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蝮蛇

蝮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蝮蛇

药材名称蝮蛇

拼音Fù Shé

别名土球子、土谷蛇、土布袋、土狗子蛇、草上飞、七寸子、土公蛇、土虺、灶土蛇、烂肚腹虺

来源有鳞目蝮蛇科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以全体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浙江、江西、河南、华南。

化学成分干燥蝮蛇含胆甾醇、牛磺酸及脂肪等,蝮蛇毒含卵磷脂酶及使中毒动物出血的毒质。

炮制蝮蛇粉:将蝮蛇杀死,烘干或焙干,研成细粉。

蝮蛇酒:活蝮蛇1条,放入1000毫升60度白酒中,并加人参5钱,封塞后置冷处,3个月后用,或用1条蝮蛇的粉末,浸500毫升的白酒,1~3个月后用。

功能主治袪风,通络,攻毒,定惊。主治瘰疬,搭背,痘疹及麻风病等。

用法用量蝮蛇粉每次1~2钱,黄酒送服;蝮蛇酒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

复方治半身不遂:蝮蛇1斤,高粱酒3斤,浸泡10天,饭后服0.5~1两,日服2~3次。

治瘰疬搭背:蝮蛇1条,放瓷罐内,加入香油1斤,浸泡,封口,埋地下,百日后取出晒半干,捣成膏状物敷患处。

治痘疹后余毒上攻,目不辨人:蝮蛇1条(焙干),天花粉适量,共研细末,纳入羊肝内煮熟吃。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蝮蛇

药材名称蝮蛇

拼音Fù Shé

别名虺(《诗经》),反鼻(《经典释文》),土虺蛇(《普济方》),反鼻蛇(《纲目》),碧飞(《湖州府志》),方胜板、土锦、灰地匾(《纲目拾遗》),草上飞(薛德焴《系统动物学》),七寸子、土公蛇、狗屙蝮、烂肚蝮(《生物学通报》3:4,1958),土球子(《东北动物药》),地扁蛇(《中国药学大辞典》)。

出处《别录》

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除去内脏的全体。春、夏间捕捉。捕得后,剖腹除去内脏,烘干。

原形态全长54~80厘米。头部呈三角形;吻端圆,吻鳞宽稍大于高。鼻间鳞较宽,其后缘向外侧方斜出。前额鳞大,长宽略相等;额鳞之长和两颅顶鳞间的缝合线的长度相等:颅顶鳞之长与额鳞加前额鳞1/2的和相等。眼上鳞长于额鳞,小于颅顶鳞。鼻孔位于2鼻鳞间,前鼻鳞比后鼻鳞大一倍。眼前鳞2片,眼后鳞2~3片,眼下鳞1片,前端与第3上唇鳞相接。上唇鳞7片,第3片入眼;下唇鳞10片,前4片与前额鳞相接。前颏鳞大,左右并立;后颏鳞小,左右分开,中间隔1对小鳞;后颏鳞和第1腹鳞间有5对左右的小鳞片。体鳞起棱,通常23~21~17行。腹鳞138~168片;肛鳞单一;尾下鳞28~56对。背面为暗褐色,体侧各具黑褐色圆斑1行,约30个左右。两侧斑纹在背中央往往相连接。头顶灰褐色,从眼后到口角有一黑褐色阔条纹;上、下唇和头部腹面均淡黄色。腹面灰白色,散有黑色斑点,有时全呈灰黑色。尾短,焦黄色。

生境分部栖息于平原或较低的山区,常盘成圆盘状或扭曲成波状。捕食鼠、蛙、蜥蜴、小鸟、昆虫等。有剧毒。我国北部和中部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从蝮蛇蛇毒中已分离提纯以下成分:出血因子HR-Ⅰ及HR-Ⅱ,蛋白酶b,一种缓激肽释放酶及两种缓激肽破坏酶和强化因子E。HR-Ⅰ可能是它的主要毒索,含12%中性糖,等电点4.70,是一种酸性的糖蛋白,分子量约为85000。HR-Ⅰ已高度纯化;但与蛋白酶b分不开,也是糖蛋白,分子量95000。蛋白酶b是一种肽键内断酶,含2克原子Ca/mol;去Ca后,分子构型变化,丧失蛋白酶活性;反应不可逆。强比因子E是11肽,其一级结构已经化学合成证明。

