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菟葵

菟葵

药材名称菟葵

拼音Tú Kuí

别名莃(《尔雅》),天葵(《本草图经》),棋盘菜(《植物名实图考》),乳痈药(《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唐本草》

来源锦葵科植物菟葵茎叶。夏、秋采收。

原形态菟葵,又名:小花锦葵

一年生草本,全体被有细软毛。叶互生,近乎圆形,长2~4厘米,宽5~6厘米,边缘为深浅不同的5~7圆裂或5~7角裂,裂片具圆钝锯齿;叶柄长5~8厘米,有软毛。花簇生于叶腋,花梗短,花后伸长;小苞片线形;花萼5裂,裂片阔三角形,先端尖,密被长毛;花瓣5,淡紫红色,稍长于花萼,基部具爪,无毛;雄蕊多数,结合成一圆柱体,花药着生于顶端。果实扁圆形,径5~7厘米,心皮表面具皱纹,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长在路边及荒野。分布华东、华南等地。

性味《唐本草》:"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治淋病,小便不利,乳痈,疮肿。

①《唐本草》:"主下诸石五淋,止虎蛇毒。"

②《开宝本草》:"别本注云,蛇虎毒诸疮,捣汁饮之及涂疮,能解毒止痛。"

③《本草图经》:"叶主淋沥热结。"

④《广西药植名录》:"治乳痈,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红瑞木果

    药材名称红瑞木果拼音Hónɡ Ruì Mù Guǒ英文名Swida alab Opiz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红瑞木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alba Opiz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

  • 葛粉

    《中药大辞典》:葛粉药材名称葛粉拼音Gě Fěn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化学成分葛粉的一般分析为淀粉76.144%,蛋白质0.082%,纤维素0.36%,灰分0.22

  • 对生耳蕨

    药材名称对生耳蕨拼音Duì Shēnɡ ěr Jué别名蜈蚣草、灰贯众来源蕨类鳞毛蕨科对生耳蕨Polystichum deltodon (Bak.) Diel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

  • 葱汁

    《中药大辞典》:葱汁药材名称葱汁拼音Cōnɡ Zhī别名葱苒(陶弘景),葱涕(《千金·食治》),空亭液(《石药尔雅》),葱涎(《百一选方》),葱油(《现代实用中药》)。出处《别录》来源为百合

  • 番木瓜叶

    《中药大辞典》:番木瓜叶药材名称番木瓜叶拼音Fān Mù Guā Yè出处《中国树木分类学》来源番木瓜科植物番木瓜的叶。化学成分叶含番木瓜碱、ψ-番木瓜碱、维生素E_36毫克%。功

  • 小金牛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金牛草药材名称小金牛草拼音Xiǎo Jīn Niú Cǎo别名细金牛草、小金不换、七寸金、紫背金牛、紫花地丁[广东]来源远志科远志属植物小花远志Polygala arv

  • 忍冬藤

    《中国药典》:忍冬藤药材名称忍冬藤拼音Rěn Dōnɡ Ténɡ英文名CAULIS LONICERAE别名忍冬、银花藤、金银藤来源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

  • 油桐根

    《中药大辞典》:油桐根药材名称油桐根拼音Yóu Tónɡ Gēn别名桐子树根(《草木便方》),桐油树蔃(《岭南采药录》),高桐子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桐油树根(《贵州草药》)

  • 芒小米草

    药材名称芒小米草拼音Mánɡ Xiáo Mǐ Cǎo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芒小米草的全草。7~8月采,切段、晒干。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

  • 苦瓠叶

    药材名称苦瓠叶拼音Kǔ Hù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壶卢的叶。功能主治《滇南本草》:"晒干捣碎为末,盛于磁器内,随身边,或走路口渴,用末一钱入水饮,不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