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蛋不老

蛋不老

《全国中草药汇编》:蛋不老

药材名称蛋不老

拼音Dàn Bù Lǎo

别名白花蛋不老

来源大戟科地构叶属植物瘤果地构叶Speranskia cantoniensis (Hance) Px et Hoffm.,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集全草,晒干。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祛风去湿,活血调经,止痛。用于感冒,虚劳咳嗽,淋巴结结核,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白带。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蛋不老

药材名称蛋不老

拼音Dàn Bù Lǎo

别名白花蛋不老、地胡椒(《四川常用中草药》),六月雪、仁砂草(《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大戟科植物广东地构叶全草。全年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40~60厘米。茎直立,分枝少,全体密被绒毛。单叶互生;卵状矩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稀钝齿,上面被毛或近于无毛,下面被毛,沿脉最多。花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生;雄花位于花序上部,每一苞片内有3朵;花梗被白色柔毛;花萼5,披针形,绿色,被毛;花瓣5,白色:雄蕊10;雌花着生于花序下部,花萼较狭;子房1枚,3室,花柱3,2裂。蒴果,被瘤状突起。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于低山区的树阴下、草丛中及沟边。分布我国南部和四川等地。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苦,平。"

功能主治①《四川常用中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消坚块,活血,止痛。治腹中包块,淋巴结结核,风湿骨痛,虚痨咳嗽,疮毒肿瘤。"

②《广西药植名录》:"补血。治寒热痧症,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外用: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蛋不老

药材名称蛋不老

拼音Dàn Bù L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Canton Speranskia

别名鸡胆、矮五甲、地构叶、白花蛋不老、地胡椒六月雪、仁砂草。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广东地构叶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eranskia cantoniesis (Hance)Pax et Hoffm.[Argyrothamnia cantoniensis Hance;S.henryi Oliv.]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广东地构叶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40-60cm。茎直立,少分枝,全株密被绒毛。单叶互生;叶柄长0.8-2cm;叶片卵状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钝圆或宽楔形,长2-7cm,宽1-7cm,边缘有稀钝齿,上面被毛或近无毛,下面被毛,沿脉最多。总状花序项生或腋生;花单性,雌雄同序;雄花位于花序上部,每一苞片内着花3朵,花梗被白色柔毛,花萼5,披针形,绿色,被毛;花瓣5,淡黄色,雄蕊10;雌花着生于花序下部,花萼较狭,子房3室,花柱3,2裂。蒴果,表面有瘤状突起。种子球形,表面粗糙。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区的树荫下、草丛中及河流两岸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平

归经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破瘀止痛。主风湿痹痛;症瘕积聚;瘰疬;疔疮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四川常用中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消坚块,活血,止痛。治腹中包块,淋巴结结核,风湿骨痛,虚痨咳嗽,疮毒肿瘤。

2.《广西药植名录》:补血。治寒热痧症,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姊妹树

    药材名称姊妹树拼音Zǐ Mèi Shù别名戛刹拢(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紫葳科植物姊妹树的树皮或叶。全年可采。原形态直立乔木。树皮栓皮状。叶对生,2~3回羽状复叶,

  • 蒲桃壳

    《中药大辞典》:蒲桃壳药材名称蒲桃壳拼音Pú Táo K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拂金娘科植物蒲桃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成四片,去核,晒干。原形态蒲桃(《罗浮志

  • 通骨消茎叶

    药材名称通骨消茎叶拼音Tōnɡ Gǔ Xiāo Jī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nbergia grandiflo-ra (Roxb.ex Rottl

  • 吕宋楸毛

    药材名称吕宋楸毛拼音Lǚ Sònɡ Qiū Máo别名吕宋楸荚粉(李承祜《生药学》)。出处李承祜《生药学》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粗糠柴的果实的腺毛及毛茸。采下充分成熟的果实,入布袋中,磨

  • 仙人杖

    《中药大辞典》:仙人杖药材名称仙人杖拼音Xiān Rén Zhànɡ别名退秧竹(《岭南采药录》),瘪竹(《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及苦竹等枯死的幼竹茎

  • 老蛇头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蛇头药材名称老蛇头拼音Lǎo Shé Tóu来源葫芦科老蛇头Thladiantha verrucosa Cogn. ex Oliv.,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

  • 鸡排骨草

    药材名称鸡排骨草别名刺蕊草、牛虱麻、高脚流明草来源唇形科鸡排骨草Pogostemon glaber Ben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贵州、广东。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肺结

  • 黑鸫

    药材名称黑鸫拼音Hēi Dōnɡ别名乌鸫、牛屎八、百舌来源雀形目鸫科乌鸫Turdus merula man darinus Bonaparte,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主治头晕

  • 猴骨

    药材名称猴骨拼音Hóu Gǔ别名猕猴骨、申骨、黄猴来源灵长目猴科猕猴Macaca mulatta (Zimmermann),以骨骼(酥炙或打碎)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湖南、四川、西藏、广西。性

  • 楮皮间白汁

    《中药大辞典》:楮皮间白汁药材名称楮皮间白汁拼音Chǔ Pí Jiān Bái Zhī别名谷枝汁(《近效方》),谷树汁、五金胶漆(《日华子本草》),构胶、楮树汁(《纲目》)。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