药理作用粗制蛇毒成分复杂,作用亦很复杂。一般认为,蝮蛇毒是以血循毒为主的血循、神经混合毒。被咬伤的病人除局部出观肿胀、疼痛外;由于神经毒,常发生畏寒、目糊、眼睑下垂、颈项牵引感,当然更重要的是引起呼吸困难如双吸气、屏气、点头状或鱼口样呼吸等。呼吸麻痹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动物试验也证明蝮蛇毒具有明显的神经毒的作用。另一方面,蝮蛇毒具有显着的血循毒,单纯的人工呼吸并不能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临床病人也常出现面色苍白、多汗、心率加速、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严重中毒性休克症状。虽然有人认为江苏蝮蛇毒主要也是神经毒(据他们观察呼吸麻痹是主要症状及致死原因),但一般仍认为血循毒是主要的。它能大量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胶及缓动素等,破坏红细胞,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浆及体液大量丧失,血容量不足。更加严重的是对心脏的直接损害,被咬伤的病人心电图有窦性心律不整、异位节律、P波变尖。R波低电压、传导阻滞、S-T段下降、T波扁平或倒置等变化,联系到实验动物中毒死亡后的尸解情况-心肌出血、心肌纤维浊肿断裂,可以认为蝮蛇毒对心脏的毒性是循环衰竭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休克、溶血及对各脏器的直接损害(如肾等),可发生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璃等。严重咬伤病人常出现酱油色尿以及尿中蛋白、管型、隐血均呈阳性等。防治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竹叶青、龟花蛇毒亦为以血循毒为主的混合毒。一般局部症状较重,而全身症状较轻,如能及时正确抢救,死亡率较低。

炮制蝮蛇霜:取蝮蛇煅烧存性,研成粉末。

性味甘,温,有毒。

①《本草拾遗》:"有小毒。"

②《纲目》:"甘,温,有毒。"

③《本经逢原》:"大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攻毒。治麻风,癞疾,皮肤顽痹,瘰疬,痔疾。

①《别录》:"酿作酒疗癞疾,诸瘘,心腹痛,下结气。"

②《药性论》:"治五痔,肠风泻血。"

③《纲目拾遗》:"治风痹。"

用法用量内服:酒浸或烧存性研末。外用:浸油、酒渍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大风及诸恶风,恶疮瘰疬,皮肤顽痹,半身枯死,皮肤手足脏腑间重疾并主之:蝮蛇一枚。活着器中,以醇酒一斗投之,埋于马溺处,周年以后开取,酒味犹存,蛇已消化。不过服一升已来,当觉举身习习,服讫,服他药不复得力。亦有小毒,不可顿服。(《本草拾遗》)

②治白癞:大蝮蛇一枚。切勿令伤,以酒渍之,大者一斗,小者五升,以糠火温,令下,寻取蛇一寸许,以腊月猪膏和,敷疮。(《肘后方》)

③治破伤风牙关紧急,口噤不开,口面歪斜,肢体弛缓:土虺蛇一条(去头、尾、肠、皮、骨,醋炙),地龙五条(醋炙),天南星一枚(重三分者,炮)。上为末,醋煮面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三至五丸,生姜酒下,稀葱粥投,汗出瘥。(《普济方天南星丸)

④治一般肿毒,创伤溃烂久远等症:蝮蛇,去其首尾,剖腹除肠,锉,浸油中,五十日后,微蒸取用,外涂。(《外科调宝记》蝮蛇油)

⑤泊瘰疬搭背:蝮蛇一条,香油一斤。先将香油旗入瓷罐内,而后把蝮蛇放入浸泡,封口,埋地下,百日后取出,晒半干,捣成膏状物,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⑥治胃痉挛:蝮蛇,酒浸一年以上,每食前饮一杯,一日三次,连续二十日有效。(《动植物民间药》)

⑦治遗溺:蝮蛇一钱,鸡舌香二分。上二味细末,临卧白汤送下。七岁至十五岁,每服五分;十五岁以上每服一钱。(《新本草纲目》)

