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鲃鱼

鲃鱼

《中药大辞典》:鲃鱼

药材名称鲃鱼

拼音Bà Yú

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

来源为鲤科动物锯倒刺鲃

原形态锯倒刺鲃:体长而侧扁,背部稍隆起,全体几成长菱形,体长一般在40厘米左右。头小,稍尖,头的背部成弧形。吻钝,稍向前突出。口端位,成马蹄形;唇厚,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联,唇后沟不相联,上颌突出。须2对,前对比后对稍短。下咽齿3行,侧扁,顶端微弯。鳞大,侧线鳞28~32。背鳍条3,8、9,起点在腹鳍基部之后,硬刺强大,后缘有粗糙的锯齿,背鳍起点前有一平卧向前的倒刺。腹鳍位于背鳍起点之前。臀鳍条3,5,末端可达尾鳍基。背部微黑色,腹部白色,多数个体的鳞片前缘呈黑色,近尾鳍基部有一黑斑,幼鱼更为明显,有时腹鳍和臀鳍末端稍带黑色。

生境分部生活于江河的上游,栖息于乱石间隙和深水石洞处。食物主要为腐败的植物碎片和丝状藻类。产卵期约在4月间。分布云南元江流域、西江上游及海南。

性味味甘,性热,有小毒。

功能主治主壮阳道,温中补衰。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鲃鱼

药材名称鲃鱼

拼音Bà Yú

别名青竹、青鱼、竹鲃、青竹鲤、青鲋鲤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倒刺鲃之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rdodes denticulatus denticulatus (Oshima)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倒刺鲃,体长而侧扁,背部稍隆起。头小稍尖,头背部呈弧形。吻钝,稍向前突出。口亚下位,成马蹄形。唇厚,上颌突出。须2对,前对比后对稍短。下咽齿3行,侧扁,顶端微弯。鳞在,侧线鳞28(4.5-5/3-3.5-V)32。背鳍4,8-9,其起点在腹鳍基部之后,硬刺强大。臀鳍3,5,末端可达尾鳍基。背部色微黑,腹部白色,近尾鳍基部有黑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急流水中下层鱼类。在江河的上游地带生活。主食植物。

资源分布:我国云南元江流域、西江上游和海南均有分布。

性味味甘;性热;小毒

功能主治补肾阳;壮腰膝。主肾虚阳萎;腰膝酸软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50-100g;或晒干研末,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秋木瓜

    药材名称秋木瓜拼音Qiū Mù Guā别名木瓜(《滇南本草图谱》),酸木瓜(《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香木瓜、皱皮木瓜(《成都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秋木瓜的果实。10~1

  • 剑麻

    《中药大辞典》:剑麻药材名称剑麻拼音Jiàn Má别名菠萝麻出处《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来源为龙舌兰科植物剑麻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半木质状粗壮植物。须根根系发达,地

  • 鲤鱼肠

    《中药大辞典》:鲤鱼肠药材名称鲤鱼肠拼音Lǐ Yú Chán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肠。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小儿肌疮。"②《纲目》:"

  • 大头菜子

    药材名称大头菜子别名水芥子来源十字花科大头菜子Brassica napobrassica Mill.,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栽培。性味辛、甘、苦,温。功能主治泻湿热,散热毒。主治黄疸,便秘,目疾

  • 早禾树

    药材名称早禾树拼音Zǎo Hé Shù英文名root of Sweet Viburnum别名雷片木、鸭屎木、利桐木、利洞风、麻油香、山猪肉、沙糖禾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

  • 红果楠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果楠药材名称红果楠拼音Hónɡ Guǒ Nán别名凉药、小楠木、红果黄肉楠来源樟科红果楠Actinodaphne cupularis (Hemsl.) Gam

  • 隔山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隔山香药材名称隔山香拼音Gé Shān Xiānɡ别名金鸡爪、鸡爪参、香前胡、鸡爪前胡、柠檬香碱草、香白芷、山竹香、九步香来源伞形科当归属植物隔山香Angelica ci

  • 草本水杨梅

    药材名称草本水杨梅别名追风七、老五叶、海棠菜来源蔷薇科水杨梅属植物草本水杨梅Geum aleppicum Jacq.,以全草或根入药。夏季采挖,切碎晒干。性味辛、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

  • 野梧桐

    《中药大辞典》:野梧桐药材名称野梧桐拼音Yě Wú Tónɡ别名野桐、楸、白肉白、抱仔(《中国树木分类学》),赤芽楸、赤芽槲(《本草推陈》)。出处《本草推陈》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野梧桐

  • 鲤鱼皮

    《中药大辞典》:鲤鱼皮药材名称鲤鱼皮拼音Lǐ Yú Pí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皮。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质、脂肪等。此外,尚含叶黄素及一种类似于蝲蛄素的红色色素;从绯鲤(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