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白头翁花

白头翁花

《中药大辞典》:白头翁花

药材名称白头翁花

拼音Bái Tóu Wēnɡ Huā

出处《纲目》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花蕾

功能主治《纲目》:"治疟疾寒热,白秃头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研末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白头翁花

药材名称白头翁花

拼音Bái Tóu Wēnɡ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Chinese Pulsatilla

出处出自《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细叶白头翁、蒙古白头翁、兴安白头翁、朝鲜白头翁、钟萼白头翁等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Regel[Anemone chinensis Bunge]2.Pulsatilla turczaninovii Kryl.et Serg.3.Pulsatilla ambigua Turcz.ex Pritz.4.Pulsatilla dahurica(Fisch.ex DC.)Spreng.5.Pulsatilla cernua(Thunb.)Bercht.et Opiz.[Anemone cernua Thunb.;A.cernua Thunb.var.koreana Yabe ex Nakai;Pulsatilla koreana Nakai ex Mori]6.Pulsatilla campanella Fisch.ex Regel

采收和储藏:播种后第2年4月中旬采收鲜花,及时晒干,防止霉变。

原形态1.白头翁,多年生草本,高15-35cm。根状茎粗,直径8-15mm。基生叶4-5,开花时长出地面,叶3全裂;叶柄长7-15cm,被密长桑毛;叶片轮廓宽卵形,长4.5-14cm,宽6.5-16cm,上面疏被毛,后期脱落无毛,下面密被长柔毛,3全裂,中央全裂片有柄或近无柄,3深裂,中央深裂片楔状卵形,或狭楔形,全缘或有齿,侧深裂片不等2浅裂;侧全裂片无柄或近无柄,不等3深裂。花争1-2,花后生长,高15-35cm,苞片3,基部合生,简长3-10mm,裂片条形,外面密被长柔毛,内面无毛;花两性,单朵,直立,花梗长2.5-5.5cm;萼片6,排成2轮,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2.8-4.4cm,宽9-20mm,蓝紫色,外面密被柔毛;花瓣无;雄蕊多数,长约为萼片之半;心皮多数,被毛。瘦果长3-4mm,被长柔毛,顶部有羽毛状宿存花柱,长3.5-6.5cm。花期4-5月,果期6-7月。

2.细叶白头翁,多年生草本,高15-25cm。基生叶4-5,开花时长出地面.叶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叶柄长5-8cm,有时长达14cm,疏被白色柔毛;叶片轮廓狭椭圆形或卵形,长7-8.5cm,宽2.5-4cm,羽片3-4对,下部的有柄,上部的无柄,羽片又作羽状细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或线形,有时卵形,宽1-2.5mm,无端常锐尖,边缘稍反卷,成长叶两面无毛,或沿叶脉稍被长柔毛。花葶有柔毛;苞片3,长2.8-3.4cm,基部合生,简长5-6mm,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宽1-1.5mm,外面被长柔毛;花两性,单朵,直立,花梗长约1.5cm,结果时长达15cm;萼片6,排成2轮,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2.2-4.2cm,宽1-1.3cm,蓝紫色,先端微尖或钝,外面被长柔毛;花瓣无;雄蕊多数,长约为萼片之半;心皮多数。瘦果长约4mm,密被长柔毛,顶部有羽毛状宿存花柱,长约3cm。花期5月,果期6月。

3.蒙古白头翁,多年生草本,高16-22cm。根状茎粗,直径5-8mm。基生叶6-8,开花时长出地面,叶3全裂;叶柄长3-10cm,疏被毛;叶片轮廓卵形,长2-3.2cm,宽1.2-3.2cm,上面几无毛,下面被长柔毛,3全裂,中央全裂片具细长柄,又3全裂,小裂片宽0.8-1.5mm,有1-2小齿;侧生全裂片与中央全裂片相似,均无柄。花葶1-2,高16-22cm,疏生长柔毛;苞片3,长1.5-2cm,基都合生,筒长约2mm,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或有1-2小裂片,外面被柔毛;花两性,单朵,直立,花梗长约4cm,结果时长达16cm;萼片6,排成2轮,长圆状卵形,长2.2-2.8cm,宽约8mm,紫色,先端微尖,外面密被绢状毛;花瓣无;雄蕊多数,长约为萼片之半;心皮多数。瘦果长约2.5mm,被长柔毛,顶部有羽毛状宿存花柱,长约2.5-3cm。花期7月,果期8-9月。

4.兴安白头翁,多年生草本,高25-40cm。根状茎粗5-7mm。基生叶7-9,开花时长出地面,叶3全裂;叶柄长2.8-15cm,被柔毛;叶片轮廓卵形,长4.5-7.5cm,宽3-6cm,上面近无毛,下面沿叶脉疏被柔毛,3全裂或近羽状分裂,中央全裂片有细长柄,又3全裂,裂片深裂,深裂片宽线形或狭楔形,全缘或上部有2-3,小裂片或牙齿;侧全裂片无柄或近无柄,不等3深裂,深裂片全缘或有数牙齿或2-3小裂片。花葶2-4个有柔毛;苞片3,长4-5cm,基部合生,筒长1.2-1.4cm,裂片似基生叶的裂片,外面密被柔毛;花两性,单朵,近直立,花梗长约7.5cm,结果时增长,被密柔毛;萼片6,排成2轮,椭圆状卵形,紫色,长约2cm,宽0.5-1cm,先端微钝,外面密被短柔毛;花瓣无;雄葱多数;心皮多数,被柔毛。瘦果长约3mm,密被柔毛,顶部有羽毛状宿存花柱,长5-6cm。花期5-6月,果期6-7月。