临床应用治疗麻风及麻风反应:试用蝮蛇酒治疗各型麻风均有一定效果,尤以合并砜类药治疗者疗效更佳。据47例治疗6个月的观察,用药后一般情况如精神、体重及食欲都有改善,皮肤反应消退或有进步,知觉恢复或好转,溃疡缩小,性功能改进;在病理改变上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细菌检查消失或减少。另有10例晚期瘤型麻风患者单用蝮蛇酒治疗,结果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病例在用药后1~2周开始皮肤结节斑纹软化吸收消退,恢复知觉,细胞浸润及检菌亦见减少。蝮蛇洒的制备无统一规格,曾试用下列制法:㈠取大的(约6~7年)活蝮蛇一尾,放入60°高粱烧酒1000毫升中醉死,并加入人参5钱,密盖后置于阴冷处,浸泡3个月后取酒内服,每日1~2次,每次5~10毫升。㈡用玻璃皿引取活蝮蛇之毒液,加入60°高粱酒100毫升中,1月后取酒服用,每日1~2次,每次2~3毫升。㈢取鲜活蝮蛇一尾,人参5钱,泡于12°黄酒2000毫升中,3个月后取洒服用,每日入睡前服1次,每次5毫升,发汗就寝。㈣取活蝮蛇一尾,杀死后置于干燥箱中,干燥12小时后研粉,浸泡于60°高粱烧酒500毫升中,1~3个月后取酒服,每日2次,每次5~10毫升;或取粉末5克,用黄酒300毫升1次送下。此外,临床曾以蝮蛇粉5~10克,于入睡前用黄酒适量送服(服药期间补充液体解毒),连服3~4日,治疗麻风结节性反应15例,结果反应症状消失者12例,进步2例,无效1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蝮蛇

药材名称蝮蛇

拼音Fù Shé

英文名Pallsas Pit Viper

别名虺、土虺蛇、土锦、灰地匾、地扁蛇、土球子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1.陶弘景:蝮蛇,黄黑色,黄颔尖口,毒最烈:虺形短而扁,毒不异于蚖,中人不即疗,多死。蛇类甚众,惟此二种及青蝰为猛,疗之并别有方。

2.《唐本草》:蝮蛇作地色,鼻反,口又长,身短,头属相似,大毒。一名蚖蛇,无二种也。山南汉、沔间有之。

来源药材基源:为蝰科动物蝮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gkistrodon halys (Pallas)

采收和储藏:春夏间捕捉。捕得后剖腹除去内脏,盘成圆盘形,烘干。亦可鲜用。

原形态蝮蛇,全长60cm左右。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背面浅褐色到红褐色,正脊有两行深棕色圆斑,彼此交错排列略并列,背鳞外侧及腹鳞间有1行黑褐色不规则粗点,略呈星状;腹面灰白,密布棕褐色或黑褐色细点。鼻间鳞宽短,排成“∧”形;眶前鳞2,眶后鳞2(3),眶璨来新月形,颞鳞2+4(3);上唇鳞2-1-4(2-1-3、3-1-4)式。背鳞21(23)-21-17(15)行,中段最外行平滑或均具棱;腹鳞137-173,肛鳞完整;尾下鳞29-54对,少数为单行。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地,活动于稻田、耕作区、草地以及住宅附近。以鱼、蛙、鸟、鼠等为食。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圆盘状,盘径6-8cm,头居中体背黑灰色,有的个体有圆形黑斑,背鳞起棱,多脱落。腹面可见剖除内及的沟槽,脱落的腹鳞长条形,半透明。尾部较短,长6-8cm。质坚韧,不易折断。气腥。骨骼特征:鼻骨前端较突出,躯干椎的棘突较低矮,基本不后倾,椎体不突尖端较平截,多数成长短不等的竖刀状,尾椎脉突侧面观亦成短竖刀状。

显微鉴别(1)鳞片;呈长椭圆形,长径3.2-3.5mm,短很能够1.2-1.3mm,有背棱,端突2个,长径178-196μm,短径107-221μm。乳突长三角形、长条形或多角形。

(2)扫描电镜观察:背鳞表面无突起,却有纵向树枝交错排列的纹理,其表面具网格状纹饰,端窝2个,其表面有网状纹饰,有背棱。

化学成分蝮蛇全体含胆甾醇(cholesterol),牛磺酸(taurine),脂肪,脂质,挥发油等。其中脂肪酸类分以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等不饱和脂肪酸含一多,另见微量的奇数(碳)脂肪酸。脂质类成分以磷脂(phospholipid)和胆甾醇居多,内脏中以三酰甘油(triglyceride)和胆固醇居多。同时在蛇体及内脏中也发现有磷酸乙醇胺(phosphorylethanolamine),磷酸胆碱(choline phosphate),磷酸丝氨酸(phosphoserine),磷酸肌醇(phosphoinositide),神经鞘磷脂(sphingomyelin)等种种磷脂。

