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乳块消片

乳块消片

药方名称乳块消片

处方橘叶825g丹参825g皂角刺550g王不留行550g川楝子550g地龙550g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

炮制上六味,除地龙王不留行外,其余橘叶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5℃),放冷,备用;地龙王不留行用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加入上述浓缩液中,调整乙醇量达70%,搅拌均匀,静置,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减压干燥成干浸膏,粉碎,加辅料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散乳块。用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乳腺增生,乳房胀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

注意孕妇忌服。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寒解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寒解汤药方名称寒解汤处方生石膏(捣细)30克知母24克连翘4.5克 蝉退(去足、土)4.5克功能主治清热解肌。治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

  • 曲蘖枳术丸

    《内外伤辨》卷下:曲蘖枳术丸药方名称曲蘖枳术丸处方枳实(麸炒,去瓤)大麦蘖(面炒)神曲(炒)各30克白术60克制法上为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强食过饱,心胸满闷不快。用法用量每服50

  • 含黄柏煎

    药方名称含黄柏煎处方黄柏1两(锉),乌豆1升。制法上以水2升半,煎至5合,去滓,入寒食饧1两,蜜1两、龙脑少许,更煎稀调得所。功能主治口舌生疮,赤肿疼痛。用法用量常咽半匙,不拘时候。摘录《圣惠》卷三十

  • 蟠龙散

    《活幼心书》卷下:蟠龙散药方名称蟠龙散处方干地龙(蟠如钱样者佳,略去土)30克 风化朴消6克制法前药锉,焙,研为细末,与朴消和匀。功能主治治阳证脱肛。用法用量每用6~9克,肛门湿润者干掺;如干燥,用清

  • 玉盘散

    药方名称玉盘散处方白牵牛甘松、香附天花粉各30克藁本白蔹白芷白附子宫粉白及大黄各15克功能主治治雀斑,粉刺。用法用量用肥皂500克捶烂,同药和匀。每日擦面,有效。摘录《疡医大全》卷十二

  • 酒煎汤

    《卫生总微》卷十一:酒煎汤药方名称酒煎汤处方甘草半两(炙)。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肠胃虚冷,泄泻不止,变成白利。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半盏,去滓温服。赤多者,加黑豆10粒

  • 海桐皮煎

    《永乐大典》卷一三八八○引《大方》:海桐皮煎药方名称海桐皮煎处方乌头(生)4两,海桐皮4两,牛膝4两,骨碎补4两,虎骨(煅)4两,当归4两,木鳖子2两,白胶香(别研)2两,乳香(别研)2两,自然铜1两

  • 小安肾圆

    药方名称小安肾圆处方香附子、川乌、川楝子,各一斤,用盐四两,水四升同煮,候干,焙;熟干地黄八两,茴香十二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四两。炮制上六味为细末,酒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气虚

  • 柴前梅连散

    药方名称柴前梅连散处方胡黄连柴胡前胡乌梅各9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骨蒸劳热,久而不痊。用法用量每次6克,用童便200毫升,猪胆1枚,猪脊髓1条,韭根白1.5克,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妇科得生丹

    药方名称妇科得生丹处方益母草320两,白芍80两,当归80两,羌活30两,木香30两,柴胡30两。制法上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功能主治调经化瘀,解郁和肝。主气滞胸满,经血不调,血瘀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