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绵毛马兜铃

绵毛马兜铃

药材名称绵毛马兜铃

拼音Mián Máo Mǎ Dōu Línɡ

英文名Wooly Dutchmanspipe Herb

别名寻骨风、黄木香、毛香、猴耳草

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泥沙、干燥。

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全株密被黄白色绵毛。根茎细圆柱形,横生,有多数须根。叶互生,卵贺状心形,长宽几相等,3~8cm,先端短尖,全缘;叶柄长2~5cm。花单生于叶腋,花梗近中部具1叶状苞片;花被弯曲成烟斗形,顶端3裂,带紫色;雄蕊6,贴生于花柱体周围;子房下位,6室。蒴果圆柱形,沿背缝线具有宽翅,黑褐色,6瓣裂。花期6~8月,果期9~10。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丛和沟旁路边。主产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陕西亦产。

性状本品根茎呈细圆柱形,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2~0.5cm;表面棕黄色,有细纵纹及节,节处有须根,有的有芽痕;质韧,断面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茎细长,淡绿色,密被白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5~3cm,叶片灰绿色;皱缩,展平后呈卵圆形或卵状心形,先端钝圆或短尖,基部心形,两面密被白柔毛,下表面更多,全缘,脉网状。气微香,味苦而辛。

化学成分马兜铃酸A、D (aristolochic acid A、D)、马兜铃内酰胺、香草酸、尿囊素(allantoin)、挥发油等。

鉴别(1)本品茎的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稍突出,被角质层;多细胞非腺毛甚多。皮层较窄。中柱鞘纤维6~10余列连接成环带,壁木化。维管束6~8个,大小不等。韧皮部细胞皱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类圆形,直径17~72μm。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30ml,浸渍过夜,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再加2%间二硝基苯的乙醇溶液与10%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各1ml,加热2分钟,显血红色。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滇崖爬藤

    药材名称滇崖爬藤拼音Diān Yá Pá Ténɡ别名爬树龙、三爪龙、三角枫,马龙头叶、飞蜈蚣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滇崖爬藤的全草。全年可采。一般鲜用。原形态

  • 黑头草

    药材名称黑头草拼音Hēi Tóu Cǎo别名小毛叶子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紫毛香茶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enanderiana(Hand.Mazz.)Hara[Plec

  • 弹刀子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弹刀子菜药材名称弹刀子菜拼音Tàn Dāo Zi Cài别名水苏叶通泉草、四叶细辛[湖北咸宁]来源玄参科通泉草属植物弹刀子菜Mazus stachydifoli

  • 野薴麻

    药材名称野薴麻拼音Yě Nínɡ Má别名八楞马、大接骨、大糯叶、双合合(《云南中草药选》),八楞麻(《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呼光(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荨麻科植物暹

  • 蒟蒻薯

    药材名称蒟蒻薯拼音Jǔ Ruò Shǔ别名水狗仔、老虎须、山大黄、大水田七、黄牛胆来源药材基源:为蒟蒻薯科植物箭根薯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cca chantrieri Andre[T. mi

  • 红毛走马胎

    《中药大辞典》:红毛走马胎药材名称红毛走马胎拼音Hónɡ Máo Zǒu Mǎ Tāi别名毛膏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红胆(《贵州植药调查》),红毛针、毛罗伞、老虎舌、铺地毡、

  • 连香树

    药材名称连香树拼音Lián Xiānɡ Shù别名芭蕉香清(《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五君树、山白果(《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浙扛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连香树科植物连香树的果实。

  • 打碗花

    药材名称打碗花拼音Dǎ Wǎn Huā别名面根藤、小旋花、盘肠参、铺地参来源为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打碗花Calystegin hederacea Wall.,以根状茎及花入药。秋季挖根状茎,洗净晒干或鲜

  • 杨枸花

    药材名称杨枸花拼音Yánɡ Jǔ Huā别名毛白杨来源杨柳科杨枸花Populus tomentosa Carr.,以根、皮、花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华北、西北、华东。性味苦、甘,寒。功能主治清

  • 莽草根

    药材名称莽草根拼音Mǎnɡ Cǎo Gēn别名红茴香根、老根、八角脚根、披针叶茴香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科植物狭叶茴香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licium lanceolatum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