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蜀葵叶薯蓣

蜀葵叶薯蓣

《中药大辞典》:蜀葵叶薯蓣

药材名称蜀葵叶薯蓣

拼音Shǔ Kuí Yè Shǔ Yù

别名龙骨七(《贵州草药》),穿山龙、细山药(《云南经济植物》)。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蜀葵叶薯蓣根茎。秋、冬季采挖,除去泥土,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幼时只稀疏的长硬毛。根茎圆柱形,径1~2厘米,表面黄色或灰棕色,切面白色,须根较少。叶互生,掌状心形,长6~14厘米,宽5~1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边缘4~5浅裂,下面脉上密被白色短柔毛,基出脉9~11条;叶柄长。花小,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单生或2~3枚丛生叶腋,雄花有柄,常2~3朵集成小聚伞花序,花技6裂,雄蕊6枚,花药3枚纵生,3枚横生;雌花序穗状,单生或2~3枚丛生叶腋,有花40朵或更多,花被6片,舌状。蒴果倒卵形,棕黄色而光亮,具3翅,长约2.5厘米,基部狭圆,中间微凹。种子椭圆形,具薄膜质的翅。

生境分部生于草坡、灌木林边、水沟边。分布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根茎含薯蓣皂甙元,其含量,四川昭觉产者为1.58%,云南丽江产者为0.5%。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燥湿理脾,强筋壮骨。

复方①治风湿麻木:龙骨七、大风藤各一两。煨水服。

②治跌打损伤:龙骨七二两。泡酒一斤,每服五钱至一两。

③治积食饱胀,消化不良:龙骨七一钱。研末,开水吞服,每日二次。(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蜀葵叶薯蓣

药材名称蜀葵叶薯蓣

拼音Shǔ Kuí Yè Shǔ Yù

英文名rhizome of Hollyhock-like Yam

别名龙骨七、穿山龙、细山药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蜀葵叶薯蓣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althaeoides R. Knuth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除去泥土,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蜀葵叶薯蓣 缠绕草质藤本。根茎横生,细长条形,分枝纤细。茎幼嫩时具稀疏的长硬毛,开花结实后近于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通常比叶片长;叶片宽卵状心形,长10-13cm,宽10-13cm,先端渐尖,边缘浅波状或4-5浅裂,表面有时有毛,背面脉上密被白色短柔毛。花小,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有梗,长2-3mm,常由2-5朵集成小聚伞花序再组成总状花序,有时花序轴分枝形成圆锥花序;花被碟形,基部连合成管,先端6裂,开花时裂片平展,雄蕊6枚,花丝较短,有时弯曲。雌花序穗状,有花40朵或更多,单生或2-3个簇生叶腋;苞片披针形;退化雄蕊丝状或无。蒴果三棱形,长约2.5cm,宽约1.5cm,基部渐狭,先端稍宽大,表面草黄色,有光泽;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基部,向先端有斧头状的宽翅,长约8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000m的山坡、沟旁或路边的杂木林下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呈长条状圆柱形,弯曲不直,有的具分枝,直径1-2cm,表面黄色或灰棕色,具须状根或点状根痕。质坚硬,断面类白色。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根茎含薯蓣皂甙元(diosgenin),薯蓣皂甙元棕榈酸酯(diosgenin palmitate),△3.5-脱氧替告皂甙元(△3.5-deoxytigogenin),薯蓣皂甙(dioscin),纤细薯蓣皂甙(gracil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疏风祛湿;健脾消食;活血消种。主感冒头痛;风湿痹证;食积饱胀;消化不良;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

复方①治风湿麻木:龙骨七、大风藤各一两。煨水服。②治跌打损伤:龙骨七二两。泡酒一斤,每服五钱至一两。③治积食饱胀,消化不良:龙骨七一钱。研末,开水吞服,每日二次。(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麻柳果

    《中药大辞典》:麻柳果药材名称麻柳果拼音Má Liǔ Guǒ别名一群鸭、雁鹅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果实。夏季采收。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炮

  • 黄皮根

    《中药大辞典》:黄皮根药材名称黄皮根拼音Huánɡ Pí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辛微苦,温。

  • 水虾草根

    药材名称水虾草根拼音Shuǐ Xiā Cǎo Gēn英文名Epilobium paruifol-rum Schreb.别名地母怀胎草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小花柳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

  • 黑皮跌打

    《中药大辞典》:黑皮跌打药材名称黑皮跌打拼音Hēi Pí Diē Dǎ别名通气香、大力丸、埋罕(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黑风藤的根、藤。全年可采。原形态黑风藤,又名:

  • 大脖子药

    《中药大辞典》:大脖子药药材名称大脖子药拼音Dà Bó Zi Yào出处《贵州民间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歪冠苦苣苔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厘米左右。茎黑

  • 破血丹

    药材名称破血丹别名天青地红来源菊科破血丹Saussurea acrophila Diels,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性味淡,平。功能主治跌打损伤,散瘀结,消肿。主治跌打损伤,妇女经闭。用法用量根

  • 山核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核桃药材名称山核桃拼音Shān Hé Tɑo别名小核桃来源胡桃科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以种仁、根皮、果皮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西、贵州、

  • 锥栗果壳

    药材名称锥栗果壳拼音Zhuī Lì Guǒ Ké出处《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的果实外壳。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锥粟"条。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治

  • 大钱麻

    药材名称大钱麻拼音Dà Qián Má别名梗麻、掌叶蝎子草、红活麻、大钱麻、大前麻、虎麻、禾麻、火麻、前麻、钱麻、荨麻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大蝎子草的全草及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irardin

  • 留师蜜

    《中药大辞典》:留师蜜药材名称留师蜜拼音Liú Shī Mì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蜜蜂科昆虫竹蜂所酿的蜜。性味①《本草拾遗》:"味甘,寒。"②《纲目》:&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