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竹蜂

竹蜂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蜂

药材名称竹蜂

拼音Zhú Fēnɡ

别名乌蜂、熊蜂、象蜂

来源为膜翅目蜜蜂科昆虫竹筒蜂Xylocopa dissimilis (Lep.)的干燥全体。秋冬较易捕捉,当蜂群居竹节内,封闭竹孔,将竹砍下燃火加热,俟蜂闷死,破竹取出,干燥即得。民间有用盐水腌浸贮藏备用。

性味甘、酸,寒。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祛风。用于牙{匿虫虫}、口疮、咽痛,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2~4只。

注意虚寒无火者禁用。

备注(1)同属动物小竹筒蜂Xylocopa phalothorax (Lep.),身体较小,亦供药用。

(2)头嘴有白色花纹者,不能作本品供药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竹蜂

药材名称竹蜂

拼音Zhú Fēnɡ

别名笛师(《方言》郭璞解),留师(《本草拾遗》),竹蜜蜂(《白孔六帖》),竹筛蜂(《陆川本草》),乌蜂、熊蜂、象蜂(《广西中药志》)。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蜜蜂科昆虫竹蜂全虫。秋、冬季蜂群居竹内时捕捉,先封闭竹孔,将竹砍下,燃火加热,待蜂闷死后,破竹取出,晒干。或用盐水腌浸贮存。

原形态体形钝圆肥大,长约2.5厘米。体黑色,密生柔软的黑绒毛。复眼1对。触角稍弯曲。胸部背面密生黄毛。翅紫蓝色,基部色泽较深,翅端较淡,全翅闪现金色光辉。足3对,黑色而短。

常钻穴营巢于竹木的茎杆中,并将唾液与钻穴的竹、木屑混和制成隔板。将巢穴间成若干格,每格贮花粉与蜜汁的混合物,并产卵于其中。

性味《广西中药志》:"味甘酸,性寒,无毒。"

归经《广西中药志》:"入胃、大肠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定惊。治小儿惊风,口疮,咽痛。

①《陆川本草》:"祛风化痰,行气消肿,治风痰闭窍,气喘腹胀,风水浮肿,小儿急惊。"

②《广西中药志》:"清热泻火,祛风。治齿霞,口疮,咽痛,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烘干研末,2~4个。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竹蜂

药材名称竹蜂

拼音Zhú Fēnɡ

英文名bamboo bee

别名笛师、留师、竹蜜蜂、竹筒蜂、乌蜂、熊蜂、象蜂

出处1.出自《本草纲目拾遗》:留师蜂如小指大,正黑色,啮竹为窠,蜜如稠糖,酸甜好食。

2.《纲目》:《六帖》云:竹蜜蜂,出蜀中。于野竹上结窠,绀色,大如鸡子,长寸许,有蒂,窠有蜜,甘倍常蜜,即此也。按今人家一种黑蜂,大如指头,能穴竹木而居,腹中有蜜,小儿扑杀取食,亦此类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蜂科动物竹蜂的全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Xylocopa dissimilis(Lep.)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蜂群居竹内时捕牛,处死晒干,或用盐水腌浸贮存。

原形态竹蜂,体形钝圆肥大,长约25mm。体黑色,密生柔软的黑绒毛,复眼1对。触角稍弯曲,胸部背面密生黄毛。翅紫蓝色,基部色泽较深,翅端较淡,全翅闪现金色光辉。足3对,黑色而短。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栖于竹类的茎秆中并将唾液与钻木的竹木屑混合与钻木的竹木屑混合制成隔板。将巢穴间成若干格,每格贮花粉与蜜法的混合物,并产卵于其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竹蜂体粗大,黑色,有光泽。雌虫胸前有浓密的黑色长毛,雄虫胸前方有一带状浓密的淡黄色绒毛,翅基部蓝紫色,向外缘顶部变铜色,有金属样光泽。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定惊。主小儿惊风;风水痛肿;乳蛾;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只;或入散剂。

注意《广西中药志》:“虚寒无火者禁用。”

各家论述1.《陆川本草》:祛风化痰,行气消肿,治风痰闭窍,气喘腹胀,风水浮肿,小儿急惊。

2.《广西中药志》:清热泻火,祛风。口疮,咽痛,小儿惊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背青荚叶

    药材名称白背青荚叶拼音Bái Bèi Qīnɡ Jiá Yè英文名Helwingia japonica (Thunb.)Dietr var.hypoleuca Hemsl.ex Rehd.来源药材基源

  • 粗毛鳞盖蕨

    药材名称粗毛鳞盖蕨拼音Cū Máo Lín Gài Jué英文名Strigose Microlep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碗蕨科植物粗毛鳞盖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

  • 火秧竻蕊

    《中药大辞典》:火秧竻蕊药材名称火秧竻蕊拼音Huǒ Yānɡ Lè Ruǐ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金刚纂的花蕊。功能主治《生草药性备要》:"解毒消肿。火秧竻蕊和鸡蛋煎食

  • 突厥雀

    《中药大辞典》:突厥雀药材名称突厥雀拼音Tū Jué Què别名鹅鸠、寇雉(《尔雅》),沙鸡(《尔雅义疏》)。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沙鸡科动物毛腿沙鸡的肉。原形态雄鸟体长约40厘米

  • 三尖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尖杉药材名称三尖杉拼音Sān Jiān Shān别名榧子、血榧、石榧、水柏子、藏杉、桃松、狗尾松、尖松、山榧树、白头杉、崖头杉、岩杉来源粗榧科粗榧属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

  • 红牛毛刺

    药材名称红牛毛刺别名腺毛莓、雀不站、红毛草来源蔷薇科红牛毛刺Rubus adenophorus Rolfe,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性味甘、涩,温。功能主治和血调气,止痛,

  • 菱茎

    《中药大辞典》:菱茎药材名称菱茎拼音Línɡ Jīnɡ出处《本草推陈》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茎。夏季开花时采收。性味甘涩,平,无毒。功能主治治胃溃疡及多发性疣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灵砂

    药材名称灵砂拼音Línɡ Shā别名二气砂、神砂、平口砂、马牙砂、人造朱砂出处灵砂,宋代唐慎微首先将其着录于《证类本草》,据所载炼制方法:“用水银一两,硫黄六铢,细研,先炒作青砂头,后入水火既济炉,抽

  • 夏腊梅

    药材名称夏腊梅来源腊梅科夏腊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 (Cheng et S. Y. Chang)Cheng et S. Y. Chang,以花、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功能

  • 绵马贯众

    《中国药典》:绵马贯众药材名称绵马贯众拼音Mián Mǎ Guàn Zhònɡ英文名RHIZOMA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TIS别名贯众、贯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