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漏斗瓶蕨

漏斗瓶蕨

药材名称漏斗瓶蕨

拼音Lòu Dǒu Pínɡ Jué

英文名Infundibuliform Bristle Fern

别名热水莲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漏斗瓶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manes striatum Don[T.naseana Christ;Vandenboschia naseana(Christ)Ch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中型附生蕨类,植株高25-40cm。根茎黑褐色,横走,坚硬,密生褐色节状毛,下面疏生纤维状根;叶腋有被毛的芽。叶远生;叶柄长5-15cm,两侧有狭翅下延至基部,在基部被有扁平节状毛;叶片膜质,宽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0-35cm,宽6-10cm,三回羽裂;羽片14-20对,互生,有短柄,彼此以狭翅相连,三角状斜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7cm,宽1.5-2.5cm;一回羽片6-10对,互生,无柄,长卵形,基部上侧1枚羽片最大,常覆盖叶轴;二回羽片3-6对,互生,长圆形,上部有几个单一或分叉的浅裂片;末回裂片短,圆线形,全缘,叶脉多回分叉,末回裂片有小脉1-2条;叶轴及羽轴均有翅,疏被黑褐色节状毛。孢子囊群位于末回裂片先端,有时该裂片短缩使孢子囊群位于裂片间;囊苞管状,呈狭漏斗形,长约1.5mm,直立或稍弯,两侧有狭翅,口部截形或略膨大,边缘不外卷;囊托丝状,黑色,长约3mm,伸出于囊苞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700m的常绿阔叶林下树干上或溪边阴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台湾等地。

性味淡;涩;平

归经入脾、胃二经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止血。主消化不良;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研末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健脾、开胃、消积、止血、生肌的功能。用于消化不良及外伤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儿藤

    药材名称牛儿藤拼音Niú ér Ténɡ别名大鸭公藤、石萝藤、石蔓藤、大叶甜果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黄背勾儿茶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chemia flavescens(Wall.

  • 橄榄露

    《中药大辞典》:橄榄露药材名称橄榄露拼音Gǎn Lǎn Lù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的蒸馏液。功能主治清肺,利咽喉,生津止渴。治咽喉肿痛,咳嗽痰中带血,泻痢,烦渴,酒毒及

  • 括金板

    药材名称括金板拼音Kuò Jīn Bǎn别名水杨柳(《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水黄花的根皮及叶。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茎肥厚。茎直

  • 竹叶心

    药材名称竹叶心来源慈竹属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尚未能展开呈筒卷形的嫩叶。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清头热,治头昏。用法用量1~3钱,水煎服。摘录

  • 八楞木

    《中药大辞典》:八楞木药材名称八楞木拼音Bā Lénɡ Mù别名八棱麻(《药材学》),青竹标(《贵州植药调查》),八面风、三棱草(《贵州草药》)。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菊科植物风毛

  • 蜈蚣草根

    药材名称蜈蚣草根拼音Wú Gōnɡ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凤尾蕨科植物蜈蚣草的根。原形态详"蜈蚣草"条。性味涩,温,有小毒。功能主治防治流行性感冒(配方用)

  • 鲸蜡

    药材名称鲸蜡拼音Jīnɡ Là别名鲸脑油、抹香鲸脑油来源鲸目鲸科抹香鲸Physeter catodon L.,以鲸骨腔中油质之固形成份精制后入药。生境分部发布全球,栖于远洋暖流。性状鲸脑油为

  • 胶质鼠尾草

    药材名称胶质鼠尾草拼音Jiāo Zhì Shǔ Wěi Cǎo英文名Glutinous Sage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胶质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uia g

  • 水仙根

    《中药大辞典》:水仙根药材名称水仙根拼音Shuǐ Xiān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鳞茎。春、秋采挖较佳。将根头挖起后,截去苗茎、须根,洗净泥沙,用开水潦后,晒干;或纵切成片,晒干原形

  • 山麻根

    药材名称山麻根拼音Shān Má Gēn别名龟叶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悬铃木叶苎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tricuspis (Hance)Makino[B.plat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