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溲疏

溲疏

《中药大辞典》:溲疏

药材名称溲疏

拼音Sōu Shū

别名巨骨(《别录》),空木、卯花(《植物学大辞典》)。

出处《本经》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溲疏果实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2米。小枝中空,赤褐色,幼时有星状毛,老时则光滑成薄片状剥落,芽具多数覆瓦状鳞片,无毛。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尖以至钝渐尖,基部稍圆,边缘具小齿;两面有星状毛,背面的星状毛有10~15辐射枝。圆锥花序直立,长2.5~10厘米,花白色或外面有粉红色斑点,长1.2~1.8厘米:萼杯形,有5齿,裂片三角形,早落;花瓣5,长圆形,外面被有星状毛;雄蕊10,较长的花丝与花瓣等长,花丝先端具牙齿;花柱通常3枚,离生。蒴果近球形,顶端扁平,径4~5毫米,有多数细小种子。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或栽植于庭园。分布长江流域及华北等地。

性味苦,平。

①《本经》:"味辛,寒。"

②《别录》:"苦,微寒,无毒。"

③《本经逢原》:"苦,平。"

功能主治①《本经》:"主身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可作浴汤。"

②《别录》:"通利水道,除胃中热,下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作丸。外用:煎水洗。

注意本草经集注》:"漏芦为使。"

复方治妇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绝产:梅核仁辛夷各一升,葛上亭长七枚,泽兰子五台,溲疏二两,藁本一两。上六味,末之,蜜和丸,先食,服如大豆二丸,日三,不知稍增。(《千金方》承泽丸)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溲疏

药材名称溲疏

拼音Sōu Shū

英文名Fruit of Scabrous Deutzia

别名巨骨、空木、卯花。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1.《唐本草》:溲疏形似空疏,树高丈许,白皮。其子八、九月熟,色赤,似枸杞子,味苦,必两两相并。与空疏不同,空疏一名杨栌,子为荚,不似溲疏。

2.《本草会编》:按李当之但言溲疏子似枸把子,不曾言树相似。马志因其子相似,遂谓树亦相似, 以有刺无刺为别。苏颂又因巨骨、地骨之名疑其相类,殊不知枸杞未尝无刺,但小则刺多,大则刺少耳。《本草》中异物同名甚多。况一骨字之同耳,以此为言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溲疏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utzia scabra Thunb.

采收和储藏:7-10月采收果实,晒干。

原形态溲疏 落叶灌木,高达3m。小枝中空,赤褐色,幼时有星状毛,老时则光滑或呈薄片状剥落,芽具多数覆瓦状鳞片,无毛。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2cm,宽2-4cm,先端尖以至钝渐尖,基部稍圆,边缘具小齿;上面疏被辐射线5条的星状毛,下面被少而密的6-12条辐射线的星状毛,但表面仍露出。圆锥花序直立,长3-10cm,具星状毛;萼杯状,有5齿,齿三角形,早落;花瓣5,白色或外面有粉红色斑点,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约8mm,外面有星状毛;雄蕊10,外轮雄蕊较花瓣稍短,花丝顶端具2齿;子房下位,花柱3,离生。蒴果近球形,先端扁平,径4-5mm,有多数细小种子。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坡灌丛或栽培于庭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近球形,直径1-3mm。表面深褐色,具三浅沟,及多数白色斑点,疏生浅黄色柔毛或无毛。顶端扁平,具花萼脱落痕或残基,基部有果柄或果柄脱落痕,果柄上有黄色柔毛,外果皮较薄,易破碎,横断面可见3室,每室充满黑色种子,种子肾形,极小。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叶和花含黄酮类化合物:山柰酚-7-葡萄糖甙(kaempferol-7-glucoside),山柰酚-3-鼠李糖-7-葡萄糖甙(kaempferol 3-rhamno-7-glucoside),槲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 side),槲皮素-3-鼠李糖-葡萄糖甙(quercetin-3-rhamnogluco side),山柰酚-3-三葡萄糖甙(kaempferol-3-triglucoside),山柰酚-3-葡萄果糖-鼠李糖-葡萄糖甙(kaempferol-3-glucorhamno glucoside)等;叶中尚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a,β-溲疏甙元(deutziogenin),a,β-卯花甙元(scabroge),卯花甙(scabroside),溲疏醇(deuziol)和卯花醇(scabrosideol)。

性味苦;辛;寒;小毒

归经膀胱;肾;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发热;小便不利;遗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作丸。外用:适量,煎水洗。

注意本品有毒,应慎服。

复方治妇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绝产:梅核仁辛夷各一升,葛上亭长七枚,泽兰子五合,溲疏二两,藁本一两。上六味,末之,蜜和丸,先食,服如大豆二丸, 日三,不知稍增。 (《千金方》承泽丸)

各家论述1.《本经》:主身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可作浴汤。

2.《别录》:通利水道,除胃中热,下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檵花根

    《中药大辞典》:檵花根药材名称檵花根拼音Jì Huā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檵花的根。药理作用①对子宫的作用根的煎剂对大鼠、小鼠、豚鼠及家兔的离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使子

  • 马蔺根

    《中药大辞典》:马蔺根药材名称马蔺根拼音Mǎ Lìn Gēn出处《纲目》来源鸢尾科植物马蔺的根。性味《河北中药手册》:"性平,味甘。"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喉痹,痈疽,风湿

  • 臭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臭牡丹根药材名称臭牡丹根拼音Chòu Mǔ Dān Gēn别名臭枫根(《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根,9~10月间采收,晒干。性味辛苦,温

  • 茉莉

    药材名称茉莉拼音Mò Lì别名茉莉花来源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茉莉Jasminum sambac (L.)Aiton,以根及花入药。秋后挖根,切片晒干;夏秋采花,晒干。性味辛、甘,凉。

  • 寒水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寒水石药材名称寒水石拼音Hán Shuǐ Shí别名红石膏、方解石来源药用寒水石有两种,即红石膏与方解石。红石膏为一种天然的硫酸钙矿石;方解石为碳酸钙矿石。性状

  • 樱桃核

    《中药大辞典》:樱桃核药材名称樱桃核拼音Yīnɡ Táo Hé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果核。取成熟果实放置缸中,用手揉搓,使果肉与果核分离,然后洗去果肉,取净核晒

  • 苔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苔水花药材名称苔水花来源荨麻科冷水花属植物苔水花Pilea japonica (Maxim.) Hand.-Mazz.,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

  • 香橼根

    药材名称香橼根拼音Xiānɡ Yuán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的根,9~10月采挖,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橼"条。化学成分含柠檬酸、苹果酸

  • 独叶一枝枪

    《中药大辞典》:独叶一枝枪药材名称独叶一枝枪拼音Dú Yè Yì Zhī Qiānɡ别名独叶一枝花(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华无柱兰(《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

  • 瓜子金

    《全国中草药汇编》:瓜子金药材名称瓜子金拼音Guā Zǐ Jīn别名辰砂草、金锁匙、瓜子草、挂米草、竹叶地丁、金牛草来源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瓜子金Polygala japonica Houtt.或卵叶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