蝮蛇肛门腺分泌物有胆甾醇,癸酸(decanoic acid),二十一(烷)酸(heneicosanoic acid),二十(烷)酸(eicosanoic acid),十八(烷)酸(octadecanoic acid),顺-9-十八烯酸(cis-9-octadecenoic acid),十七(烷)酸(heptadecanoic acid),十八(烷)酸(hexadecanoic acid)等。

药理作用毒性:粗制蛇毒成分复杂,作用亦很复杂。一般认为,蝮蛇毒是以血循毒为主的血循、神经混合毒。被咬伤的病人除局部出现肿胀、疼痛外;由于神经毒,常发生畏寒、目糊、眼睑下垂、颈项牵引感,当然更重要的是引起呼吸困难如双吸气、屏气、点头状或鱼口样呼吸等。呼吸麻痹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动物试验也证明蝮蛇毒具有明显的神经毒的作用。另一方面,蝮蛇毒具有显着的血循毒,单纯的人工呼吸并不能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临床病人也常出现面色苍白、多汗、心率加速、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严重中毒性休克症状。虽然有人认为江苏蝮蛇毒主要也是神经毒(据他们观察呼吸麻痹是主要症状及致死原因),但一般仍认为血循毒是主要的。它能大量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及缓动素(Bradykinin)等,破坏红细胞,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浆及体液大量丧失,血容量不足。更加严重的是对心脏的直接损害,被咬伤的病人心电图有窦性心律不整、异位节律、P波变尖、R彼低电压、传导阻滞、S-T段下降、T波扁平或倒置等变化,联系到实验动物中毒死亡后的尸解情况--心肌出血、心肌纤维浊肿断裂,可以认为蝮蛇毒对心脏的毒性是循环衰竭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休克、溶血及对各脏器的直接损害(如肾等),可发生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咬伤病人常出现酱油色尿以及尿中蛋白、管型、隐血均呈阳性等。防治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竹叶青、龟花蛇毒亦为以血循毒为主的混合毒。一般局部症状较重,而全身症状较轻,如能及时正确抢救,死亡率较低。

炮制蝮蛇霜:取蝮蛇煅烧存性,研成粉末。

性味味甘;性温;有毒

归经脾;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痛;解毒。主风湿痹痛;麻风;瘰疬;疮疖;疥癣;痔疾;肿瘤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每条蝮蛇用60度白酒1000ml浸3个月,每次饮5-10ml,日饮1-2次;或烧存性研成细粉,每次0.5-1.5g,日服2次。外用:适量,油浸、酒渍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阴虚血亏都慎服,孕妇禁服。

复方①治大风及诸恶风,恶疮瘰疬,皮肤顽痹,半身柏死,皮肤手足脏腑间重痰并主之:蝮蛇一枚。活着器中,以醇酒一斗投之,埋于马溺处,周年以后开取,酒昧犹存,蛇已消化。不过服一升已来,当觉举身习习,服讫,服他药不复得力。亦有小毒,不可顿服。(《本草拾遗》)②治白癞:大蝮蛇一枚。切勿令伤,以酒渍之,大者一斗,小者五升,以糖火温,令下,寻取蛇一寸许,以腊月猪膏和,敷疮。( 《肘后方》)③治破伤风牙关紧急,口噤不开,口面歪斜,肢体弛缓士虺蛇一条(去头、尾、肠、皮、骨,醋炙),地龙五条(醋炙),天南星一枚(重三分者,炮)。上为末,醋煮面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三至五丸,生姜酒下,稀葱粥投,汗出瘥。(《普济方天南星丸)④治一般肿毒,创伤溃烂久远等症:蝮蛇,去其首尾,刳腹除肠,锉,浸油中,五十日后,微蒸取用,外涂。(《外科调宝记》蝮蛇油)⑤治瘰疬搭背:蝮蛇一条,香油一斤。先将香油放入瓷罐内,而后把蝮蛇放入浸泡,封口,埋地下,百日后取出,晒半干,捣成膏状物,敷患处。(《吉林中草药》)⑥治胃痉挛:蝮蛇,酒浸一年以上,每食前钦一杯,一日三次,连续二十日有效。(《动植物民间药》)⑦治遗溺:蝮蛇一钱,鸡舌香二分。上二味细末,临卧白汤送下。七岁至十五岁,每服五分;十五岁以上每服一钱。(《新本草纲目》)

