行之,大便有不通润者乎?此健中润燥之剂,为中虚肠结之专方。

摘录证治汇补》卷二引《医鉴》

《外台》引苏游方(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一):凤髓膏

药方名称凤髓膏

处方松子仁1两,胡桃仁2两。

制法上研膏,和熟蜜半两收之。

功能主治润肺。主肺燥咳嗽。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风髓汤,与剂型不符,据《卫生鸿宝》改。

摘录《外台》引苏游方(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一)

猜你喜欢

  • 参耆羚角汤

    药方名称参耆羚角汤处方羚羊角(镑)1两,防风1两,五味子1两,赤茯苓1两,人参1两,黄耆1两半,茺蔚子1两半,知母1两半。功能主治风牵眼偏斜外障。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准绳·类方》卷七

  • 柴胡大黄汤

    药方名称柴胡大黄汤别名柴胡汤处方柴胡(去苗)1两,大黄(湿纸裹,煨)1两,朴消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甘草(炙,锉)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日数过多,热结在里,心中气闷,或发疼痛,狂言不

  • 活血舒筋止痛洗药

    药方名称活血舒筋止痛洗药处方酒归尾3钱,赤芍2钱(炒),丹皮2钱,乳香1钱(研),夏枯草3钱,没药1钱(研),木香1钱(研),红花1钱(酒)。功能主治活血舒筋,通络止痛。主皮肤病,筋骨痛。用法用量用水

  • 血府逐瘀汤

    药方名称血府逐瘀汤处方当归生地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药理作用1.29,对微循环作用的观察表明,消化道给药后,能明显改善由高分子右旋糖酐

  • 螵蛸膏

    药方名称螵蛸膏处方真桑螵蛸7个(炒微黄)天麻15克 蝎梢 白僵蚕(宜,微炒)麻黄(去根、节)各7.5克捣罗待用朱砂(飞)15克乳香7.5克硼砂麝香各3克 龙脑1.5克制法上药研末,蜜和丸如鸡头子大,金

  • 湿郁汤

    药方名称湿郁汤处方苍术9克白术香附橘红厚朴(姜汁炒)半夏(制)白茯苓抚芎羌活独活各3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治因雨露所袭,或岚气所侵,或坐卧湿地,或汗出衣衫,皆为湿郁,其状身重而痛,倦怠嗜卧,遇阴寒则发

  • 淋浴海桐皮汤

    药方名称淋浴海桐皮汤处方海桐皮1两,地骨皮1两,黄耆1两,甘草1两(生用),黄连1两(去须),枳实1两,木香1两,乳香1两,狼牙1两,白芷1两,牛膝1两(去苗),白矾1两。制法上锉,捣令匀,分为6贴。

  • 官桂汤

    药方名称官桂汤处方广陈皮8分,厚朴1钱,肉桂5分,制半夏1钱,干姜5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缢死救醒后,以此方调理。用法用量水煎服,与粥饮之。摘录《沈氏经验方》

  • 玉屏苍耳汤

    药方名称玉屏苍耳汤处方北芪15克,白术15克,防风15克,苍耳子15克,辛荑花15克,白芷15克,杭菊15克,木通15克,五味子15克,桑螵蛸15克。功能主治益气敛肺,辛散风寒,消肿止痛,通利湿邪。主

  • 鬼头顶

    药方名称鬼头顶处方白信5钱(用豆腐1大方块,中挖一池,放信于池内,以原豆腐盖好,煮1炷香,去腐用信),雄黄5钱,陀僧5钱,生半夏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4日两头疟,哮病。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