5.朝鲜白头翁,多年生草本,高14-28cm。根状茎粗5-7mm。基生叶4-6,开花时长出地面,叶3全裂;叶柄长4.5-14cm,密被柔毛;叶片轮廓卵形,长3-7.8cm,宽4.4-6.5cm,3全裂,中央全裂片有细长柄,又3全裂,全裂片二回深裂,末回裂片披针形或狭卵形,宽1.5-2.2mm,全缘或具疏齿;侧全裂片无柄,二回深裂,裂片具疏齿。花葶1-3,被毛;苞片3,长3-4.5cm,基部合生,筒长0.8-1.2cm,裂片线形或狭长圆形,全缘或上部有3小裂片,外面密被柔毛;花两性,单朵,花梗长2.5-6cm,有绵毛,结果时增长;萼片6,排成2轮,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8-3cm,宽6-12mm,紫红色,先端圆或微钝,外面密被柔毛,内面近无毛;花瓣无;雄蕊多数,长约为萼片之半;心皮多数,被毛。瘦果长约3mm,有短柔毛,先端有羽毛状宿存花柱,长约4cm。花期4-5月,果期5-6月。

6.钟萼白头翁,多年生草本,高14-20cm。根状茎粗2.5-4mm。基生叶5-8,开花时长出地面,叶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叶柄长2.5-12cm,被长柔毛;叶片轮廓卵形或狭卵形,长2.8-6cm,宽2-3.5cm,上面近无毛,下面被疏柔毛,羽片3对,斜卵形,羽状细裂,末回裂片狭披针形或狭卵形,宽约1mm,先端急尖。花葶1-2,直立,有柔毛;苞片3,长约1.8cm;基部合生,筒长约2mm,苞片3深裂,深裂片狭披针形,不分裂或有3小裂片,外面被长柔毛;花两性,单朵,稍下垂,花梗长2.5-4.5cm,结果时长达22cm;萼片6,排成2轮,椭圆状卵形或卵形,长1.4-1.9cm,宽8-9mm,紫褐色,先端稍向外弯,外面被绢状绒毛;花瓣无;雄蕊多数;心皮多数,被柔毛。瘦果长约4mm,有长柔毛.先端有羽毛状宿存花柱,长1.5-2.4cm。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平原或低山山坡草地,林缘或干旱多石的坡地。

2.生于草原或山地草坡或林缘。

3.生于山坡、沙地或高山草地。

4.生于石砾地、林间空地或灌木丛中。

5.生于山坡草地或路旁。

6.生于海拔1900-2600m的山地草坡。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

2.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宁夏。

3.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

4.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

5.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

6.分布于新疆。

性状性状鉴别 花直径3-4cm,萼片6,瓣状,排列成内外2轮,带紫色,卵状长圆形,长3-4cm,宽1-2cm,背面密被柔毛;雄蕊多数,长约为萼片的1/2,花丝基着,黄色;雌蕊多数,花柱丝状,密被白色长毛;花梗长短不一,有柔毛。气微,味稍苦。

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主主治疟疾;头疮;白秃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纲目》:治疟疾寒热,白秃头疮。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鱼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鱼藤药材名称鱼藤拼音Yú Ténɡ别名毒鱼藤来源豆科苦楝藤属植物鱼藤Derris trifoliata Lour.,以全株及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 雄黄

    《中国药典》:雄黄药材名称雄黄拼音Xiónɡ Huánɡ英文名REALGAR别名明雄黄、黄金石、石黄来源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采挖后,除去杂质

  • 吹云草

    《中药大辞典》:吹云草药材名称吹云草拼音Chuī Yún Cǎo别名莎萝莽(《种子植物名称》),一碗泡、公儿草(《广西药植名录》),过山蛇、斩蛇剑(《广西植物名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

  • 刚毛尖子木

    药材名称刚毛尖子木拼音Gānɡ Máo Jiān Zi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刚毛尖子木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spora uagans (Roxb.)Wall.[Melastom

  • 刺黄连

    《中药大辞典》:刺黄连药材名称刺黄连拼音Cì Huánɡ Liá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假豪猪刺的根及茎皮。夏、秋采收。原形态常绿灌木,高0.5~1.5米,茎

  • 榼藤

    《中药大辞典》:榼藤药材名称榼藤拼音Kē Ténɡ别名过山枫、大血藤、过山龙、过江龙、扭骨风(《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豆科植物榼藤的茎藤。原形态榼藤(《南方草木状》)常

  • 番石榴果

    药材名称番石榴果拼音Fān Shí Liu Guǒ别名拿(火巴)果、嗽叭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成熟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一般鲜用。原形态落叶乔木,高

  • 牛白藤根

    《中药大辞典》:牛白藤根药材名称牛白藤根拼音Niú Bái Ténɡ Gēn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茜草种植物牛白藤的根。全年可采。性味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

  • 楮实

    《中药大辞典》:楮实药材名称楮实拼音Chǔ Shí别名谷实、谷子(《千金方》),楮实子(《素问病机保命集》),楮桃(《濒湖集简方》),角树子、野杨梅子(《江苏植药志》),构泡(《重庆草药》)

  • 柘木

    《中药大辞典》:柘木药材名称柘木拼音Zhè M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木材。原形态柘树(《救荒本草》),又名:柘(《诗经》),柘桑(《淮南子》高诱注),文章树(《清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