各家论述1.《别录》:酿作酒疗癞疾,诸瘘,心腹痛,下结气。

2.《药性论》:治五痔,肠风泻血。

3.《纲目抬遗》:治风痹。

临床应用治疗麻风及麻风反应;试用螟蛇酒治疗各型麻风均有一定效果,尤以合并矾类药治疗者疗效更佳。据47例治疗6个月的观察,用药后一般情况如精神、体重及食欲都有改善,皮肤反应消退或有进步,知觉恢复或好转,溃疡缩小,性功能改进;在病理改变上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细菌检查消失或减少。另有10例晚期瘤型麻风患者单用螟蛇酒治疗,结果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病例在用药后l一2周开始皮肤结节斑纹软化吸收消退,恢复知觉,细胞浸润及检菌亦见减少。蝮蛇酒的制备无统一规格,曾试用下列制法:一、取大的(约6-7年)活螟蛇一尾,放人60高梁烧酒1000ml中醉死,并加人人参5钱,密盖后置于阴冷处,浸泡3个月后取酒内服,每日1-2次,每次5-10ml。二、用玻璃皿引取活蝮蛇之毒液,加入60'高梁酒100ml中,1月后取酒服用,每日1-2次,每次2-3ml。三、自取鲜活蝮蛇一尾,人参5钱,泡于12'黄酒2000ml中,3个月后取酒服用,每曰入睡前服1次,每次5ml,发汗就寝。四、取活握蛇一尾,杀死后置于干燥箱中,干燥12小时后研粉,浸泡于60'高梁烧酒500ml中,1-3个月后取酒服,每日2次,每次5一10ml;或取粉末5g,用黄酒100ml1次送下。此外,临床曾以螟蛇粉5—10g,于入睡前用黄酒适量送服(服药期间补充液体解毒),连服3一4日,治疗麻风结节性反应15例,结果反应症状消失者12例,进步2例,无效1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冠虫

    药材名称鸡冠虫拼音Jī Guān Chónɡ别名红娘[重庆]来源昆虫纲鞘翅目芫菁科隐纹豆芫菁Epicauta cryptogramaca,sp.nov,以全虫(去头、足、翅)入药。生境分部四

  • 黑汉条

    药材名称黑汉条拼音Hēi Hàn Tiáo别名羊食子、羊屎条、灰猫条来源忍冬科荚蒾属植物黑汉条Viburnum utile Hemsl.,以根、全株入药。四季可采,以9~10月采根

  • 吊灯花叶

    药材名称吊灯花叶拼音Diào Dēnɡ H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吊灯扶桑Hibiscus schizoptalus (Mast.) Hook.f.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

  • 玳玳花

    《中药大辞典》:玳玳花药材名称玳玳花拼音Dài Dài Huā别名枳壳花(《草花谱》),代代花(《饮片新参》),酸橙花(《药材学》)。出处《药材资料汇编》来源为芸香利植物玳玳花的花

  • 一把伞

    药材名称一把伞拼音Yì Bǎ Sǎn别名岩谷伞、茴心草、茴新草、小青药、阿收鸡、太阳针、回心草出处本品以一把伞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一把伞生大理府石上,似峨眉万年松而叶圆。”考其附图,其原

  • 红母鸡草

    《中药大辞典》:红母鸡草药材名称红母鸡草拼音Hónɡ Mǔ Jī Cǎo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叶山蚂蝗的茎叶。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大叶山蚂蝗,又名:恒河山绿豆。亚灌木状

  • 蜈蚣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兰药材名称蜈蚣兰拼音Wú Gōnɡ Lán别名金百脚、石蜈蚣、飞天蜈蚣、岩洛、蜈蚣草、百脚蜈蚣、柏子兰来源兰科隔距兰属植物蜈蚣兰Cleisostoma sc

  • 花叶冷水花

    药材名称花叶冷水花拼音Huā Yè Lénɡ Shuǐ Huā别名金边山羊血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花叶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cardierei Gagnep.et Guil

  • 胡豆草

    《中药大辞典》:胡豆草药材名称胡豆草拼音Hú Dòu Cǎo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无柄黄芩的全草。原形态直立草本。茎四方形,紫色,高25~35厘米。叶对生;三角状卵形,

  • 红升丹

    药材名称红升丹拼音Hónɡ Shēnɡ Dān别名五灵升药、大红升、大升丹、小金丹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银、火硝、白矾、朱砂、雄黄、皂矾制炼而成的红色氧化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生境分部红升丹主产于四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