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阴煎

二阴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二阴煎

药方名称二阴煎

处方生地6~9克麦冬6~9克 枣仁6克 生甘草3克玄参4.5克黄连3~6克茯苓4.5克木通4.5克

功能主治清心泻火,养阴安神。主心经有热,水不制火,惊狂失志,多言多笑,喜怒无常;或疮疡疹毒,烦热失血。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灯草20根,或竹叶亦可,煎至280奏升,空腹时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医级》卷八:二阴煎

药方名称二阴煎

处方熟地3-5钱,当归2-3钱,枣仁2钱,酒芍2钱,甘草1钱,人参随用。

功能主治中风血不养筋,及疟疾汗多,屡散而不能止,少阳、厥阴阴虚血少而无火者。

用法用量呕恶甚,加生姜;多汗气虚,加黄耆、五味;小腹痛,加枸杞;腰膝无力,加杜仲牛膝;胸闷,加广皮。

摘录《医级》卷八

猜你喜欢

  • 地耳散

    药方名称地耳散处方地踏菜。制法晒干为末。功能主治汤泡伤。用法用量猪油调敷。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 黄金霜

    药方名称黄金霜处方水银31g,白矾31g,火消63g,白砒1g,轻粉31g,(石[文凵])砂3g。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放锅内用碗和盖,盐泥封固,用麻杆火烧3炷香时即成。碗上金黄色结晶为灵药,下剩是药滓。

  • 完璧散

    药方名称完璧散处方黄柏4两,黄连3两,黄葵花3两(焙),降真末1两,槟榔2两,芍药1两(以上共为末),木鳖子半两,海螵蛸3两(二味同研),龙骨1两(另研),密陀僧1两(研),血竭2两,麈香2钱(研),

  • 荷叶藁本汤

    药方名称荷叶藁本汤处方干荷叶4张,藁本1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脚胫生疮,浸淫腿膝,脓汁淋漓,热痹痛痒。用法用量以水2斗,煎成5升,去滓,温暖得所,淋渫。摘录《三因》卷三

  • 活血和气饮

    药方名称活血和气饮处方川芎9克青皮6克 炙甘草白芍滑石各3克 丹皮1.5克桃仁7粒功能主治活血调气。治跌仆损伤,瘀血在内。用法用量上药七味,清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

  • 蛤蜊散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二引初虞世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三四:蛤蜊散药方名称蛤蜊散别名蛤粉散处方蛤蜊壳灰(火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汤火伤。用法用量蛤粉散(《外科精义》卷下)。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

  • 牢牙定痛膏

    药方名称牢牙定痛膏处方珍珠1钱,琥珀1钱,龙骨1钱,象齿(不用牙)1钱,定粉1钱。制法上为细末,先将槐、柳枝各半烧灰2升,淋水1碗干小铁锅内,入黄蜡1两,火熬水尽为度,仍将蜡溶开,投前五味药末于内成膏

  • 龙脑饮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龙脑饮子药方名称龙脑饮子处方缩砂仁、瓜蒌根,各三两;藿香叶二两四钱,石膏四两,甘草(蜜炒)十六两,大栀子仁(微炒)十二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蕴积邪热、

  • 消囊汤

    药方名称消囊汤处方控涎丹(分吞)2.5克,昆布6克,海藻6克,炒白芥子4.5克,海浮石9克,苏子6克,象贝10克,夏枯草6克,炒天虫6克,桔梗2克,陈海蜇12克,地栗2枚。功能主治宣络消痰。主痰凝于络

  • 加减补天大造丸

    药方名称加减补天大造丸处方鹿茸1两半,枸杞子4两,潞党参2两,紫河车1个(甘草水洗,焙),远志1两,炒枣仁2两,茯神3两(人乳蒸),熟地6两,萸肉3两,山药3两,杜仲3两,五味子1两,龙骨2两。制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