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柏树果

柏树果

《中药大辞典》:柏树果

药材名称柏树果

拼音Bǎi Shù Guǒ

别名柏树子(《分类草药性》),香柏树子(《四川中药志》)。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果实。8~10月,果实长大而未裂开时采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柏树叶"条。

性味苦涩,平。

①《分类草药性》:"苦涩。"

②《重庆草药》:"味甘辛微苦,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安神,凉血,止血。治感冒头痛发热,胃痛,烦躁,吐血。

①《分类草药性》:"安神除烦。"

②《四川中药志》:"治风寒感冒、胃痛及虚弱吐血。"

③《重庆草药》:"解风邪,安神,止血。治血热烦躁,小儿寒热高烧,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复方①治风湿感冒头痛;胃疼:柏树果二至三枚。打碎和酒吞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吐血:柏树果研末和甜酒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柏树果

药材名称柏树果

拼音Bǎi Shù Guǒ

别名柏树子、香柏树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pressus funebris Endl.

采收和储藏:8-10月,果实长大而未裂开时采收。晒干备用。

原形态乔木,高达35m,胸围达2m。树皮淡褐色;大枝开展;小枝细长、下垂,生鳞叶的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绿色,宽约1mm;较老的小枝圆柱形,暗褐色紫色,略有光泽。叶二型;鳞叶长1-1.5mm,先端锐尖,中央之叶的背面有条状腺点,两侧之叶背部有棱脊。雄球花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3mm;雌球花长3-6mm,近球形,径约3.5mm。球果圆球形,径8-12mm,熟时暗褐色;种鳞4对,先端为不规则五角形或方形,宽5-7mm,中央有尖头或无,能育种鳞有5-6粒种子;种子宽倒卵状菱形或近圆形,扁,长约2.5mm,淡褐色,有光泽,边缘具窄翅。花期3-5月,球果翌年5-6月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我国特产树种。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等地。以四川、湖北西部和贵州栽部最多,江苏南部也有栽培。

栽培1.生物学特性 柏木属亚热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3-19℃,1月份平均气温3-8℃,7月份平均气温20-30℃,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的地区适宜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能耐瘠薄干旱。且稍耐水湿,中性、微酸性、石灰质土壤均能生长。

2.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种子采收后秋、冬、春、三季均可播种,但以秋播为好。条播,行距20-25cm,播幅5cm,每1hm播种90-120kg,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播后盖草,1个月左右幼苗出土,揭去盖草。立冬前后当苗展现三轮以上真叶时,可追施草木灰,以保温抗寒。翌年4-8月追施人粪尿、硫酸铵等肥,促进苗木生长。播后育苗三年可移栽,立春至春分期间移植,挖径50cm,深40cm的穴,每1hm移苗3000-3600株。

3.田间管理 移栽当年及次年雨季应除草松土2次,以后每年1次。修枝不宜过早,一般只宜修去下部干枯枝条。

4.病虫害防治 赤枯病,发病初期结合苗期管理喷施波美0.5-1.0度的石硫合剂。害虫主要有柏毛虫为害,可于早春用击树震荡法捕捉幼虫。用灯火诱杀成虫哦,剪去有茧、卵的枝条并烧毁之。亦可用90%敌百虫或50%杀螟松乳剂1500倍液喷杀幼虫。

性状性状鉴别 成熟干燥球果呈圆球形,直径8-12mm,暗褐色;种鳞4对,顶端为不规则五角形或方形,能育鳞有种子5-6粒。种子宽倒卵状菱形或近圆形,略扁,淡褐色,有光泽,长约2.5mm,边缘具窄翅。气微,味涩。

化学成分种子油含亚油酸(linoleic acid),油酸(oleicacid).

性味苦;甘;性平

归经心;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和中;安神;止血。主感冒发热;胃痛呕吐;烦躁;失眠;劳伤吐血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

复方①治风湿感冒头痛、胃疼:柏树果二至三枚。打碎和酒吞服。(《四川中药志》)②治吐血:柏树果研末和甜酒服。(《四川中药志》)

各家论述1.《四川中药志》:治风寒感冒、胃痛及虚弱吐血。

2.《重庆草药》:解风邪,安神,止血,治血热烦躁,小儿寒热高烧,吐血。

3.《分类草药性》:安神除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葛藟叶

    药材名称葛藟叶拼音Gě Lě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Vitis flexuosa Thunb.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flexuosa Thun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

  • 石蟾蜍

    药材名称石蟾蜍拼音Shí Chán Chú别名瓜蒌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趾叶栝楼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nthes Merr.et Chu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

  • 苦果

    药材名称苦果别名洋苦果、吕宋豆、吕宋果来源马钱科苦果Strychnos ignatii Bergin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菲律宾、越南、泰国。化学成分含番木大鳖碱等生物碱。性味苦,温。有大毒。功能主

  • 樱桃水

    《中药大辞典》:樱桃水药材名称樱桃水拼音Yīnɡ Táo Shuǐ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新鲜果实,经加工取得之液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制法用鲜樱

  • 窄叶飘带草

    《中药大辞典》:窄叶飘带草药材名称窄叶飘带草拼音Zhǎi Yè Piāo Dài Cǎo别名飘带草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窄叶柴胡的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草本,高约

  • 白饭树叶

    药材名称白饭树叶拼音Bái Fàn Shù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白饭树的枝叶。原形态白饭树(《生草药性备要》),又名:金柑藤,鱼骨菜,白鱼眼

  • 通泉草

    药材名称通泉草拼音Tōnɡ Quán Cǎo别名脓泡药、汤湿草、猪胡椒、野田菜、鹅肠草、绿蓝花、五瓣梅、猫脚迹、尖板猫儿草来源玄参科通泉草属植物通泉草Mazus japonicus (Thu

  • 白钩藤

    药材名称白钩藤别名耿马钩藤、双钩藤、无柄果钩藤、双钩来源茜草科白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以带钩的藤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平肝,

  • 滇列当

    药材名称滇列当拼音Diān Liè D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滇列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obanche yunnanensis (G.Beck) Hand.-Mazz. [O.al

  • 文蛤肉

    药材名称文蛤肉拼音Wén Há Ròu英文名Clam shell别名海蛤肉、蛤蜊肉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来源药材基源:为帘蛤科动物文蛤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etrix meretrix L