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毛对筋草

红毛对筋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对筋草

药材名称红毛对筋草

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红毛对筋草Lysimachia hypericoides Hemsl.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性味酸、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痈疮肿毒,胃肠出血,血崩。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红毛对筋草

药材名称红毛对筋草

拼音Hónɡ Máo Duì Jīn Cǎo

出处始载于《全国中草药汇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巴山过路黄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hypericoides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通常数条簇生,高15-30cm,钝四棱形,密被褐色短柔毛,通常中上部有分枝。单叶对生,在茎端偶有互生;无柄;位于茎中上部的叶片较小,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6cm,宽1-1.8cm,先端稍钝或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两面均有粒状腺点,初被稍密的小刚毛,老时近无毛,侧脉4-5对,网脉不明显;茎中部叶卵形,向茎基部渐次缩小成圆形或呈鳞片状,先端钝,基部半抱茎。花单生于茎中上部叶腋或在整端稍密聚;花梗长5-20mm;花萼长约5mm,5分裂近达基部,裂片线状披针形,宽约1mm,背面被短柔毛,中肋显着;花冠黄色,幅状,直径1-1.5cm,5分裂,基部合生约1mm,裂片倒卵状椭圆形,长约5mm,宽3-4mm,先端圆形;雄蕊5,花丝基部合生成高约0.5mm的环,分离部分长约2mm;花药线形,长1-1.5mm;子房上位,卵珠形,1室,花柱长约3mm。蒴果近球形,直径约3mm,褐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2200m的山坡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西北、四川东部、贵州北部。

性味酸;性凉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吐血;便血;血崩;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全国中草药汇编》:酸、涩、凉。治痈疮肿毒,胃肠出血、血崩。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苋菜

    药材名称苋菜拼音Xiàn Cài来源苋科苋属植物苋Amaranthus mangostanus L.[A. inamoenus Willd.],以种子和根入药。夏秋果实成熟后采集,

  • 夹竹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夹竹桃药材名称夹竹桃拼音Jiá Zhú Táo别名红花夹竹桃、柳叶桃来源夹竹桃科夹竹桃属植物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以叶入药。

  • 山萝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萝花药材名称山萝花来源玄参科山萝花Melampyrum roseum Maxim.,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苏、云南及甘肃以东南北各地。功能主治全草:清热解毒。主治痈肿疮

  • 三钻七

    药材名称三钻七拼音Sān Zuàn Qī别名三钻风、甘姜、香丽木、山胡椒来源樟科钓樟属植物三桠乌药Lindera obtusiloba Blume,以树皮入药。四季可采,多用鲜品或晒干用。性

  • 丁癸草根

    《中药大辞典》:丁癸草根药材名称丁癸草根拼音Dīnɡ Guǐ Cǎo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豆科植物丁癸草的根。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痈疽,疗疮,脚气浮肿,瘰疬。①《生草药性备要》:"

  • 水芙蓉

    《中药大辞典》:水芙蓉药材名称水芙蓉拼音Shuǐ Fú Rónɡ别名麻雀草(《岭南大学校园植物名录》),水管筒、三叉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水薄荷、软骨倒水莲(《广东中草

  • 白马骨

    《中药大辞典》:白马骨药材名称白马骨拼音Bái Mǎ Gǔ别名六月雪、路边金(《宁乡县志》),满天星((阳春县志》),路边鸡(《草木便方》),六月冷、曲节草(《岭南采药录》),路边荆、鱼骨刺

  • 木天蓼子

    《中药大辞典》:木天蓼子药材名称木天蓼子拼音Mù Tiān Liǎo Zǐ出处《药性论》来源为猕猴槐科植物木天蓼的带有虫瘿的果实。性味①《药性论》:"味苦辛,微热,无毒。"

  • 芭蕉子

    《中药大辞典》:芭蕉子药材名称芭蕉子拼音Bā Jiāo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性味子生食:大寒;仁:性寒。功能主治子生食,止

  • 尾花细辛

    药材名称尾花细辛拼音Wěi Huā Xì Xīn别名白三百棒、白马蹄香、魂筒草、铁螃蟹、花脸细辛、小麻药、土细辛、蜘蛛香、金耳环、马蹄香、马蹄金、白倒插花。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尾花细辛和花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