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毛山荆子

毛山荆子

药材名称毛山荆子

拼音Máo Shān Jīnɡ Zǐ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毛山荆子的果实、叶、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manshurica(Maxim.)Ko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毛山荆子,乔木,高达15m。小枝嫩时密被短柔毛,老时逐渐脱落,紫褐色或暗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3-4cm,具疏短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边缘具疏腺齿,早落;叶片卵形、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8cm,宽3-4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锯齿,基部锯齿浅钝近于全缘。花两性;伞形花序,具花3-6朵,无总梗,集生在小枝顶端;花梗长3-5cm,有疏生短柔毛;花白色,直径3-3.5cm;萼筒外面有疏生短柔毛;萼裂片5,披针形,内面被绒毛;花瓣5,长卵形,长1.5-2cm,基部有短爪;雄蕊30;花柱4,稀5,基部具绒毛崭新雄蕊稍长。梨果椭圆形或倒卵形,直径8-12mm,红色,萼片脱落。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参拔100-2100m的山坡杂木林中,山顶及山沟也有。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功能主治和胃止吐;止泻。主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根药

    药材名称黑根药拼音Hēi Gēn Yào别名威灵仙、草威灵、黑头晕、千里光紫菀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狗舌紫菀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senecioides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

  • 川桂

    药材名称川桂别名官桂皮[四川]、桂皮来源樟科樟属植物银叶樟(川桂皮)Cinnamomum argenteum Gamble 和三条筋树Cinnamomum tamala Nees et Eberm.,

  • 空心木

    药材名称空心木拼音Kōnɡ Xīn Mù别名鬼吹哨、来色木、吹鼓清、泡掌筒、炮竹筒、鬼竹子、大笔杆草、空心草、猴桔子、梅竹叶、金鸡一把锁、大追风、野芦柴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鬼吹箫及狭萼鬼吹箫的茎

  • 甜远志

    药材名称甜远志拼音Tián Yuǎn Zhì别名远志、神砂草、瓜子金、小丁香、紫花地丁、蓝花地丁、地丁、万年青(《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宽叶远志的根。原形

  • 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白菜药材名称岩白菜拼音Yán Bái Cài别名岩壁菜、石白菜、岩七、红岩七、雪头开花、亮叶子来源为虎耳科岩白菜属植物岩白菜Bergenia pur

  • 黑塔子叶

    《中药大辞典》:黑塔子叶药材名称黑塔子叶拼音Hēi Tǎ Zǐ Yè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叶。功能主治鲜叶捣泥(干叶打粉)敷冷结子疮,鱼口、汤火烫伤。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

  • 狐头

    《中药大辞典》:狐头药材名称狐头拼音Hú Tóu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犬科动物狐的头。功能主治治瘰疬、头晕。用法用量内服:浸酒。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复方①治瘰疬:狐头、狸头灰敷

  • 山莓

    药材名称山莓拼音Shān Méi别名三月泡[湖南、四川]、五月泡[广东]、刺葫芦、吊杆泡、薅秧泡、黄莓、大麦泡、猪母泡、高脚泡来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

  • 广西过路黄

    药材名称广西过路黄拼音Guǎnɡ Xī Guò Lù Huánɡ别名斗笠花、笠麻花、斑筒花、虎头黄、五莲花、时花草、四叶一枝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广西过路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

  • 槲实仁

    《中药大辞典》:槲实仁药材名称槲实仁拼音Hú Shí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种子。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连壳斗摘下,晒干,除去壳斗及种壳,取出种子,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