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藏荆芥

藏荆芥

药材名称藏荆芥

拼音Cánɡ Jīnɡ Jiè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藏荆芥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peta angustifolia C.Y.Wu

原形态藏荆芥,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茎直立,多分枝,四棱形,具细条纹,被向下而近于卷曲的微柔毛。叶对生;无柄;茎叶线状披针形,长2-4cm,宽0.7-0.8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近全缘,或疏生1-3对锯齿,两面均具微柔毛及腺点;苞叶与茎叶同形,略近于钻形,向上渐小,短于轮伞花序,全缘。轮伞花充了腋生,1-5花;苞片线形,长5-10mm,宽约1mm,两面被微柔毛;花梗被微柔毛;花萼管状,二唇形,连齿在内长1.5cm,管长8mm,脉15,明显,后3齿三角形,前2齿下弯,具硬刺尖;花冠蓝色或紫色,长2.5-3cm,外面被微柔毛,管筒长2-2.5cm,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先端2裂,裂片达中部,边缘波状,下唇反卷,3裂,中裂片最大,先端凹陷,边缘波状;雄蕊4,前对较短,内藏,后对较长,花丝先端有极突出的附属物,花药2室,水平叉开。小坚果长圆状卵形,先端圆,具成丛柔毛。花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宅旁或灌丛中,亦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河南、湖北、西藏等地。

性味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息风止痉;消肿止痛。主癫痫抽搐;创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屈菜根

    《中药大辞典》:白屈菜根药材名称白屈菜根拼音Bái Qū Cài Gēn别名小人血七(《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罂粟科植物白屈菜的根。夏季采挖,阴干用。性味味苦涩,性

  • 白侧耳

    《中药大辞典》:白侧耳药材名称白侧耳拼音Bái Cè ěr别名白耳菜、叫天鸡(《贵州民间方药集》),光板、金苦板(《浙江中药资源名录》),苍耳七,金钱灯塔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 四方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方麻药材名称四方麻拼音Sì Fānɡ Má别名青鱼胆[湖南]、四方消、四方青、四棱草、鱼珠草、山练草来源为玄参科水草属植物四方麻Veronicastrum c

  • 蝎子七

    《中药大辞典》:蝎子七药材名称蝎子七拼音Xiē Zi Qī别名红蝎子七(《中国药学会沦文文摘集》,1962),红粉、猴子七(《陕西中草药》),野高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然波(藏名)。出处《陕西

  • 了哥王子

    《中药大辞典》:了哥王子药材名称了哥王子拼音Le Gē Wánɡ Zǐ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瑞香科植物了哥王的果实。化学成分种子含皂甙、黄酮类,并含多量油脂。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qu

  • 天葵草

    药材名称天葵草拼音Tiān Kuí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Nakedcaule Groundsel别名紫背天葵、雷丸草、夏无踪、老鼠屎草、旱铜钱草、蛇不见出处出自《滇南本草》来源药材基

  • 黄藁本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藁本药材名称黄藁本来源伞形科黄藁本Ligusticum delavayi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散风除湿。主治头痛,风湿痹痛。用法用量1~3

  • 新裂耳蕨

    药材名称新裂耳蕨拼音Xīn Liè ěr Jué别名凤凰尾巴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新裂耳蕨的根茎。原形态新裂耳蕨,又名:革叶耳蕨。多年生

  • 榆拟层孔菌

    药材名称榆拟层孔菌拼音Yú Nǐ Cénɡ Kǒnɡ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榆拟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mitopsis ulmaria(Sow.ex Fr.)Bond.e

  • 山壳骨

    药材名称山壳骨拼音Shān Ké Gǔ英文名all-grass of Palatebearing Pseuderanthemum别名小驳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应酬科植物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